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西门街小妹多少钱

2023-03-04 22:26: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2

仙居老城的遗存,北门巷和显庆寺

我在仙居的几天,经常到寺后塘一家饭馆吃饭,他们家的特色是大锅做的咸酸饭。 是这里最家常的食品,做法是把稻米煮到七成熟,然后装入大锅里,加上土豆、芋头、萝卜、芥菜、豇豆、莴笋叶、咸肉等配料,柴火焖熟,盛在碗里有点像新疆的抓饭,荤素搭配,方便省事。 老板娘跟我说,咸酸这两字本来指的是混合的意思,是仙居话,正字似乎应叫做咸杂饭,过去人们用土豆、芋头、菜干混合,主要为了省米。

寺后塘咸酸饭。

仙居县虽然顶着“神仙居所”的名头,但神仙是不用吃饭的,老百姓不成。 明清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可供耕种的土地趋于饱和,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 一直到解放后,仙居、天台两个山里的县城都是台州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多地少是这里延续千年的矛盾,如果去北门巷走一走,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这片区域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北门外过去是大片坟地,门里则是水塘和田地。 清代中叶以后,穷苦百姓们多来此定居建房,逐渐形成街道,两侧老房大都是黄泥墙、碎砖头,进深窄小,房屋低矮,宽度只有两米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城中一条主干道的宽度了,仙居人多地少的情形可见一斑。

康熙年间仙居县城池图。

解放前北门巷集中了很多棺材铺、杠房、义厝,相当于白事一条街。 那么说起来,现在的仙居白事业似乎也很繁荣,我在北门巷附近第一次看到了花圈制作的完整过程,从编竹子到扎花篮、摆树叶、放鲜花、一气呵成,这绝对是个手艺。 然而别处都是在屋里做,仙居这边是在马路上,几个妇女一边儿聊着天,一边就做完了。 我第一天下午去拍东城门,附近有家办白事,收的花圈层层叠叠摆在城门外的栅栏上,蔚为壮观。 古人说“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想来我这几日看到的花圈店似乎确以北门和酒坊巷居多,但也可能是这里挨着人民医院吧。

北门巷附近的老宅子。

北门巷西面曾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显庆寺,据县志记载,显庆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原址在县北紫箨山下,唐天宝十载(751年)因有神光出现迁到现址,并将附近小山起名光明山,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显庆寺。 鼎盛时期的显庆寺规模宏大,计有山门、大殿、后殿、观音殿、准提阁、大士殿等建筑,另有田一千三百三十亩,有地二百五十八亩,有山三千六百亩,周围有田地和水塘环绕。 不过寺院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遭到重创,之后周围废地上建起了民房,到解放后彻底消失。 现在只留下了显庆寺巷、寺后塘这些地名。

北门巷。

北门巷南口的一道白墙旁边,摆着三个小佛像,上面搭了个铁棚子,前面一张旧桌子上放着三个香炉,墙上贴着红纸对联:“心中有佛皆灵验,求财求事保平安,”这就是显庆寺现状了。 虽然这座千年古寺最后缩小成了一张露天供桌,但旁边也还聚集了很多算命看相的坐商,为人们指点迷津。

显庆寺供桌。

东门街,一片保存完整的明清街区

东门街是仙居县保存的最完整的一条明清街区,虽然街道两边的建筑已经破旧,中间还混入了许多现代建筑,但街区的尺度和脉络还保留原样,如果能慢慢改造更新,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过仙居县从官方到民间,拆迁的意愿都很强烈,一来是对于现代化城市的颜值憧憬,二来是老街的基础设施不行,说白了还是政府没钱。 旧城改造远比推平了重建麻烦,投资大、见效慢,是个烧钱的做法,但是能最大程度保留城市特色,为后人留些念想。

仙居文庙与县学。

东门街起自文明楼,结于迎晖门,长度约四百米,如果加上后面的福应山塔,直线距离是八百米。 这里一山、一塔、一河、一街、两楼的格局形成于南宋,至今已超过千年。 文明楼本是唐代仙居城东门,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仙居县令陈戬在在城门旁边修建了孔庙和县学,这里成为学区。 因为当日孔庙与城门距离太近,风水先生认为容易使地气外泄,故而就在盂溪对面建起了福应山塔,作为文峰塔。

