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科学小知识(科学防疫小知识)

2023-03-05 11:49: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5

太阳光是由哪三部分组成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五岳之首是泰山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大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雾都伦敦 21世纪的主要能源是什么太阳能被称为风车发电王国的是丹麦哪种污染被称为世界头好杀手水污染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格林泥治天文台在哪个国家英国干冰是二氧化碳中国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板印刷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我国陆地幅员辽阔,大陆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共计32000多公里;岛屿有65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公里。 我国海域广阔,资源丰富,所以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

太空垃圾为何危害巨大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站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

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如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上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 极小的太空垃圾由于数量多,能严重改变航天器的表面性能;稍大的太空垃圾会损坏航天器表面材料,造成撞击坑,对表面器件造成损伤;高速撞击的太空垃圾会使自身及被撞击的航天器表面材料气化为等离子体云团,最终会形成航天器故障。

科技趣事有一次,牛顿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做实验,连吃饭的时间也忘了。 他的助手便拿了几个鸡蛋,送到实验室去,对牛顿说:“这里有几个鸡蛋,你自己煮来吃吧。 ”

牛顿说:“好,谢谢你,请你把鸡蛋放在那里吧。 ”说完,他又埋头做实验。

过了很长的时间,牛顿的肚子饿了,才想起还没吃午餐。 于是,他随手拿了一个小锅,把鸡蛋放在锅里,往炉子上一放,又开始做起实验来。

过了半个小时,牛顿做完了实验。 这时,他才想起锅里的鸡蛋。

他打开锅盖一看,里面没有蛋,只有一个怀表。 牛顿大吃一惊,抬头一看,鸡蛋还在桌子上,可是桌上的怀表却不见了。

原来牛顿太过专心做实验,结果把怀表当成鸡蛋来煮。 1,谁知道大海是怎样结冰的? 大家都认为海水有盐分,不会结冰。

其实,在温度降低之后,水的溶解度也会降低,也就是说,盐分会析出。 这样,水就结冰了。

2,谁知道牛郎星现在是否存在?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很久以前发出的“光”。 至于现在是否存在,只有牛郎星系的人知道,我们目前从地球上观察的牛郎星的光还是一颗稳定恒星所发出的光。

而且,一般恒星的寿命都在60亿年以上,所以,牛郎星现在还是应该存在的 太阳能手机电池问世该种电池是普通锂电池和他太阳能电池合二为一的产物,科技人员将一层薄薄的晶硅光电转换片贴在锂电池的背面,单晶硅接受光照产生的电流经过保护电路向锂电池充电。 事实上,除去阳光只要有光线照射,太阳能手机电池都能自动充电,由于有保持电路暴光时间再长也不会充过量。

拒介绍,这种电池在阳光晒上5分钟,产生的电能就可通话1分钟,而把它放在台灯下照一晚上,也能用上两三天。 此外,这种电池仍然具备普通手机电池的功能,如果光线微弱,就可以用手机充电器进充电。

沙尘暴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树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温度风度灾害,并不是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裸露的土地表层浮土很容易被大风暴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沙尘暴对人蓄和建筑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

近来,我国西北乃至东北地区都有沙尘暴的出现,尤以西北地区厉害,目前遭沙尘暴已20多余次。 为什么海滨的空气特别清新呢? 海浪每天不断地拍打着海岸,海潮时涨时落,给海滨带来美丽的景色和悦耳的涛声,同时也带来了湿润的海滨空气。

海滨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称为“空气维生素”,它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氧的吸入量,二氧化碳的呼出量。 在城市内的一般公共场所,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为10-20个,室内含40-50个,绿地草坪可为100-200个,而海滨可达1万多个,为室内的几百倍呢! 负氧离子是带负电的离子,有杀菌的作用,在空气中能抑制细菌的繁殖。

大量的负氧离子提高人的交感神经的功能,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还能增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 因此,海滨建有很多的疗养院,因为,海滨空气对患有肺气肿、高血压、神经衰弱、哮喘、贫血等疾病的人有治疗作用,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使人精神振奋。

3. 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 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 S 形.而每一片在 S 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 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 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 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 有加速繁殖的功用, 但却具有厌旋光性, 每遇到光线时, 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 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 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 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 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 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 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 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 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 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 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 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 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 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 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 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 成现在的样子. 9. 为什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 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 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 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为什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 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 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 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越来越发达了,科技也越来越先进了!看看那些历史,从古代到现在,我们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

