论文研究方法(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022-05-03 02:55: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4

论文的研究方法(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袁毓林;王恩旭,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本文节选自《博士论文如何形成创业话题》(中国大学教育,2017年第5期)。

如何形成创业选题

形成开创性选题,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了解前人;一是认识自己。

如何理解前辈?

让我们从了解我们的前辈开始。了解前人就是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寻找新的增长点。

有几种方法可以了解前辈:

(1)聚焦主流文学。每个领域都有一些主流期刊(核心期刊)和经典著作,代表了该领域的研究水平。阅读这些期刊和书籍可以让初学者大致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当然,瞄准主流不是排斥非主流文学,也不是阅读非主流文学,而是合理安排文学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多投资主流文学,少投资非主流文学。

(2)关注主流学者。主流学者是指活跃在学术研究第一线,代表当前国内外研究水平的学者。通过研究主流学者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除了前沿的术语和概念,还有观察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思路、论证问题的方法等等。此外,在研究主流学者的作品时,不仅要关注其文本,还要关注其文本之外的部分。因为文字之外的部分也能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参考部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关注主流学者的参考文献,不难发现他们所列举的往往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献。通过这些文献,“跟着地图走”,借助文献检索找到相关文献,并逐一阅读。看完文献,我们对主流研究有所了解。

(3)关注前沿趋势。了解前沿动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阅读主流文学、主流学者的作品、参加学术会议、听学术报告等等。然而,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仍然相对分散;相比较而言,XXX年鉴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过去一年某一领域的重大进展。以《语言学年鉴》为例,创刊于2015年,已出版三卷。通过这本年鉴,我们可以快速、系统地了解语言学各个领域(语言学理论、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进化、类型学等)的重要进展。)近年来。

如何认识自己?

接下来,谈谈认识自己。如果认识前人是为了形成开拓性话题,那么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苏格拉底)。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才能,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有条件、有能力从事一些或一些开创性的课题研究。但真正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三国思想家刘劭说:“性情之理少而玄妙,非圣人所察,可究。”(人的九种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无法认识自己?不完全是。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学术研究经验。从这些经验中学习,有利于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

(1)从人格角度看,清代史学家章学诚从人格角度将学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才气、外向、爽朗;一个是潜水员,性格内向冷静。性格不同,理解问题的方式不同,适合研究的领域不同。“聪明的人渴望的是大体的想法,而深潜的人遵循的是程度和徐达”(文史依桐约伯);“聪明的人更教条,但潜水的人仍在尽力”(石闻·依桐,回答客人的问题)。换句话说,聪明人善于从要点出发,快速搜索,适合独立判断的家庭学习;安静的人喜欢循规蹈矩,逐渐熟悉,适合考证。

(2)从资历来看,钱穆说:“一般来说,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人不是一流的人才,因为聪明的人总是没有毅力和愚蠢。”记得唐永通也说过:二流的资质只能通过选一流的题目做出三流的成绩;二流的资质选三流的题目,却有可能做出一流的成绩。如果觉得自己有才,就做一流的题目;如果你觉得自己天赋不高,最好做二流或者三流的题目。学习一定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目标不要定得太高,眼光要放得太低。有资本就多做生意,避免用小资本做大生意。

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开拓性话题并不总是好话题。有些“笨”题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还能起到填充空空格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愚蠢的话题也是开创性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以语言学为例:有些题目野心很大,超出了一般人的能力,比如王力的《汉语语法史》(1989),周发高的《古代汉语语法》(1959),泰田陈辅的《汉语历史语法》(1958/2003)等等。有些题目既具体又实用,不易上升到理论层面,如丁圣枢《否定词“福”“不”的解释》(1933年),《现代汉语指称代词》(1985年),松坂顺义《水浒词汇(虚词)研究》(1992年)等。有些题目还是“笨”,要想产生好的效果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然而,经过上述学者的打磨,这些课题都被脱胎换骨,成为了优秀的著作甚至里程碑式的著作:《汉语语法史》是汉语语法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汉语语法史》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山之作,《汉语语法史》对否定词“福”和“不”的解释不仅本身结论重要,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开拓性。

