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贵妃手镯和正圈手镯的区别)

2023-03-04 14:51:3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贵妃帝王之妾

贵妃,地位高的妃子,皇帝妾室封号之一。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三年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 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 清代沿用。

贵妃是古代皇帝高级妾室的封号,居于内命妇的第一等,地位与外命妇中最高等的亲王妃及长公主相当。

中文名

贵妃

外文名

Noble Consort

始置

南北朝

官职

正一品、正二品

著名贵妃

杨贵妃、万贵妃

释义

帝王妾室封号,指尊贵的妃嫔

宫廷名词

演变历史

贵妃,古代皇帝妃嫔的称号。 开始是南朝宋孝武帝始置的,位比相国,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 后代多沿用其名。 [1]

唐宋二朝时,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称四夫人,品级正一品。

明朝时,宫中皇妃的封号有很多,如顺妃、宁妃、良妃等,但贵妃仍是最高级的封号,宪宗始置皇贵妃,贵妃成为次等封号。

清朝的后宫品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秀女。 贵妃是后宫第三等封号。

地位

在皇贵妃创立之前,贵妃一直是内命妇的第一等。 贵妃的地位大致与亲王的正妻及同辈的公主相当,贵妃是内命妇的第一等,亲王妃、长公主是外命妇的第一等。

文化

南北朝

皇后以下置贵妃,位于贵嫔之上,又以昭仪、昭容、昭华代修华、修容、修仪。 以后又有修改,如以三淑、三昭、三修为九嫔,而以婕妤、容华、充华等位其下。 南北朝代均有增损。 梁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又有美人、才人、良人称三职。

隋朝品级

隋文帝在独孤皇后死后,确立妃嫔制度。

一品:三夫人(三人,分别为贵妃、淑妃、德妃)

二品: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各1人)

三品:婕妤(12人)

四品:美人

五品:才人(与美人共15人)

六品:宝林(20人)

七品:御女(24人)

八品:采女(37人)(与宝林、御女曰八十一御妻)

唐代品级

前期:唐高祖武德、唐太宗贞观时期:

一品:妃(四人,分别为贵妃、淑妃、贤妃、德妃)

二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

三品:婕妤(9人)

四品:美人(9人)

五品:才人(9人)(在唐代,皇后不属于官职,所以无品级,连同婕妤、美人共称为二十七世妇)

六品:宝林(27人)

七品:御女(27人)

八品:采女(27人)(与宝林、御女曰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时:裁撤后宫人数,更易内官名称

一品:赞妃、德妃(代四妃)

二品:宣仪(4人,代九嫔)

三品:承闺(5人,代美人)

四品:承旨(5人,代才人)

五品:卫仙(6人,代宝林)

六品:供奉(8人,代御女)

七品:侍栉(20人,代采女)

八品:侍巾(30人,统称“内官”)。

唐玄宗时:根据法象之意改四妃为三妃

一品:惠妃、丽妃、华妃(但仍封杨玉环为贵妃均为正一品)

二品:芳仪(六人)

三品:美人(四人)

四品:才人(七人)

五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宋朝品级

各个宋帝在位的时候略有差异。

一品: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或宸妃)各一人)

二品:九嫔(贵仪、贵容、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各1人,

或者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1人)

三品:婕妤(无定数)

四品:美人(无定数)

五品:才人(无定数)

辽朝品级

元妃、贵妃、德妃、文妃

昭容、昭仪、淑仪、和仪、丽仪、顺仪、芳仪等

皇后外,惟见妃子之称,无其他等级。

金朝品级

皇后

贵妃、贤妃、德妃

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婕妤九人

美人九人

才人九人

二十七世妇、宝林二十七人

御女二十七人

采女二十七人,比八十一御妻

又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皆内官也。

元朝品级

后妃封号惟皇后、妃二等,再没有别的名号

明朝品级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

皇后一下皆为妃位,后代皇帝多有改动,也设立了一些等级,皇贵妃位份在明宪宗皇帝时期确立。

明世宗嘉靖皇帝效仿古制设立后宫等级

皇贵妃

贵妃

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

九嫔(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

婕妤

昭仪

美人

才人

贵人

选侍

淑女

清代品级

皇后(1人)

一品:皇贵妃(1人)

二品:贵妃(2人)

三品:妃(4人)

四品:嫔(6人)

五品:贵人(无定数)

六品:常在(无定数)

七品:答应(无定数)

历史名人

北周

1.北周宣帝:元贵妃、尉迟贵妃

南朝

1.宋孝武帝:殷贵妃(殷淑仪,死后追封为贵妃)

2.宋明帝:陈贵妃(陈妙登)