在那次

仪式上,我就已经看到了我们祖国的科技发展,那一辆辆新颖的坦克,车子,

和一些稀有的武器装备。 我非常惊讶,现在祖国的科技太发达了。

科技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在什么地方都会用到我们的科技

现在我们学校里也在进行这科技节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写一下科技的论文,或小报,自己发明

或者画一幅科技画,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对科技的热爱和了解,并且,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我也参加了这次活动,我感觉非常的有意义,在网上寻找一些

和资料,和爸爸妈妈一起动动脑,一起发明自己的

画自己想象中的科技画,是多么有趣,多么有意义啊!

对人类有害的昆虫 I、蟑螂的危害 蟑螂,即人们叫的偷油婆、香娘子、滑虫……,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昆虫社会中,它的正式名字叫蜚蠊。

这是一类全球性的昆虫,广布世界的五大洲四大洋,尤以热带为多产。 在我国到处都可见到它们的踪迹…。

蟑螂躯体扁平,棕色,棕黑色,褐色,或黄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前有两根细长的触角,发出阵阵难闻的臭味。 通常,蟑螂除了在家庭、食堂、宾馆、医院、仓库、商店安营扎寨、偷食行窃外,大多数出没田野、森林、工厂、农牧场、甚至远洋海轮、军舰、机场,为害树木、玉米、甘蔗、畜禽……等数十种农林作物、布匹服装,食品杂货,给人类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蟑螂取食的家庭食物不下几十种。 尤其嗜好淀粉、糖类、蔬菜、以及湿度较高的食物。

另外,还喜食茯苓、菊花、当归等几十种中药材、粪便、痰汁,腐烂小动物的尸体也是它的佳肴。 实在无奈时,可啃食书本边缘上的浆糊,咬坏书页;就是红兰铅笔的笔芯也可权且充饥,维持生命。

除此,还常咬坏衣物,钻进收音机、电视机,咬坏电线包皮,甚至咬食婴儿的指甲和睫毛,在它们爬行和取食过的地方常排泄许多肮脏的粪便,遗留下恶心的臭味。 因此引起人们的憎恨。

蟑螂是许多人类疾病的传播者。 已知蟑螂能携带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十几种流行病菌。

据报道,每只蟑螂的触角、足及胃内的含菌量可高达13,370个。 此外,蟑螂体内还带有钩虫、蛔虫及鞭毛虫等人体寄生虫卵,它们可通过接触、取食、排泄粪便而污染食物,传播疾病。

近些年来,国内外还有传闻,美洲大蟑螂的粪便有致癌作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蟑螂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是人类的敌人。

可是它的阵营里也还有于人有益的种类。 我们要给予保护、利用。

如一种叫“中华真地鳖”的蜚蠊,它的雌虫就是著名的中药“土鳖”,味咸性寒有毒,有破血逐疽散结的作用,主治血滞;闭经及跌打损伤等病。 对这样的种类,国内外有专著介绍,有专门单位或专业户饲养。

作为卫生害虫的蟑螂对人类的为害非浅,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卫生组织、防疫部门都把它视为要消灭的对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它的分类、生活习性、环境生态、防治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II、蟑螂的种类 一般人把所见到的蟑螂统统认为是一种。

事实上,蟑螂这一家族现存的种类,全世界不少于10,000种。 其中的6,000余种,已经科学家研究有了学名。

我国有记录的已超过200种。 蟑螂,虽然种类如此繁多,分布如此广泛。

但和人类生计密切相关的,恐怕还主要是栖身于室内的蟑螂了。 对室内蟑螂,早在1095年,李时珍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今人家壁灶下,极多,甚者聚至干百,身似蚕蛾,腹背具赤,两翅能飞,喜灯光,其气甚臭”。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室内蟑螂,有大有小,有长翅有短翅,盖在头和前胸上的那块又大又阔的前胸背板,有的漆黑一团,有的上面具两条褐色纵带,有的组成花斑、图案,还有的凹凸不平……所有这些标志正的说明它们并不是同一种。 所以,在其外部形态上显示出干差万别,不尽一样。

