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产地(我国橡胶的主要产地)

2022-05-02 05:55:0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31

橡胶产区(中国橡胶主产区)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橡胶产业蓬勃发展,橡胶林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我国的橡胶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广东省西部,海南省的橡胶林规模也相当可观。

橡胶收藏

据统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只有3000公顷。到2010年,橡胶树种植面积突然增加到102.6万公顷,60年间增加了340多倍。2018年,我国橡胶林面积超过120万公顷,种植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中国橡胶林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多出来的面积往往是由原始森林转化而来。众所周知,单一人工林的生态系统脆弱,物种多样性严重下降,这对当地野生动物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最近云南有15头大象一路向北迁徙,有专家认为与当地橡胶林的大幅扩张有关。

扩大橡胶林

海南、云南两省占全国橡胶总面积的90%以上。扩张之初,这两个省份的橡胶林受到了生态学家的质疑,相关的科学研究层出不穷。

西双版纳橡胶林

以西双版纳的人工橡胶林为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丰富,被誉为“生物基因库”和“动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现有森林覆盖面积15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8万公顷。

历史上,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接近100%,是一片未开发的原始林地。到1976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原始森林被砍伐,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到70%,2003年进一步下降到50%。在这些减少的森林面积中,很大一部分被人工橡胶林取代,而另一部分则被灌木丛和农业耕地填满。

西双版纳的橡胶林面积不断扩大。

调查表明,西双版纳橡胶林多以单一人工林形式存在,其生态服务功能明显不如原始热带雨林。随着橡胶林的不断扩张,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许多证据表明,橡胶林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双版纳的气候。历史气候监测显示,西双版纳一年有130 ~ 200天的雾,对改善当地水热平衡和养分循环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10年来,西双版纳的雾天逐渐减少,尤其是景洪、勐腊、大孟隆等地。究其原因,橡胶林的扩张难辞其咎——因为橡胶林内林冠整齐,粗糙度低,雾中水的拦截能力差。大面积存在橡胶林的地方,林区的涵养水源和调节空气湿度的能力会明显下降,相关证据不胜枚举。

橡胶林被称为“绿色沙漠”,是潜在的“生态杀手”?

为了研究橡胶种植对当地物种的影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2018年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研究人员通过抽样调查,在云南省德宏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林昌周、普洱市等地建立了56个样本采集站,每个采样站面积100平方米。此外,广东省和海南省也以同样的方式建立了采样站。

研究人员设置的采样点

在采样现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鉴定当地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这次调查记录了大量的数据。结果表明,与前几年相比,橡胶林区的物种多度实际上明显下降,蜜蜂是典型代表。

对于许多高级种子植物来说,蜜蜂是唯一的传粉者。但当热带雨林大规模改造为橡胶林后,蜜蜂数量减少到雨林环境的20%,不利于当地植物授粉。

王志军等专家研究表明,纯胶林取代麻黄等本土热带树种后,当地鸟类的种类明显少于热带林。与1995年和1987年西双版纳的鸟类资源调查相比,前者的鸟类种类大大减少,有些鸟类很难找到。

橡胶林除了对动植物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有机质、矿物质、腐殖质等含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1977年至1988年的普查结果显示,人工橡胶园有机质下降0.25%至1.25%,氮、磷、钾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养分流失严重,产能降低。

不仅如此,橡胶林还引发了更加猖獗的病虫害,这也是单一人工林的“通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橡胶二斑叶螨入侵云南多个橡胶种植区。2004年爆发大规模病害,受灾面积一度增加到3.45万公顷。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在历史上罕见,经济损失难以估计。

海南琼海爆发橡胶病,专家现场诊治。

相比之下,橡胶介壳虫和小蠹虫的危害更大。原因是橡胶林的树种结构过于简单,不适合鸟类等捕食者的生存繁衍。没有天敌的制约,各种害虫自然越来越猖獗,最终酿成悲剧。

如何兼顾橡胶林和生态?

云南的15头亚洲象集体北迁,至今没有回头的迹象。原因之一可能是橡胶林的扩张导致当地植被减少,无法为野生大象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出了事必有妖”,或多或少反映了云南橡胶种植的现状和问题。

以西双版纳为代表的橡胶林负面生态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但橡胶种植业毕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占农民经济收入的比重很大。因此,完全砍伐和清理橡胶林,恢复原生热带森林是不现实的。现阶段只能逐步改造橡胶林,采用辅助手段减缓这种负面影响。

首先,合理密植是关键。

据调查,目前西双版纳橡胶林平均种植量为每公顷495株,种植密度过高,不利于其他林下植物的生长。如果说合理密植降低了橡胶树的种植密度,为野生动植物打开了“天窗”,那么低株型的灌木就可以在橡胶林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不仅可以显著增加郁闭度,还可以提高橡胶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抗病能力,起到拦截雾水、涵养水源的作用。

其次,限制橡胶的种植面积也很重要。

西双版纳当地政府表示,未来十年,全州橡胶林面积将保持在28万公顷,不会像以前那样扩大。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控制现有面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单位面积的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届时,橡胶园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模式将发挥重要作用,采用先进的割胶技术和抚育管理尤为重要。

摘要

种植橡胶园的经济效益显著,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生态问题。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对现有橡胶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合理密植,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如在橡胶林套种药材和食用菌,增加农民收入)。

“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资产”,你如何看待橡胶林的生态转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下一篇:驴肉饺子怎么做(驴肉馄饨馅的做法)
上一篇:愚人节文案(愚人节改成消防战士纪念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