东门街。

相传南宋大儒朱熹曾到仙居巡视,他提议将东门改造一下,“令邑人甃石而高大之,作危楼于上”,并命名为“登龙”楼,从此仙居的文化事业发达起来。 不过县志中记载,东门城楼始建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朱熹当时已去世四十年,故而这个说法是后人附会的,建立城楼的直接原因应是防备蒙古人入侵。 元代初年,社会相对稳定,廉访副使高伯元巡视仙居时,取《易经·乾卦》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意,改登龙楼为文明楼,楼上层供着文昌帝君和魁星塑像,下层供着朱熹。 一千年来,文明楼多次失火又多次重建,现在的阁楼是2011年失火后重建的,结构为清代前期的重檐歇山式建筑。 文明楼下层的城台倒是一直保存原貌,门洞拱券上还保留着明代石刻浮雕。

文明楼。

明代以后,因为东门外通向盂溪,水运交通便利,因而形成了这条一里多的长街,两侧开设了很多商铺买卖。 从现存的街道宽度来看,东门街当年属于县里的一级路面,宽度三米以上,这是为了方便大宗货物运输而形成的,东门街自古就是县城的主要道路,与狭窄的北门巷不同。 另外,东门街附近的建筑规模和质量也远高于北门巷,临街都是二层铺面房,多为前店后厂或者下面商铺、楼上住人,有一些还有整齐的立面和马头墙。 现在街上还分布有酒坊、杂货店、烟酒店、裁缝店、小饭馆、纸马店、算卦摊、理发店、旅馆、活动棋牌室等等,组成一个传统的开放式社区。

东门街。

消失的西门街和蒋宅里的三透九门堂

仙居县西门街位于唐代土城西门外,唐宋时期是城郊,明代以后住户逐渐增多,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城市扩建后,就位于庆丰门里了。 明清代至民国年间,这里商贾云集,市井兴旺,聚集了张、蒋、王三大望族。 仙居西张始祖为后唐山西太原刺史张文伏,后来张氏人丁兴旺,成为郡望大族。 到了明清时期,县城基本形成了东门王氏、西门张氏,中间徐氏的大族聚居格局,故民间有“东门王,西门张,徐氏在中间”之说。 末年随着人口的增多,西张张氏族人大量外迁、侨寓,尤以迁到杭、嘉、湖地区的居多。

2017年以前的西门街。

西门街上曾有一座宏伟的张氏宗祠,原是嘉靖年间张氏先贤张禹门隐居授徒之处,称为“绿斐轩”。 乾隆初年,后人改绿斐轩为西张大宗祠,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建起了“思凤楼”,当地俗称五凤楼。 民国年间祠堂改为小学校,建国后更名“城关第三小学”,1958年拆除。 西门街处于仙居的东西主干道,但狭窄的路面无法通过大型车辆。 1993年东面的解放街展宽后,两侧迅速发展为新的商业区,西门街就成为断头路,旧城落后的象征。 一直到2017年1月23日,西门片区才最后拆除,省耕社区文化礼堂的展板上说,大街贯通后群情振奋,创造了我县拆迁史上的辉煌战绩。

2017年打通后的西门街。

在西门街东北面的小巷里,现在还保留着一座大型院落——蒋宅里,占地面积11400平方米,是仙居县现存最大的一处民居建筑。 蒋宅里原为西门望族蒋氏的宅邸,乾隆年间,蒋氏逐渐没落,遂将房产卖给了张氏富豪张植鹏,为了保全家族面子,蒋氏在契约中写明保留“蒋宅里”地名,后来张植鹏将宅子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形成了内外两处,七透院落,现在保留下来的内蒋宅部分,是两个“三透九门堂”院落。

内蒋宅。

仙居话里的一透,就是北方说的一进,三透就是三进院子,这是实数,九门堂则是虚数,形容房子多、门也多。 仙居夏季炎热、雨季湿度大,民居中便要设计更多的门,一来方便同姓聚落间邻里的交往,二来可以通风、散热,形成舒适的居住空间。 “透”是仙居传统民居的精髓,是台州本地特有的建筑文化。 如今蒋宅里的住户大都是老人和孩子,老人们在檐下边聊天边择菜,周围摆满了小竹凳,孩子们在天井里玩耍,厨房飘出菜油做饭的香气,院中花草茂盛,俨然一派仙居生活了。

仙居南峰塔。

上一篇:

浙江仙居县(1)·从台越孔道到明代老城,延续千年的神仙居所

下一篇:用黏土做大灰狼和小红帽
上一篇:用粘土做寿司视频教程(做寿司的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