我的研究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1.硕士论文

1984年我在杭州大学读研究生。当时,语法学家正在讨论汉语语法的特点:

(1)李讷和汤普森(Charles Li&Thompson 1976)从类型学的角度指出,汉语是话题突出型语言,英语是话题突出型语言。

(2)沈小龙(1986)发现西方语言的句子是焦点透视的,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抓住动词,就抓住了句子的灵魂。汉语句子是分散的、透视的,不是用动词组织的,而是“用简单明了的时间顺序和逻辑脉络贯穿的”。

(3)范(1983)发现汉语句子中谓语前可以有多个NP,但并不是每个NP都与谓语直接相关。比如“我对老张处理这件事有意见”,谓语前有三个NP(这件事,老张处理这件事和我),但只有我和谓语直接相关(充当代理人),其他都和谓语没有直接关系(充当部门)。

因此,汉语句子的组织似乎脱离了谓语动词的句法和语义控制。所以,我有一个问题:这些句子是如何组织起来形成句法合格、语义易懂的句子的?我决心研究和搞清楚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语义解释机制。为了方便学习,先把问题简化一下:我对老张处理这件事有看法。

A.我对这件事有意见。

B.我对这件事有意见。

C.我对这件事有意见。

经过一系列的句法操作,原本不明显的关系逐渐凸显出来。“对一”与谓语动词之间存在状语与中心动词的关系,“意见”与“一一”之间存在语义依存关系。这样,“我对如何处理这件事有意见”这个问题至少包含两个问题:

(1)状语和谓语有所有格关系;

(2)“意见”类名词有配价要求。

这一发现之后,1985年,我和导师倪宝元先生、王维贤先生汇报了我的硕士论文题目,并在公开场合吹嘘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开创性的硕士论文题目——汉语句子中谓语和副词的格支配关系研究。征得导师同意后,我开始考察与谓语有所有格关系的句子。后来由于时间的限制,考察范围逐渐缩小,重点放在准双向动词上(如“来来往往、相识相知、相约相约、对立、服务、求助”等)。).比较:

(1)我经常和他交往→*我和他交往。

我去年见过他→*我见过他。

(3)明天我会和他一起玩→*我会和他一起玩。

(4)我一直反对他→*我反对。

(5)我们为人民服务→*我们服务。

(6)我们向工人求助→*我们求助。

(7)我们求助于老师→*我们求助于老师。

(8)我们是章门教的→*我们是章门教的。

这些动词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求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有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当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同时存在时,其中一个必须由介词引导。”随后,对500多个准双向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达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汉语准双向动词研究》硕士论文。毕业后,这篇删节文章发表在《语言研究》1988年第1期上。

2.博士论文

1987年至1990年,我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我继续沿着硕士学位的选题方向前进。此时的目标是解决汉语名词的配价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对现代汉语中的二价名词进行了研究,如“意见和感情”。然后研究了现代汉语的单叶名词,如“尾(部分名词)、父(关系名词)和面积(属性名词)”。由于后续课题缺乏,达不到博士论文的规模,只好暂时搁置。和导师朱、商量后,我决定另起炉灶。基于之前对“坐!”“听着!”调查分析祈使句,我决定把这个方法推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博士论文《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是对的。退一步说,天很宽空;如果你落水,你可能会缺水。

3.博士毕业后

毕业后,我把以前的想法一个接一个地投入到写作中。

(1)首次发表《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和《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言,1994年第4期)。

(2)继续前进,出版了《谓词蕴涵及其句法后果》(汉语,1995年第4期)和《话题化及相关语法过程》(汉语,1996年第4期)。

(3)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化,形成《汉语动词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与语义解释》(商务印书馆,2010)、《汉语名词物理结构的描写体系与应用案例》(当代语言学)

当然,革命还没有成功,学生还需要努力。

下一篇:茶叶有没有假茶叶 春茶怎么看真假
上一篇:医院简笔画(儿童画医院的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