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曲歌词)

2023-03-04 15:05:1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3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2000年德德玛演唱的歌曲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由席慕蓉作词,乌兰托嘎作曲,德德玛演唱的歌曲,于2000年初在内蒙古春节晚会首次演唱,收录于德德玛2001年12月1日发行的专辑《牧人》中。

2001年4月,该曲获得中国彩虹奖栏目及文艺节目一等奖。

中文名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所属专辑

牧人

歌曲原唱

德德玛

填词

席慕蓉

谱曲

乌兰托嘎

音乐风格

民族

发行日期

歌曲语言

普通话

歌曲时长

5分12秒

创作背景

歌词创作

席慕蓉的父母都是蒙古族王公贵族之后。 46岁以前的席慕蓉从未见过自己的家乡,父母口中的草原对她来说,是一个模糊而又向往的影子。 1989年,不惑之年的席慕蓉首度飞赴内蒙古草原,让她心中藏了40多年的乡愁如火种般燃烧起来,于是创作了诗《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1998年10月末的一个晚上,德德玛在内蒙古卫视的《草原往事》节目中看到了席慕蓉第一次踏上草原寻根的场景。 德德玛被席慕蓉的故事所感动,有了认识席慕蓉的想法。 第二天上午,蒙古族作曲家乌兰托嘎来家里串门,德德玛就迫不及待地向其提到了有关席慕蓉的电视节目,表示想认识席慕蓉一下。 没想到,乌兰托嘎认识席慕蓉,并表示席慕蓉正就在北京。 次日上午十点,乌兰托嘎将席慕蓉领进了德德玛的家门。 在交谈中,德德玛提及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认为这应该是一首歌的名字,于是请求席慕蓉把《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写成歌词,并让乌兰托嘎作曲。

德德玛(左)与席慕容在一起

一周后,写好歌词的席慕蓉从上海将歌词传真给了德德玛。 收到歌词后,德德玛非常感动,但认为个别的地方有点乱,不适合歌唱,让席慕蓉再改一改。 两个月后,在中国台湾的席慕容再次给德德玛打去了电话,表示修改完成,如果哪里不合适,可以再改。

谱曲工作

改过的歌词让德德玛很满意,于同日把乌兰托嘎叫到家里,让他一定要好好写曲子。 德德玛让乌兰托嘎注意,这个曲子不是写乌兰托嘎,也不是写德德玛,而是写盼了几十年终于扑到草原怀抱的席慕容。 因此,不能完全写成蒙古民歌的传统风格,否则那就不是席慕容了,既要有蒙古民歌的味道,又有创作的味道,还有流行歌曲的味道,这样才符合席慕容的身份。 面对着歌词,乌兰托嘎热血沸腾,他把自己封闭在工作室里,对着歌词一边放声歌唱,一边创作简谱。 当乌兰托嘎带着谱好的歌来到德德玛家,并和着钢琴唱给她的时候,德德玛仔细地聆听着。 尽管乌兰托嘎的嗓音并不完美,但她听得出,这曲调,真的好像就发自席慕容的心底。

录制工作

德德玛努力地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熟悉歌曲,为下一步灌制录音做好“小样”。 为了先拿出这种风格的最佳的“小样”,德德玛反复地歌唱个不停。 然而,由于中风造成的偏瘫,她的右手手指根本就不受大脑支配,她只好用左手伴奏,而这种左手承担右手功能的伴奏,又往往出错。 因此,在确定演唱风格的时候,总是难以准确把握;一首歌唱下来,中途总是有碰错琴键的不谐和音。 可是,病中的德德玛依然坚强地面对着这些困难。 每当错音引发烦躁的时候,她就想一想宽厚如父亲的草原,想一想那像母亲一样温柔的河流,心中也就渐渐平息下来,再来下一遍。

20多天后,德德玛用她顽强的意志克服了诸多的困难,终于较为满意地完成钢琴伴奏的“小样”录音。 然后,她让儿子的一位乐队编曲高手为这首歌设计配器编曲,以录制伴奏带。 一个月后,该曲的伴奏带出炉。 德德玛找到了她所要的感觉。 接下来就开始进入录音棚用歌声和伴奏带完成音乐母带的灌制。 几天后,德德玛再次鼓起勇气走进了录音棚,可此时她明显感到,由于右半面身体活动受限,右面的声带竟也不在状态之中。

一周后,德德玛第三次走进了录音棚。 可当唱歌的时候,右手就因痉挛也抬起压近胸部,这样歌唱无法完成。 她让丈夫强行把右臂背到身后,这样右臂终于不再“捣乱”,可是,她的心境却乱作一团,急得她眼泪都要流了下来。 她赶紧提示自己,“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她的眼前,又是一片如父亲一样宽容慈祥、永远让她感受到力量的大草原,一股暖流霎时涌遍全身,她的心中再次升腾起自信。 德德玛一气呵成,在最佳的状态中完成了歌曲母带的灌制。