现在的研究指出,室内为害的蟑螂有几十种之多。 我国各地也不尽一样,最常见的有:美洲大蟑螂、黑胸大蟑螂、澳洲大蟑螂、日本大蟑螂、斑蟑螂和德国小蟑螂等。

III、悠久的历史 翻开蟑螂的家谱,我们会惊异的发现蟑螂的家史。 据美国科学家用C14对两块蟑螂化石的检验,确定它们已有三亿年的历史了。

这是多么漫长的年代啊!那时,恐龙还没有问世,而蟑螂却已是地球的臣民,阅尽世间沧桑,与大自然顽强搏斗,生存下来。 更难使人置信的是,三亿年前的蟑螂与今天现存的蟑螂,在形态上是那样的雷同,变异是那样的微弱,不能不叫人感叹:蟑螂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难怪它有“昆虫活化石”之称。

IV、生物学习性 蟑螂完成从卵-一若虫一-成虫一个生活周期,一般要半年到四年多的时间。 室内蟑螂虽然有翅,却不太善于飞行,可能是为了在行窃时逃脱追捕,它们都练就了三对“飞毛腿”,很擅长奔跑爬行。

如果在昆虫世界举行赛跑的话,它们一定会独占鳖头,夺取金牌。 大概是自愧于偷摸行径不光彩吧,它们总是怕见光明,白天深居简出,躲藏在黑暗角落,如阴沟壁、厨灶四周、箱木缝间、衣物里、书页中……,晚上才成群结伙出来活动取食。

有趣的是,它们的卵都产于一个革质卵鞘内,形状酷似一颗老熟的扁豆,细看其上常具环纹。 这个精心制作的幄帐内,有十几粒到几十粒卵。

通常雌虫一生可产下十四、五个卵鞘。 有的做"母亲"的深恐子女末孵化前遭外敌的侵袭,总是把卵鞘挂在自己的腹末,达二、三周,直到里面的卵块要孵化成若虫时,才把它安置在一个精心选择的安全、舒适场所,让它们来到尘世,去独闯天下,游历人间。

V、室内蟑螂的防治 室内蟑螂繁殖快,数量大,在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常可听到人们对它的抱怨声,寻求歼灭它们的灵丹妙法。 人类在与蟑螂的长期斗争中,已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灭虫源:防止蟑螂,特别是卵鞘传播。

(2)、人工捕杀。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 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慢性中毒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害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城市大气的化学性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急性中毒 在工厂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并且无风、多雾时,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不易散开,就会使人急性中毒。 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业,因为不断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学性污染物,再加上无风的天气,致使当地居民哮喘病大发生。 后来,当地的这种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发病率也随着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环芳烃类(如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 燃烧的煤炭、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大气中的化学性污染物,还可以降落到水体和土壤中以及农作物上,被农作物吸收和富集后,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还包括大气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气的放射性污染。 大气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霉菌孢子和花粉。 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结核等传染病,霉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大气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原子能工业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医用X射线源等,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等。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在偶然的机会想到发明避雷针的: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发现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

在用莱顿瓶进行放电实验的过程中,富兰克林面对着电火花的闪光和劈啪声,总是禁不住与天空的雷电联想 起来,他意识到莱顿瓶的电火花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雷电。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必须将天空中的雷电引到地面上来。

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 风筝顶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又用丝线将铁丝联起来通向地面,丝线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又插进一个莱顿瓶中。 富兰克林将风筝放上天空,一阵雷电打下来,只见丝线上的毛 毛头全都竖立起来,用手靠近铜钥匙,即发出电火花。

天电终于被捉下来了。 富兰克林发现,储存了天电的莱顿瓶可以产生一切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这就证明了天电与地电是一样的 。

在1747年,富兰克林就从莱顿瓶实验中发现了尖端更易放电的现象,等他发现了天电与地电的统一性后,就马上想到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将天空威力巨大的雷电引入地面,以避免 建筑物遭雷击。 1760年,富兰克林在费城一座大楼上树起了一根避雷针,效果十分显著。

牛顿被苹果砸死了,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亚。

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计划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

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 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 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贵金属。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 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

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 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

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

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 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

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第一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

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 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

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 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

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

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后来,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

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现在,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 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

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 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终于,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

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 一方面他害怕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将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

