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诺维也夫(季诺维也夫主义)

2023-03-04 15:45:4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78

季诺维也夫苏联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季诺维也夫(1883~1936)Zinoviev,ригорий Евсеевич Зиновьев Grigori Evseevich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首任主席,苏联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联共(布)党内新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1934年12月,因涉嫌“参与党的领袖基洛夫被暗杀事件”而被捕,被判10年徒刑。 1936年8月法院再次审理这个案件,结果以“卖身投靠法西斯间谍机关”,“建立恐怖组织暗杀基洛夫和其他苏维埃领导人”的罪名,和加米涅夫一起被处决。 1988年6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撤销了1936年对季诺维也夫的判决,宣布他在法律、国家和人民面前是无罪的。

中文名

季诺维也夫

外文名

Zinoviev

国籍

前苏联

出生日期

1883年9月日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

苏联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朝代

前苏联

出生地

叶里查维特格勒

职业

政治家

人物经历

季诺维也夫,全称格里高利·叶夫谢耶维奇·季诺维也夫,1883年9月23日出生于俄罗斯叶里查维特格勒。 1901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在布尔什维克中央举行的会议上,季诺维也夫当选为负责组织起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但是,在讨论武装起义问题时,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对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当10月23日的会议以10票对2票通过列宁起草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依然固执己见。 会后,他们俩人给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党组织写了一封《论时局》的信,申述了反对立即举行起义的理由。

十月革命胜利后,季诺维也夫在彼得格勒工作,以中央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全俄农民代表大会、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等活动。 1917年11月11日,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操纵的全俄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提出建立所谓“清一色社会主义政府”的主张,季诺维也夫表示支持这一主张,再次受到俄共中央和列宁的严厉批评。 11月中下旬,受中央委托赴乌克兰组织反对乌克兰拉达的斗争。 12月上旬,返回彼得格勒,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 1918年2月,季诺维也夫当选为彼得格勒劳动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 同年4月,任俄国北方区域公社联盟人民委员会主席。 他积极参加了保卫和建设苏维埃国家的活动,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同列宁站在一起,对“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19年至1926年,季诺维也夫一直担任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主编,并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和信件。 他多次主持召开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对共产国际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6年,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获得了胜利,季诺维也夫被清除出苏共中央政治局,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被基洛夫接任。 随后,参加与托洛斯基反对派的争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见解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政策。 1927年,被开除出苏联共产党。 1928年,被恢复党籍,出任喀山大学校长。 1932年末,再次被开除出党,被捕后判处4年流放。 1933年,再次恢复党籍。

1934年12月16日,季诺维也夫再次被捕,判处10年监禁。 斯大林利用基洛夫遇刺事件大做文章,从1936年到1938年展开了大清洗运动,在俄国被称为“大恐怖”时期。 大清洗的目的是,将反对分子清除出苏联共产党,巩固斯大林的权威。 期间,斯大林当局在莫斯科进行了对部分原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3次公审。 被告人被控与西方列强阴谋刺杀斯大林和其他苏联领导人、解体苏联以及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1936年8月,在莫斯科进行了第一次公审,主要是针对所谓的“托洛斯基-季诺维也夫恐怖中心”的16名被告人的审判,其中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是苏共重要的前领导人。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提出“认罪”的条件是,政治局保证他们和他们的亲人不被杀。 他们与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和耶卓夫单独会晤,斯大林给予了他们这个保证。 但是,事后斯大林不但没有饶被告人的命,而且把大多数亲人关押和枪毙。 所有受审的16人被判处死刑。 1936年8月25日,季诺维也夫被执行枪决。

政治生涯

19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南俄投身工人运动。

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2年出国,在柏林、巴黎、伯尔尼从事国际工人运动。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

1905年回国,在彼得堡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到喀琅施塔得组织水兵起义。

1906年担任彼得堡党委会委员。

1907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

1905至1907年俄国革命失败后,转入地下,参加党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的编辑工作,1908年一度被沙皇警察逮捕。

1908年夏再度出国,参加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报纸《无产者报》的编辑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瑞士参加《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工作,与列宁合着《战争和社会主义》一书。

1917年4月归国,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工作,任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副主编。

1917年10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十月革命准备过程中反对举行武装起义,和加米涅夫一起在非党报纸《新生活报》发表文章,泄露起义计划,受到列宁和党中央的严厉批评。

十月革命后,因主张成立有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再次受到党的批评。

1917年12月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 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支持列宁。

1919年当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首任主席。

1925年同加米涅夫组成“新反对派”,反对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四次代表大会期间受到批判。 会后被撤销列宁格勒省委领导职务。

1926年春夏之交与托洛茨基结成联盟,在莫斯科、列宁格勒进行派别活动。

1926年6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将其开除出中央政治局。 共产国际解除其执委会主席职务。

1927年夏与托洛茨基等发表《八十三人政纲》,继续反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

1928年,季诺维也夫向党中央写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要和托洛茨基划清界线。 在此之后,季诺维也夫被恢复了党籍。

1928年至1932年期间,季诺维也夫先在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理事会和教育人民委员会中工作。

1932年10月9日,由于季诺维也夫回到党的队伍后继续进行派别活动,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二次将他开除出党。

1933年5月,季诺维也夫又一次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反党罪行,于是,季诺维也夫再次被恢复党籍。

1934年12月,因涉嫌“参与党的领袖基洛夫被暗杀事件”而被捕,被判10年徒刑。 1936年8月法院再次审理这个案件,结果以“卖身投靠法西斯间谍机关”,“建立恐怖组织暗杀基洛夫和其他苏维埃领导人”的罪名,和加米涅夫一起被处决。 苏联最高法院于1988年6月13日宣布撤消了1936年对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的判决,并为其恢复名誉。 [1]

人物评价

格里哥里·叶夫谢也维奇·季诺维是俄国工人运动和布尔什维克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和领导人,共产国际前期的领导人,十月革命胜利后,担任过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等职,多次主持召开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工作。 季诺维也夫对共产国际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季诺维也夫还是共产国际中最早关注民族殖民地斗争的领导人之一。 在共产国际的工作中,季诺维也夫也犯过一些严重的错误。

在共产国际的工作中,季诺维也夫也犯过一些严重的错误。 例如,在共产国际“三大”召开前,季诺维也夫反对共产国际顺应形势变化而改变策略的必要性;他在执行工人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对工人统一战线策略的意义和内容作过一些错误的解释;他低估了社会民主党在工人群众中的影响,并过分夸大了对社会民主党斗争的意义;他在领导共产国际各国党进行革命发动时犯过"瞎指挥"的错误,等等。 这些也曾使共产国际受到过严重的损失。

参考资料

1.季诺维也夫资料·趣历史

下一篇:陈泇文(陈泇文男朋友是谁)
上一篇:水电七局(水电七局最新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