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科普小知识(药品科普小知识百度文库)

2023-03-05 11:52:0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0

3. 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预防心脏病,癌症;补血养颜,可以当做一种美容的方法,并且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4. 茶叶中含有茶碱,茶多酚,都具有杀菌消炎作用,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E,B可减缓感冒症状。 5. 给婴儿吃鸡蛋,应该只吃蛋黄,不吃蛋白,由于蛋黄内含有婴儿极为需要而又容易吸收的维生素A,D和铜,铁质,却没有蛋白和薄膜中含有的致敏性物质,可以防止婴儿发生过敏性湿疹和荨麻疹。

6. 要注意猪肉上的“三腺”,即甲状腺(在头部周围),肾上腺(在腰子附近),淋巴腺(在颈部,腿部),这三腺是不能食用的。 7. 夏日饮水学问:开怀畅饮生弊端,饮水莫等口渴时,解暑还是茶水好,冷饮不如凉开水。

8. 烧过又烧的开水和在热水瓶里放了数天的开水也不能喝,因为里面的亚硝酸盐增多了。 10. 白开水是排毒的首选饮料,因为它可以稀释毒素在机体组织中的浓度,加快其代谢速度,促进毒素及时从尿液中排出体外。

11. 吃水果不可以代替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中的钙与铁要比浅色蔬菜含量少,而浅色蔬菜又比绿菜和黄色蔬菜的含量少。 12. 营养学的研究证实,蔬菜中的各种维生素,一经受热或多或少都会损失,科学的吃法是生食。

可生食的植物很多,如胡萝卜,包心菜,甜菜,花菜,香菇,腰果,瓜子,海藻,小麦芽等。 13. 食品规定的的保质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在食品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的所有指标都符标签上或产品标准的规定;食品的保存期则可以理解为有效期,也就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

15. 不宜多吃的食物:松花皮蛋,方便面,臭豆腐,葵花籽,动物内脏,烤牛,羊肉,腌菜,油条。 16. 粉丝为富含铝的食品,不宜多吃。

饮用白酒要防止铅中毒。 17. 接触铅较多的人群,为防止铅中毒,每天最好喝1~2杯牛奶,并常食大蒜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18. 日常饮食十忌:忌零食,忌过饥过饱,忌咸食,忌甜食,忌快食,忌边看边食,忌走路吃东西,忌嬉笑打闹,忌食过寒过热食物,忌过食甘肥之品。 19. 空腹六忌:忌饮酒,忌吸烟,忌饮茶,忌喝牛奶和豆浆,忌吃柿子。

期吃糖。 20. 生吃鸡蛋对人体有害,会引起中毒;鸡蛋脏了,也不宜用清水冲洗。

熟蛋不宜用冷水冷却。 21. 菜汤要当天喝完,青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放置较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22. 食用新鲜黄花菜会引起食物中毒,因为新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无毒,进入人体之后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有强烈毒性。 23. 不少人吃水果时喜欢连皮食下,认为果皮中的某些营养物质比果肉中的含量还丰富,其实,这种吃法是不对的,常食带皮水果会引起农药中毒,水果在喷洒农药后,残留物大部分积存在果皮里。

24. 过量食用味精会引起中毒,另外,味精不宜放得过早,因为味精加温时间过长,会变成焦谷氨酸钠是一种有毒物质。 25. 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还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进新陈代谢,酸奶中的乳酸杆菌能产生乳酸,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减轻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26. 目前,人们在吃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得误区:一是食不厌精,一谈到营养,似乎就离不开山珍海味和鸡鸭鱼肉;另一种极端的倾向是以素食为主,不沾一点荤腥。 27. 成年人平均每天喝6~8杯水,如果为了排毒,需要喝更多的水。

28. 在凉拌菜中加入适量食醋,不仅能使菜的味道鲜美,还可以杀死凉拌菜中的病菌,特别是海产品。 29. 萝卜,民间素有“小人参”之称,其所含维生素C比梨,桔等高8倍,所含核黄素也很高。

30. 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31. 能祛除体内脂肪的8种食物:茶,葱蒜,苹果,牛奶,燕麦,玉米,鱼,菊花。

32. 能清除体内污染的五种食物:鲜果和蔬菜汁,海带,绿豆汤,黑木耳和菌类植物,牛蒡。 33. 夏天吃点苦味的食品,如啤酒,茶,苦瓜等有促进食欲,利尿,活血,消炎的功能。