歌曲歌词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

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己经

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歌曲鉴赏

歌词分析

第一段歌词所讲述的是作者童年时的回忆,在作者的童年时期草原的景象只能通过父母的描述而想象出来,对于草原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从前两句歌词可以看出,父亲在作者的面前总是向她描绘草原的景象,并且可以感受到无论走到海角天涯也不能阻挡父亲对于草原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从后两句歌词可以看出,母亲在作者面前描摹那草原辽阔与壮丽的景象,让作者时时刻刻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永远在草原,这也深深的体现了作者一家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段歌词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到草原家乡时的景象,并将人们从回忆拉回到了现实。 从前两句歌词可以看出作者第一次回到故乡时的激动与喜悦,“终于”一词体现了作者想要回到家乡的迫切之情,作者站在草原大地上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将泪水洒落到故土之上。 从后两句歌词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深切的愿望,作者希望和她有着相同或类似经历的人能早日回到草原故乡。

第三段歌词是作者多年来埋藏在内心中的情感的宣泄。 “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啊”字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这些年来所有的经历,往往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时候,人们就会用“啊”,“啊”也是情感表达的尽头。 这句歌词也表达出作者对于过世父母的思念之情,如今回到草原故乡,就把草原当作父亲,把河水当作母亲。 从“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这一整句歌词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原母亲有着惭愧之情,惭愧是因为自己是蒙古人但是如今却不能用蒙语来进行交流,此外还表达了作者希望草原母亲能真心接纳自己的愿望。 从整首歌曲的高潮乐句这句歌词可以看出,是作者对草原母亲真诚的倾诉,作者表达了自己始终属于草原的事实,同时再一次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曲式分析

该曲的曲式结构是带有引子的并列单三部曲式,整首歌曲的调性为b自然小调,中途没有出现转调,整首歌曲全部采用八六拍节奏型,是蒙古族音乐中的创新作品。

引子部分为歌曲的前奏部分,右手运用柱式和弦强进入,左手运用琶音进行,旋律织体采用歌曲的骨干音,开始时力度为强,到第五小节转为中弱,为歌曲的进入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一乐段的力度为弱,速度舒缓,转入到诉说的状态当中,语气主要以悲伤为主,体现了作者对小时候的追忆,织体为主调织体,旋律线为波状旋律线,旋律起伏较大,四五度音程大跳描绘出了草原的辽阔景象,第二段歌词表现出作者回到草原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描绘了作者回到家乡以泪洗面的场景。

第二乐段前半部分的情感以感叹为主,织体为主调织体,七度的音程大跳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波动,力度也由弱转变为强,十二拍长音的出现为下一句作者情感的宣泄做了铺垫,后半部分伴有级进与跳进,波澜起伏的旋律线将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想让草原母亲接纳自己的深切情感。

第三乐段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在情绪上也是乐曲最激动的部分,运用波音的创作手法,出现了五八度音程大跳,六拍长音相继出现,力度也是全曲最强,这一乐段主要以哭诉的情感为主,生动的刻画了作者与草原对话的场景,后半部分为乐曲的结束部分,速度转为渐慢,力度转为渐弱,最终以渐渐远去的状态结束全曲。

获奖记录

时间

奖项

获奖方

2001年4月

中国彩虹奖-栏目及文艺节目一等奖(获奖)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重要演出

时间

场合

地点;表演者

2006年1月28日

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歌舞晚会

北京;腾格尔

2007年11月18日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闭幕式

广州;腾格尔[1]

2012年5月7日

第12届电影频道百合奖颁奖典礼

北京;布仁巴雅尔、乌达木

2012年9月30日

天涯共此时——卢沟晓月2012年中秋晚会

北京;腾格尔[2]

2014年6月1日

2014年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

北京;腾格尔

2020年10月1日

“天涯共此时”云文艺晚会

线上;廖昌永

翻唱版本

时间

歌手

收录专辑

2004年8月1日

齐峰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3]

2005年4月1日

腾格尔

《狼》[4]

2006年10月10日

乌兰托娅

《阿尔斯楞的眼睛》[5]

2007年2月1日

廖昌永

《情释》

2013年11月5日

云飞

《云飞传奇》

参考资料

1.民运会闭幕式提前揭秘 韦唯首唱《幸福家园》·新浪网

2.谢霆锋刘若英等献艺BTV中秋晚会(图)·新浪网

3.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齐峰·QQ音乐

4.狼 - 腾格尔·QQ音乐

5.阿尔斯楞的眼睛 - 乌兰托娅·QQ音乐

下一篇:月子中心一般需要多少钱(济南月子中心一般需要多少钱)
上一篇:黄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