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小故事200字左右

2023-03-05 10:57:3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 她和丈夫共同努力,发现并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 下面我们要告诉大家居里夫妇是怎样发现镭这种神秘物质的。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 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 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 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 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 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太阳的喷嚏-太阳风

2110年的一天,参加太空春游的光明小学的小朋友们正在空间站和爸爸妈妈视频。 小朋友们正叽叽喳喳地向父母们讲述太空见闻。 突然,视频中断了。 工作人员也向空间站站长报告,和地球全面失联。 这下孩子们慌了,这时老师不慌不忙地向大家解释道:不要着急,这是太阳风在作怪。 小朋友们忙问:什么是太阳风呢?老师说:太阳风就是太阳射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 就像太阳打出来的喷嚏。 和地球的风相比,太阳风密度小,只有地球风的几百亿亿分之一,可速度却是地球风速的几十倍。 这些带电粒子流能给我们的通讯造成干扰。 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通过激光通讯技术能把影响降低了。

说来也惭愧,这次科普竞赛,还是老师要求了去抱抱佛脚,靠着还算可以的临时记忆,方才能获个什么奖的。

其实我对于科普知识的兴趣及积累,早已滞留在小学中年级阶段了。 那时侯真是be crazy about Science。 英语单词不好好记,倒是科普的内容记得很牢,按奶奶的说法,“人家孩子是打着要读书,我们家孩子是打着要不读书”,狂热得很。

现在呢,书都懒得读,书柜里九成新的书一个个直挺挺地“罚站”。 前些日子稍稍提起了一点点兴趣,这会儿全没了。 零星地看了些书,也不像以前那样记得牢。

追究起来,原因有二:一是我个人太懒了,且兴趣转变得很快,二就是现在的科普书籍全是包装精湛的冰山一角,大海一隅,毫无系统性,对我来说,不如不读。

几年下来,我个人的思维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故兴趣有所转移。 同样是做鲍比"迪波特的思维类型测试,几年前的结果是“具体而随机”、“抽象而随机”两种思维占大多数,属于跳跃、创作性的思维,而现在的结果是“具体而有序”、“抽象而有序”各占半壁江山,完全倒转了。 后者固然更有条理性,对我这样喜爱阅读学习的学院派更有益处。

但是,我总是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书籍,所以知识积累不多。 毕竟现今的书水准都不高。

依我的看法,科普类书籍最关键的就是不能重复,模糊不清,要有系统化,便于学习和查找。 例如同一系列的书中,一本“某某百科全书”和一本“某某小百科”,有何差异?不过是书商带着青少年读物的幌子做的骗钱生意罢了。

内容不好是一大缺陷,装帧不好又是一大问题。 不是太奢侈就是太寒酸。 奢侈者,可以是铜板纸印刷,保健品似的盒子,打开来一摊泡沫板,小小的一本书居于正中。 寒酸者,可以是又脱线又掉页,排版错位别字连篇,居然还是正版而非盗版。

所以,我现在早已没了读书的兴趣,因为并没有针对中学生的书籍可看,清一色的应试教育模式,除了辅导书还是辅导书。

我觉得,现今国人学知识,尤其是科普知识,都太急功近利,缺少书卷气。 这样免不了要被书商戏耍。 只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学习氛围,重新燃起我对科普知识的兴趣。

“发明大王”爱迪生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 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 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 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陨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上的石体,它是人类直接认识太阳系各星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极具收藏价值。

据加拿大科学家10年的观测,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两万多块。 由于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地区,而被人发现并收集到手的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

陨石,在没有落入地球大气层时,是游离于外太空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若是落入大气层,在没有被大气烧毁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们平时见到的陨石,简单的说,所谓陨石,就是微缩版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而留下的残骸。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陨石最早的国家,远至新石器时代,后经历朝历代,直到20世纪末均有文字记载,并有不少标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

陨石按组成成分一般分为3大类,即铁陨石,也叫陨铁。 一般铁镍含量在95以上,其中含铁80至95,含镍5至20。

密度为8至8.5。 其他成分可有硫化物,金刚石,稀土化元素及硅酸盐等。

铁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3。 世界3号铁陨石于19世纪末发现于我国新疆青河县,大小为2.42*1.85*1.37,重约30吨。

