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中的文化常识(湘夫人文学常识)

2023-03-05 03:04:0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4

[编辑本段]: 先秦 准确的说应该是东周春秋时代 [编辑本段]: 屈原 [编辑本段]: 九歌·湘夫人 [编辑本段]: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 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4]中,罾[5]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6],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7]。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8]。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9],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10]蕙櫋[11]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12]。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13]。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14]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男]: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1)帝子:天帝的女儿,指湘夫人。 (2)渚:水边的浅滩。

(3)眇眇:向远看的样子。 (4)愁予:使我发愁。

----------------------------------------------------------------------------- 袅袅5)兮秋风,洞庭波(6)兮木叶下。 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

(5)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6)波:活用为动词,翻起波浪。

----------------------------------------------------------------------------- 登白薠(fán)(7)兮骋望(8),与佳期(9)兮夕张(10)。 踩着白薠啊向远处盼望,相约黄昏啊把罗帐施张。

(7)薠:草名,多生在秋季沼泽地。 (8)骋望:纵目远望。

(9)佳期:1,指男女的约会。 2,与佳人约会。

(10)张:张设(罗帐)。 ----------------------------------------------------------------------------- 鸟何萃(11)兮苹(pín)(12)中?罾zēng(13)何为兮木上? 鸟儿啊为何聚在苹草边?鱼网啊为何挂在树枝上? (11)萃:聚集。

(12)苹:①pín,一种水草,也叫田字草。 多年生水草,茎横卧在浅水的泥中。

②píng,“苹”字的繁体写法,意同“苹”。 (13)罾:鱼网。

----------------------------------------------------------------------------- 沅(yuán)(14)有茝(Zhǐ)(15)兮澧(lǐ)(16)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女]:沅水有芷草啊澧水有兰,满心想你啊不敢言。 (14)沅水,在湖南西部,东流入洞庭湖。

(15)芷:又音“zhǐ”。 古书上指一种香草,根可以入药,即白芷。

(16)澧:澧水,在湖南省西北部。 ----------------------------------------------------------------------------- 荒忽(17)兮远望,观流水兮潺(chán)湲(yuán)(18)。

恍恍惚惚啊向远方观看,但流水啊流得那么迟缓。 (17)荒忽:迷迷糊糊的样子。

(18)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yì)(19)? [男]:野麋鹿寻食啊为什么来到庭院?蛟龙腾跃啊何以竟在浅水畔? (19)水裔:水边。

----------------------------------------------------------------------------- 朝驰余马兮江皋(gāo)(20),夕济(21)兮西澨(shì)(22)。 清早我骑着马啊奔跑在江边,傍晚渡水啊到那西岸。

(20)江皋:江边。 (21)济:渡水。

(22)澨:水边。 -----------------------------------------------------------------------------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23)。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23)偕逝:同去。

----------------------------------------------------------------------------- 筑室兮水中,葺(qì)(24)之兮荷盖; [女]:把我们的房屋啊建在江中,采来荷叶啊编织成屋脊; (24)葺:用茅草盖屋顶(现在多指修理房屋),文中指编草盖房子。 ----------------------------------------------------------------------------- 荪(sūn)(25)壁兮紫(26)坛(27),播(28)芳椒(29)兮成堂; 用荪草修饰墙啊紫贝砌庭院,用散布芬香的(花)椒泥涂壁; (25)荪: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26)紫:紫贝,也叫文贝、砑(yà)螺,海中的软体动物。 (27)坛:庭院。

(28)播:散布。 (29)芳椒:芳香的椒树子。

----------------------------------------------------------------------------- 桂栋(30)兮兰橑Lǎo(31),辛夷(32)楣(méi)(33)兮药(34)房; 桂树作梁啊木兰作椽chuán,辛夷作门啊白芷铺房; (30)栋:屋梁。 (31)橑:屋椽。

(32)辛夷:香木名,又叫做木笔。 楣:门上的横梁。

(34)药:香草名,即白芷。 ----------------------------------------------------------------------------- 罔薛(bì)荔(35)兮为帷,擗(pì)(36)蕙(37)櫋(mían)(38)兮既张(39); 编起薜荔啊作成帐,剖开蕙草编织的隔扇已经陈设好; (35)罔:通“网”,这里作编织讲。

薜荔:香草名。 (36)擗:剖开,分开。

(37)蕙:①蕙草②蕙兰。 (38)櫋:作“幔”讲,帐顶。

另解:室中隔扇。 (39)既张:既而张设。

----------------------------------------------------------------------------- 白玉兮为镇(40),疏(41)石兰(42)兮为(43)芳; 洁白的玉啊压席子,散放石兰啊传播芬芳; (40)镇:压席子的东西。 (41)疏:散布。

(42)石兰:香草名。 (43)为:表示目的。

--------------------------------。

《九歌·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篇。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

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全诗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 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

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

“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 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

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 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 接着与湘夫人一样。