34. 有不少人认为,变质食品只要好好地煮沸一下,杀杀菌,再食就不会食物中毒,其实使用变质食品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不在于细菌本身,而在于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 35. 豆制品营养价值很高,但食用过多,也是有害的,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6. 不是带酸味的食物才是酸性食物,凡是在体内分解,产生酸性代谢物的都是酸性食物,甜食,如糖果,奶制品,糕点,饮料等,含糖量很高,是典型的酸性食品,应当控制食入量。 37. 人工合成香料,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的,具有一定的毒性。

38. 糖精是毫无营养价值的甜调味品,人体如果摄入过多,可以诱发膀胱癌。 39. 如果发现豆芽发的粗壮,色泽不正,有氨味,大多是化肥发的,不能食用。

40. 柿子与红薯,螃蟹不能同食。 41. 牛奶和巧克力不能同食,牛奶中含有钙和蛋白质,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会结合生成草酸。

42. 用果汁服药会降低药效,加大刺激,生成有害物质。 43. 在吃补药期间,不可生吃萝卜,浓茶,海味,生冷和滑腻食。

科普知识读后感

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出征遨游太空,在漫无边际的太空上演伟大和神奇,这是中华民族实力的展示,也是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又一个宣告……兴奋之余,总有许多疑惑萦绕心头。 例如:为什么不能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完成科学实验,非要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茫茫的太空里有四项特别优良的天然条件:绝对没有空气,绝对没有污染,零下270度的低温条件以及不受任何地球引力的干扰.尤其是第四项条件,它在地面上的任何实验室里都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航天飞机是在太空里飞行,是一个动态过程。 把实验带到航天飞机上去做或者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让实验在与地面上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就有可能创造出全新的科学奇迹.最吸引人的要数在太空科学试验全新的生产加工方法:冶炼新的合金材料、各种新材料的焊接、制造质地绝对纯净的玻璃、提炼合成新的化学药物等……看完整篇科普文章资料,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我想: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为将来去揭开一道道深邃、神秘的科学难题,去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去引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 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慢性中毒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害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城市大气的化学性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急性中毒 在工厂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并且无风、多雾时,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不易散开,就会使人急性中毒。

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业,因为不断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学性污染物,再加上无风的天气,致使当地居民哮喘病大发生。 后来,当地的这种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发病率也随着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环芳烃类(如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 燃烧的煤炭、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大气中的化学性污染物,还可以降落到水体和土壤中以及农作物上,被农作物吸收和富集后,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还包括大气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气的放射性污染。

大气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霉菌孢子和花粉。 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结核等传染病,霉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大气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原子能工业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医用X射线源等,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等。 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

欧亚地震: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中国主要地震带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救人的方法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

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 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慢性中毒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害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城市大气的化学性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急性中毒 在工厂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并且无风、多雾时,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不易散开,就会使人急性中毒。

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业,因为不断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学性污染物,再加上无风的天气,致使当地居民哮喘病大发生。 后来,当地的这种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发病率也随着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环芳烃类(如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 燃烧的煤炭、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大气中的化学性污染物,还可以降落到水体和土壤中以及农作物上,被农作物吸收和富集后,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还包括大气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气的放射性污染。

大气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霉菌孢子和花粉。 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结核等传染病,霉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大气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原子能工业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医用X射线源等,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等。 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

欧亚地震: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中国主要地震带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救人的方法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

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2/28

·甘油加白醋治皮肤瘙痒 12/13

· 镁 11/8

·钙 11/1

·钙的需要量及富含钙的食物 9/21

·肥皂的种类 8/7

·常见珠宝的化学成份 6/26

·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 6/23

·常见化学物质中毒及急救 6/20

·牙膏中的化学 6/16

·化学与生活:食品防腐剂与健康 4/13

·化学与生活:怎样除去衣服上的污渍 4/10

·维生素是什么东西 3/15

·蛋白质是什么化合物 3/13

·人体需要那些矿物质 3/10

·茶里含有些什么化学成分 3/9

·怎样防煤气 3/6

·水有软硬吗 3/3

·壶里为什么会有水碱 3/2

·葡萄籽中的黄酮和白藜芦醇含量测定 2/23

·木耳硫酸镁掺伪检测试剂盒 2/15

·腌制品不宜放冰箱里 2/10

·食物的经典搭配也有误区 1/13

·化学性眼外伤治疗有新招 11/29

·化妆品质量的辨别 11/16

·我省提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8/24

·垃圾食品有哪些危害 8/18

·清除氧自由基抗衰老 8/18

·科普小知识:大蒜可防疫病 8/18

·电解水能够破坏流感病毒 8/18

·选择牙膏两要点 8/18

下一篇:安全健康科普常识
上一篇:螺旋桨科普小知识(有趣的科普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