但门捷列夫本人就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门捷列。

1、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2、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 20升 水,一年就会浪费多少吨水?(7吨) 3、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4、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权利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哪一级保护动物?(一级) 6、请说出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 (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

天灾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量过大;人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断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

第三,必要的防洪措施跟不上,城市防洪标准偏低) 7、1980至1995年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多少?(1.8亿公顷) 8、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100多亿元,400多亿元) 9、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3%) 10、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多少?(90%) 11、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均供水量已经比25年前减少了1/3,请问,如今世界的缺水现象已经影响到多少个国家?(80个国家) 12、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 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什么?(食物链污染) 13、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4、如果缺少什么?地球上所有生物将会全部灭绝,人类也不例外?(空气和水) 15、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强250倍,它很快抢占血液中氧气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造成大脑和躯体缺氧,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16、烟尘是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很小,其中小于10微米的可以长期在空气中飘浮,叫什么?大于10微米的,能较快地降落地面上,叫什么?(飘尘、降尘) 17、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北方有一座城市被烟尘遮盖了城市上空,在卫星拍摄中失去了踪迹。

这座城市的名称叫做什么?(本溪市) 18、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6月5日 ) 19、污染者负担原则是什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20、我国七大水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请你按污染的严重程度顺序排列(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21、每年我国产生多少垃圾?(8000多万吨)并且每年以多少速度在增长?(10%) 22、垃圾有什么危害?(1、污染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2、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 23、1952年12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两个月内造成1.2万多人死亡,请问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原因是什么?(燃煤产生的废气污染) 24、在离南极最近南美洲的海伦娜岬角,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如羊会得白内障变成盲羊,猎人随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飞的野鸟因视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误闯百姓家里,就连河里的鱼也是盲鱼,许多在这里居住的人得了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植物生产缓慢,农作物减产,请问。

这是为什么?(这一地区的上空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紫外线过强所造成的) 25、臭氧层离地面有多高?(20—30公里) 26、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使用的化学材料如氟里昂等挥发到空气作用的结果) 27、每年的国际臭氧层日是那一天?( 9月16日 ) 28、过多的紫外线伤害会导致什么疾病发病率最高?(角膜炎、白内障) 29、12亿人口是多少?不妨给出一些形象的说法:如果中国人手拉手站在地球的赤道,可以绕地球多少圈?(50圈);全国人民一天吃掉多少万吨粮食?(78万吨);多少万吨肉?(4万吨)。 30、现代家庭居室中存在什么污染?(人体污染,建筑材料污染、家电污染、厨房污染、杀虫剂污染) 31、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3月12日 ) 32、为什么在城市上空看到的星星没有农村天空的多,月亮也没有这么明亮?(一是城市上空由于大气污染遮盖了来自天空的光亮;二是人工白昼造成的光污染,日落之后,繁华的街道和广场上广告牌、霓虹灯把城市夜晚映照如同白昼。

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上空的明暗对比度) 33、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陆地上的生物将减少多少?(90%);空气中的氧气将减少多少?(2/3)。 34、光污染分成哪三类?(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建筑物表面反射阳光光线的白亮污染,夜间广告灯、霓虹灯、路灯的人工白昼污染,室内娱乐场所。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多达几十种。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不经过肝脏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运输到全身。 所以,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这种危害可以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种。 慢性中毒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害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城市大气的化学性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急性中毒 在工厂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并且无风、多雾时,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不易散开,就会使人急性中毒。

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业,因为不断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学性污染物,再加上无风的天气,致使当地居民哮喘病大发生。 后来,当地的这种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发病率也随着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气中化学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环芳烃类(如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 燃烧的煤炭、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大气中的化学性污染物,还可以降落到水体和土壤中以及农作物上,被农作物吸收和富集后,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还包括大气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气的放射性污染。

大气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霉菌孢子和花粉。 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结核等传染病,霉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大气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来自原子能工业的放射性废弃物和医用X射线源等,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等。 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像一个巨大的花环,把大陆与海洋分隔开来。

欧亚地震: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中国主要地震带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救人的方法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

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

一是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二是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过去曾发生过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房盖,砸死被埋人员,因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施救和护理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避震要点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下一篇:股票购买基本常识(怎样购买股票的基本常识)
上一篇:幼儿环科普小知识(简单的幼儿科普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