3.齐武帝:范贵妃

4.齐明帝:萧贵妃、袁贵妃

5.梁元帝:夏贵妃

6.陈宣帝:钱贵妃

7.陈后主:张贵妃(张丽华)

唐朝

1.唐高祖:万贵妃

2.唐太宗:韦贵妃、杨贵妃(死后追封为贵妃,史称小杨妃)

3.唐睿宗:豆卢贵妃、崔贵妃

4.唐玄宗:杨贵妃、董贵妃

5.唐代宗:独孤贵妃、崔贵妃

6.唐宪宗:郭贵妃

7.唐穆宗:武贵妃

8.唐敬宗:郭贵妃

9.唐懿宗:王贵妃

五代十国

1.后周太祖:张贵妃

2.前蜀高祖:张贵妃

3.前蜀后主:钱贵妃

4.南汉后主:李贵妃

5.后蜀高祖:李贵妃

宋朝

1.宋真宗:杜贵妃、陈贵妃、沈贵妃(死后被宋仁宗追封为昭静贵妃)

2.宋仁宗:周贵妃、张贵妃(死后追封为温成皇后)、苗贵妃(死后追封为昭节贵妃)

3.宋神宗:宋贵妃

3.宋徽宗:郑贵妃、王贵妃、乔贵妃、刘贵妃、崔贵妃

4.宋高宗:吴贵妃(死后追封为宪圣慈烈皇后)、张贵妃

5.宋孝宗:谢贵妃(死后追封为成肃皇后)、蔡贵妃

6.宋光宗:黄贵妃、张贵妃

7.宋理宗:谢贵妃、贾贵妃、阎贵妃

辽朝

1.辽景宗:萧贵妃(萧绰)

2.辽兴宗:萧贵妃

金朝

1.金太祖:萧贵妃

2.金熙宗:裴满贵妃

3.海陵王:大贵妃、唐括贵妃

4.金世宗:李贵妃

明朝

1.明太祖:孙贵妃、赵贵妃

2.明成祖:王贵妃、张贵妃

3.明仁宗:郭贵妃

4.明宣宗:孙贵妃(后立为皇后,即孝恭皇后)、何贵妃

5.明英宗:周贵妃

6.明宪宗:万贵妃、邵贵妃

7.明世宗:沈贵妃(后为皇贵妃)、文贵妃、王贵妃(后为皇贵妃)、阎贵妃(追封为皇贵妃)、马贵妃

8.明神宗:王贵妃(后进封皇贵妃,追封孝靖皇后)、郑贵妃(后进封为皇贵妃)、李贵妃(追封为皇贵妃)

9.明熹宗:任贵妃(后为皇贵妃)、范贵妃(即范慧妃)

10.明思宗:袁贵妃(后进封为皇贵妃)、田贵妃

11.弘光帝:金贵妃

清朝

1.清太宗: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2.清圣祖:贵妃佟佳氏(后立为皇后,即孝懿仁皇后)、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妹)、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妹,即悫惠皇贵妃)

3.清世宗:年贵妃(即敦肃皇贵妃)、熹贵妃(乾隆生母,死后由乾隆追封为孝圣宪皇后)

4.清高宗:贵妃高佳氏(即慧贤皇贵妃)、娴贵妃(即乾隆继皇后)、纯贵妃(即纯惠皇贵妃)、嘉贵妃(即淑嘉皇贵妃)、令贵妃魏氏(嘉庆生母,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忻贵妃戴佳氏、庆贵妃陆氏(嘉庆养母,被追封为庆恭皇贵妃)、愉贵妃珂里叶特氏、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

5.清仁宗:贵妃钮祜禄氏(即嘉庆帝继后孝和睿皇后)、諴贵妃刘佳氏(即和裕皇贵妃)、如贵妃钮祜禄氏(即恭顺皇贵妃)

6.清宣宗:全贵妃钮祜禄氏(咸丰之母,即孝全成皇后)、彤贵妃舒穆禄氏、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咸丰养母,追封为孝静成皇后)、琳贵妃乌雅氏(光绪帝祖母、宣统帝曾祖母,追封为庄顺皇贵妃)

7.清文宗:贞贵妃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

8.清穆宗:珣贵妃阿鲁特氏(即庄和皇贵妃)、瑜贵妃赫舍里氏(即敬懿皇贵妃)、瑨贵妃西林觉罗氏(即荣惠皇贵妃)

9.清德宗:兼祧皇考瑾贵妃他他拉氏(即端康皇贵妃)、珍贵妃他他拉氏(死后追封为贵妃)

10.清逊帝:明贤贵妃(即祥贵人谭玉龄)

参考资料

1.皇贵妃称呼的起源,皇贵妃与贵妃有什么区别·快资讯

下一篇:祁县站(祁县站电话)
上一篇:贷款程序(贷款程序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