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活珊瑚一般多少钱

2023-03-04 20:00:2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查看全部“从零开始”系列文章,按照顺序阅读下来,相信您会收获满满哒!

这是新手宝典的第十篇文章呦~!


上期按鱼缸的过滤类型介绍了四款适合作为海缸的鱼缸,这期我拿出最适合玩海水的底滤鱼缸单独介绍。

相信对DIY或定做底滤缸的玩家应该有很大帮助,直接买成品缸的鱼友也可以按照知识点挑选品牌。

底滤鱼缸的结构主要为:主缸,底柜,底缸三部分组成。

这一篇我重点介绍主缸。

某品牌底滤海缸 | 图片源自网络


主缸的结构非常简单:玻璃缸+溢流槽。

玻璃缸:是我们看到的主体结构,水啊鱼啊珊瑚啊都在缸里。

溢流槽:是用来连接上下缸水路的系统。 它包括上水管,下水管,溢流区与挡水板。 没接触过鱼缸的朋友听上去会很复杂,我在后面都会介绍。

主缸

主缸讲究不多,主要是高度与玻璃厚度。

鱼缸的高度:

珊瑚缸的高度一般会设计在50-60cm之间,这主要是考虑到灯具的有效光照。 通过前面的文章,相信新手朋友已经知道了大部分珊瑚是可以通过适合的灯光来长期生存的。 水的深度会非常影响光的能量,一般情况下,家中珊瑚缸的水深要控制在半米以内。

最近几年也很流行矮缸,就是珊瑚缸的高度控制在25-35cm之间。 矮缸可以让饲主俯视珊瑚,而珊瑚俯视是最为艳丽的。 东杰不建议新手选择矮缸,不好造景,不好控制水流,搞不好就成了水族店的货缸。

矮缸是近几年的新玩法 | 图片源自网络

FOT纯鱼缸则可以设计到60-75cm的高度,原因就是鱼并不依赖光照生存,纯鱼缸的光主要是为了人的欣赏,较深的水让鱼游动起来更飘逸。

玻璃的厚度:

水对鱼缸是有压力的,所以不同高度,长度的鱼缸应该选择不同厚度的玻璃,一般情况下,可以参考下表:

在不使用“拉筋”的情况下玻璃尺寸与玻璃厚度的参考表

一些超过150cm长、超过70cm高的鱼缸还额外使用“拉筋”来确保鱼缸不会“鼓包”。 “鼓包”就是比较长的鱼缸或者比较深的鱼缸在水的压力下,发生外鼓变形。

鱼缸上的“拉筋” | 图片源自@微海洋水族-木子


大型鱼缸使用双层玻璃作为底部也是一种“拉筋”

玻璃并不是越厚越好,现在很多海缸的配件、设备都利用磁力固定工作。 所有磁力设备都有适合的玻璃厚度。 玻璃越厚,磁力的成本就昂贵,甚至找不到适用的设备。

海缸常见的利用磁力工作或固定的设备有:造浪、断枝架、磁吸隔离盒、磁吸喂食圈等。

例如一个120cm长度的海缸,正常用12mm玻璃,但是有些人选择了15mm玻璃,则15mm玻璃的玩家在磁力设备上的花费要比正常厚度玻璃贵20-50%。

很多设备是有玻璃厚度要求的 | 图片为MP造浪

溢流

底缸的水利用水泵,通过溢流的上水管进入主缸;主缸的水利用“连通器”原理,自然溢流到溢流槽,通过下水管进入底缸。 这就是溢流槽的作用,它是底滤鱼缸必须的结构。


主缸内的直角溢流 | 图片@东杰 加工


溢流槽有很多种形式:三重溢流、缸内溢流、缸外溢流。

三重溢流并不适合海缸,(脏的太快且难以清理)所以我只介绍缸内溢流与缸外溢流。

缸内直角溢流俯视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东杰

整个溢流槽包括上下水管,溢流区(图中黄绿部分)、与挡水板(亚克力板)。

溢流的内侧玻璃矮于外侧玻璃,所以水上涨后,外侧玻璃的水会与内侧玻璃形成一个水位落差,形成负压,这样就带动鱼缸底部的水通过挡水板下部鱼梳进入到底缸。 而挡水板上部鱼梳会将漂浮在水面大颗粒杂质阻挡,防止流入底缸,影响底缸设备。

挡水版上的鱼梳,作用主要是防止鱼以及大颗粒杂物进入溢流区域,他可以做到下吸上滤。

挡水板及上下鱼梳示意图

缸内溢流还有三角形的溢流:

缸内三角溢流俯视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东杰


三角溢流同直角溢流的区别只是形状的改变,在结构上并无特殊之处,所以不再赘述。

这几年特别流行背包\侧背包溢流方式,能够节约缸内空间:

背包溢流俯视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东杰

一款新颖的背包鱼缸 | 图片源自网络


背包溢流属于缸外溢流的一种。

如示意图所示,背包就是溢流区域直接放在了鱼缸外部。 这个很明显,节省了鱼缸内部空间。 但是问题是增加了外部空间。

这种溢流外置的方式叫侧包 还是 背包 完全取决于 外置溢流在鱼缸外部的哪个位置。

直角溢流、三角溢流、背包溢流的在鱼缸内的位置取决于你在家里的观赏面,可以自行定夺。

我简单总结了下三款溢流方式的区别,如下图:

吐槽:有人认为背包的水漫金山几率高于内置溢流,这是不科学的怀疑呀!背包跟主缸是一个连通器,他怎么会更危险呢?如果水量已经足以水漫金山,那么内置溢流跟背包溢流是一样的会水漫金山呀。

溢流槽的上下水结构:

传统的溢流内部的上下水走管如下图所示:

溢流上下管侧视示意图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东杰

如上图,一般溢流使用较细的上水管,搭配较粗的下水管,利用下水阀门的开关大小来控制溢流内部的水位线。

控制水位线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落水砸到溢流内部水面产生的噪音。

但是这有一个缺点,就是家用电压会影响上水泵的流量(家用电压不稳定是一个常识)。 如果水泵流速增大,很容易带来的安全问题就是 水漫金山(下水速度小于上水速度)。

所以常用的解决办法有2个:

1.设计鱼缸时,主缸降低水位线。 例如,鱼缸玻璃高60公分,把主缸水位设计在50公分。 同时确保底缸的全部水抽上主缸后,主缸的水位也不会溢流出来。

2.增加一个安全备用下水管。 如下图所示。

增加备用安全下水管 | 图片源自@灵魂画手东杰

这样当水位提升到溢流内部的安全下水管顶部时,安全下水管会把水引到底缸中,避免水满流一地的危险。

建议:

1、下水管比上水管一定要大一号。

例如:上水管25mm,则下水管可以使用32mm,备用安全下水管使用25mm-32mm。

2、注意在出水管水面之下1cm左右的位置,给出水管开一个小孔。 (虹吸破坏孔)目的是水泵断电后防止虹吸主缸水。 这个孔不要开的过低,过低会导致过量的水虹吸回低缸,过高会产生噪音以及大量气泡。

虹吸破坏孔 | 图片源自@微海洋水族-木子

3、可以考虑使用优质止逆阀防止停泵后的虹吸。 请勿使用弹簧式/含金属的止逆阀。

总结:

主缸溢流分三种,

内置直角和三角;

外置背包与侧包。

溢流下水装阀门,静音水位全靠它。

注意安全双下水,破坏虹吸满金山。

牢记以上三句话,主缸知识很简单。

下期聊鱼缸底柜

下一篇:tundra皮卡4x4多少钱
上一篇:西铁城手表回收价格(西铁城手表回收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