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 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 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

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 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

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 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

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 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 《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

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 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

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 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

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 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

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 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

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 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 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

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 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

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 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

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

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

1 以景现情,寓情于景,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起构成美妙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2 章法上,回环跌宕,用赋的铺陈手法反复叙写(例如:意淫中的二人相会,极力渲染相会之处的淫荡。 赋)

3 用高洁的事物做比兴,以此歌颂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

4 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笔触细致而含蓄

5 本诗语言单纯自然而又情味悠远,既有民歌风情却也不失精炼典雅,“兮”的运用使句式活泼,增强了节奏感。

历来学界对屈宋为悲秋之祖的论题只有抽象式认同而无实证性阐解,屈宋是不是中国士人的悲秋情结的领头人?是不是他们开创了文学的悲秋母题,将悲秋的文化符号唱绝千古?

关于谁是悲秋之祖的问题,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由来已久。 屈原、宋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均有独特的地位。 但关于屈原的评价,千载而下,不胜枚举,要其大略,总属肯定;至若宋玉,虽亦曾幸蒙刘勰、杜甫等名家之赞赏,然统观诸说,却是嘉言不多!

即时史学家也好,我们读者也好多是感性的认定,其实屈原是不是千古言秋之祖已无需多去考究,屈宋楚风在我们文坛史上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信仰!

1。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2。 夜雨闻铃肠断声3。

三顾频烦天下计4。 楼船夜雪瓜洲渡5。

吞声踯躅不敢言6。 新乐府 诗歌合为事而作试题分析:默写(1)时,注意“袅”的写法。

默写(2)时,注意“肠断”的写法。 默写(3)时,注意“频烦”的写法。

默写(4)时,注意“洲” “渡”的写法。 默写(5)时,注意“踯躅”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 该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 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 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湘夫人》的景物描写十分成功。 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层次重叠交叉,又能一以贯之。 这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它以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情感活动作为中心线索,把景物变化、人物活动都串连起来,既有曲折起伏,又能融会贯通。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 《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 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 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 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 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 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 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 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 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 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 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 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 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 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 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 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 句式变化灵活。 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这可以做论述题答案了

这是一首祈迎湘夫人的歌,它以深沉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别开生面的手法,去打动神灵,其实正以此感染了读者。 民间文学是艺术的源泉。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正是向民间文学吸取营养进行再创造的高手。 几千年后读来,“神”的丰满的形象和炽热的感情,似乎仍然跃呼纸上。

无论是湘君还是湘夫人,都饱和着人类的丰富细致的感情,都有人间相恋者的忠贞和哀怨,因此这一对艺术形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作者极力铺张地描写湘君为恋人准备宫室,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深情。

作品用了比兴的手法,如“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

1、全诗通过现实景物,假想景物和幻想境界来渲染感情.诗的开头一节是眼中所见的现实景物,“鸟何”等四个反诘句是假想的反常景物,“筑室水中”一段完全是幻想境界,这些景物描写都能恰到好处地渲染湘君内心不同情感.特别是开头的一节,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境界,得到后人高度评价,并对后来“秋兴”主题的生发有深远的影响.这一节的写景抒情特点值得注意:一是用抒情点染法来借秋景渲染愁情.“目眇眇兮愁予”一句中的“愁”字点明这一节的感情基调,下面借秋景来谊染、扩散、深化愁情.二是用以渲染愁情的景物是典型的动态的秋天景物,这些景物在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最能触发人的悲愁之情,即所谓“春女思,秋士悲”.三是诗中的“袅袅秋风”“洞庭波”“木叶下”三种景物融合无间,构成—幅完美的悲秋圈.2、《湘夫人》一诗在结构上以湘君赴约不遇时感情变化为中心线索,将景物与人事、理想与现实熔铸在湘君的心理活动之中,构成一个丰富多彩,完美和谐的艺术整体.诗中对湘君赴约时心理活动变化的描写清晰可见.刚到北渚不见湘夫人时的忧愁,久等未至后的懊恼,由懊恼到追悔,由追悔到神志恍惚,以至产生幻想,再从幻想回到现实,感情跌宕起伏.。

描写相恋者的思慕,想象中的共同生活的美景合未能相遇的惆怅心情,热烈的追求和期盼终归失败的主题反映了诗人的精神痛苦。

特色

1 以景现情,寓情于景,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起构成美妙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2 章法上,回环跌宕,用赋的铺陈手法反复叙写(例如:意淫中的二人相会,极力渲染相会之处的淫荡。 赋)

3 用高洁的事物做比兴,以此歌颂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

4 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笔触细致而含蓄

5 本诗语言单纯自然而又情味悠远,既有民歌风情却也不失精炼典雅,“兮”的运用使句式活泼,增强了节奏感。

下一篇:国家安全用电常识(国家安全用电规范)
上一篇:小吃摊上的里脊肉是什么肉(小吃摊里脊肉是什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