该陨铁含铁88.67,含镍9.27。 其中含有多种地球上没有矿物,如锥纹石、镍纹石等宇宙矿物。

超新星 有时候,遥望星空,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在某一星区,出现了一颗从来没有见过的明亮星星!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它又渐渐消失了。 这种“奇特”的星星叫做新星或者超新星。

在古代又被称为“客星”,意思是这是一颗“前来作客”的恒星。 新星和超新星是变星中的一个类别。

人们看见它们突然出现,曾经一度以为它们是刚刚诞生的恒星,所以取名叫“新星”。 其实,它们不但不是新生的星体,相反,而是正走向衰亡的老年恒星。

其实,它们就是正在爆发的红巨星。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提到,当一颗恒星步入老年,它的中心会向内收缩,而外壳却朝外膨胀,形成一颗红巨星。

红巨星是很不稳定的,总有一天它会猛烈地爆发,抛掉身上的外壳,露出藏在中心的白矮星或中子星来。 在大爆炸中,恒星将抛射掉自己大部分的质量,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样,在短短几天内,它的光度有可能将增加几十万倍,这样的星叫“新星”。 如果恒星的爆发再猛烈些,它的光度增加甚至能超过1000万倍,这样的恒星叫做“超新星”。

超新星爆发的激烈程度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据说它在几天内倾泄的能量,就像一颗青年恒星在几亿年里所辐射的哪样多,以致它看上去就像一整个星系那样明亮! 新星或者超新星的爆发是天体演化的重要环节。

它是老年恒星辉煌的葬礼,同时又是新生恒星的推动者。 超新星的爆发可能会引发附近星云中无数颗恒星的诞生。

另一方面,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的灰烬,也是形成别的天体的重要材料。 比如说,今天我们地球上的许多物质元素就来自那些早已消失的恒星。

太阳 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

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平均密度1.409克/厘米?3,质量1.989*10^33克,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 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

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 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太阳(Sun)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 它是一个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139.2万km(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的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

其平均密度为水的1.4倍,但这一平均密度隐含着很宽的密度范围,从超高密的核心到稀薄的外层。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其总体外观性质是,光度为383亿亿亿瓦,绝对星等为4.8,他是一颗黄色G2型矮星,有效温度等于开氏5800度。

太阳与在轨道上绕它公转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km(499.005光秒或1天文单位)。 按质量计,它的物质构成是71%的氢、26%的氦和少量重元素。

太阳圆面在天空的角直径为32角分,与从地球所见的月球的角直径很接近,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而离我们的距离恰是地月距离的400倍),使日食看起来特别壮观。 由于太阳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得多,其视星等达到-26.8,成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体。

太阳每25.4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转得快),每2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 太阳因自转而呈轻微扁平状,与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当于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6km(地球这一差值为21km,月球为9km,木星9000km,土星5500km)。

差异虽然很小,但测量这一扁平性却很重要,因为任何稍大一点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将改变太阳引力对水星轨道的影响,而使根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对广义相对论所做的检验成为不可信。 你嫌太长可以把中间去掉一点呢。

科学

真科学能造福人类,伪科学会贻祸一方。 我们学科学,是为了促进人类的进步,所以要抱有一颗善良的和谐的心,保持一份淡然的平和心态去面对科学,善待科学,用好科学。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只要我们勤奋学习,永不言弃就会得到真科学。

一个个奇思妙想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这就是人类对科学知识的聪明利用。 所有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发明走想大发现的,科学的大门永远向爱探索的孩子们敞开。 同学们,你也试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走进科学,科学界中有许多妙不可言的事情,观察气象,收集标本,科学实验,科普活动,生活发现等都是探索科学的一种,人类因科学而进步,科学因人类而创新,人类离不开科学,科学也离不开人类。

下一篇:海洋小知识200字(海洋小知识30字)
上一篇:科普小知识广播稿200字(科普小知识广播稿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