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与佛教(佛教发源于印度,为什么印度人信印度教?它与佛教有何渊源)

2022-04-27 06:23:1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20

谢邀!

佛教源自印度,不少人以为印度就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其实佛教从来都不是印度人的主流宗教,无论是孔雀帝国时期还是戒日帝国时期,佛教只是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而印度底层的百姓以及南印的诸多小国依然主要信奉婆罗门教(印度教前身)。随着印度教的建立以及伊斯兰教的传入,佛教在印度逐渐衰退,几乎接近消亡。现在,在印度只有0.7%居民是佛教徒。

(菩提伽耶,佛教的诞生之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前1500年,入侵南亚次大陆的雅利安人,有着自己的古老的宗教信仰,崇拜种种神化的自然力与祖先、英雄人物,后来逐渐演化成婆罗门教。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后,为了争夺新的领土,雅利安人之间开始争斗,逐渐分裂成多个王国,印度的历史进入“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婆罗门教自身的局限性,出现了社会下层人民抵制婆罗门教的强大思潮,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佛教和印度另一古老宗教耆那教逐渐兴起。

(鹿野苑,佛祖第一次传教之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为了解决人间疾苦,通过苦修而大彻大悟。释迦牟尼成佛后,一直四处云游说法,教化芸芸众生,引导人们脱离苦海。在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皈依佛门,在全国大力推广佛教,并派遣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和僧侣到世界各地传播佛教,这一时间佛教不仅成为印度国教,还传播到海外,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桑吉大佛塔,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早期佛塔。图片来源于网络)

佛教在孔雀王朝和戒日王朝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从笈多王朝开始,佛教开始由鼎盛走向衰落。一方面,婆罗门教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统治者大力宣传和扶植,但是印度广大底层百姓及南印诸多小国依然主要信奉婆罗门教,而佛教教义主张的宽容、忍耐的思想,也让一些具有强烈民族认同感的雅利安人逐渐放弃信仰佛教;另一方面,佛教的部派分裂,尤其是大、小乘分裂,严重影响了佛教的发展,佛教教义日益复杂,得不到广大下层人们的支持,而这一时期印度开始进入长期分裂状态,官方对佛教的支持不断减少。

(阿旃陀石窟,佛教文明最后的赠礼。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8世纪,婆罗门教进行了改革,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吸取了佛教的一些精髓,如因果报应、人生轮回、非暴力不杀生等,逐渐发展成集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于一体的错综复杂的规则体系,也让佛教丧失了它的独特性。经过改革的印度教,让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还吸纳了佛教的大批信徒,进一步加速了佛教的衰落。

(拘尸那罗,佛祖圆寂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印度教的复兴以及伊斯兰教的传入,大批佛教徒改变信仰,在公元8、9世纪佛教逐渐衰退。11世纪,突厥人入侵,那时已经被印度教完全压制的佛教,被来自北方的穆斯林军队彻底击垮。13世纪时,印度的佛教几乎衰亡,印度境内的佛教寺院也被焚烧拆毁,长埋于地下,而人们只能通过《大唐西域记》等著作了解当初佛教的盛况。

(那烂陀寺,古代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图片来源于网络)

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当佛教传播到海外,对南亚文化、东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时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却被逐渐被遗忘,只有那些佛教遗迹的残垣断壁,诉说着佛教在印度的遭遇,而古老的印度教依然蓬勃发展。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感谢点赞,么么哒。

相关关键词:印度教与佛教
下一篇:个人年终总结怎么写(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画(6岁儿童画六一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