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理论)

2023-03-04 13:34:1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社会互动社会交往

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个体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它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动物存在的重要方式。 任何个体间的互动都是有意义的。 互动可以发生在同物种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比如说小孩子和家犬之间的互动,按常理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动不属于社会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对社会交往也是有益的,因而也算作是社会互动。

中文名

社会互动

外文名

social interaction

条件

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

基础

信息传播

独特意义

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 它是个体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

主要理论

社会互动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 在欧洲,德国的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 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 他的研究也影响了美国社会学家。 在美国,作为早期人类互动的研究者和代表人物,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某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 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类反应与其他动物反应不同,我们在作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而且人类拥有自我——一个我们与之交流的内在的“人”,就像我们与别人说话一样。

米德把与我们自己交流的行动看做人类意识的最重要的特征。 他强调人类互动是以为文化所定义的符号的意义为中介的。 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其他动物同样具有意识,因此也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符号互动论

是指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互动中之重要性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米德创始。 H.布鲁默,米德的学生,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我们对之采取行动(2)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情境下,这一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许多活动是常规性的,并涉及我们无意识中获得的且想当然的许多定义。 我们的共享定义指导着人类活动,甚至当这些定义与客观现实不一样时也是如此。

有时,社会情境的定义并不很清楚,通过互动,一个个体可以领会期待和被期待。

有时,习惯性行为发生变动,人们对某种情境的定义也有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在实质性问题上为社会价值观的未来重大转换奠定了基础。

批评者认为,该理论仅仅关注个体互动方式,造成一种个体拥有无限自由的错误印象,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对我们的约束。

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 (1)芝加哥学派:人文科学方法,人的行为无法预测、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进行个案研究、非结构访问。 (2)衣阿华学派:实证主义方法,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 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 这些理论对于其它动物同样适用。

本土方法论

(又称常人方法学、民族方法论)是分析个体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一种社会学方法。 按照本土方法论者的观点,所有日常社会互动都遵循着某些背景假定或“规则”,这些假定或规则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 违规试验已经表明了各种背景假定在互动中的重要性。 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假装并不明白谈话背后没有明说的一些假定。

许多主流社会学家认为,对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宏观)问题——如社会设置的特性以及社会中的权利运用等——而言,本土方法论差很远。 但本土方法论正是把揭示社会交往的各种规则作为其中心目标的。

角色理论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一方角色失调,就可能中断或改变互动的方向。 互动还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预知他人的反应。 另一方面,没有另一方来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实际上,角色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联系非常紧密。

拟剧论

社会互动

艾文.戈夫曼关于互动的研究被称为拟剧论,这种理论把个体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它宣称个体是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个体的表演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对于可能解释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过失非常警惕。 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即向别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诱导他们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 行为既包括“前台”行为,又包括“后台”行为。 前台行为针对的是他们并不熟悉的一般观众,后台行为则是针对亲密朋友的。 在有些情况下,个体组成剧班以表现某种印象。 当印象或形象遭遇别人挑战时,通常会导致尴尬,表演者的尴尬也伴随着观众的尴尬,观众通常“有意忽视”表演中的过失,为表演者保全脸面。

批评者认为,1)该理论过于静态地考察自我,有时,和不同的他人在一起的自我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在所有互动中尽可能制造出最好印象,2)个体并不总在操纵社会,演戏,有时个体也努力诚实、真实地表白自己。 对此戈夫曼也乐意承认印象管理只是社会现实的一方面。

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体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一个个体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以使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该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反应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对个体来说,参照群体一是规范-对内化价值标准,形成社会态度有重要影响(和某群体认同-熟悉该群体规范-强化或削弱与其他群体的认同),二是比较-群体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该理论研究个体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工具。

社会交换论

着眼于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代价和报酬。 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交换行为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中。 涉及内容非常丰富,介绍几个有关命题:

(1)成功命题:一个个体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越愿意从事。

(2)刺激命题:若某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个体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越可能采取此类似行动。

(3)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个体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某个体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同样的酬赏对他越没价值。

(5)侵犯-赞同命题:A.当某个体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得到未估计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 B.当某个体的行为获得了预期的酬赏甚或大于预期的酬赏,或未获预期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 该行为的结果变的更有价值。

酬赏:个体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 价值依次增高。

该理论基础是个体主义与功利主义,认为每个体都尽量避免痛苦和增进快乐。 忽略了行为社会的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

个体间互动理论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间的交往和互动并不都是按照社会规范进行的。 社会生活中有大量互动是在与陌生个体相遇时发生的;个体在同他人互动时常常带有情感等个人特点。 由于个体间互动涉及态度、动机等影响互动的心理特征,所以对个体间互动的心理机制有大量的深入研究。

⑴个体间吸引。 个体间吸引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推动因素,个体性格等心理因素是影响个体间吸引的主要因素。

⑵非语言沟通。 65%的互动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的,对行为语言的理解,是跨文化个体间互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⑶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我们对于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及观念。 我们获取事物的某一特征时,将其转化为刻板印象,并希望这个个体有特定行动。

⑷个体间空间。 在交往过程中,个体会在自己周围建立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体外泡”空间,选择性开放。 这种空间距离有重要社会学意义,用以反映互动者之间的关系。

自我实现预言论

如果认为情境是真的,这些情境就会变成真实的。 该定理表明,个体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更重要的是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反应,一旦赋予情境某种意义,其随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结果将受这一意义的影响。 虽然自我实现预言理论与符号互动论的解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如“托马斯命题”被夸大时,会导致极端主义的悲剧。

主要互动类型

二个体互动、三个体互动与多个体互动

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即根据参与互动人数为标准进行划分。

二个体互动:2个体参与互动,每一方仅需要面对一方,比较容易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体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 也可能使两个体冲突更加强烈。

三个体互动:3个体参与互动,每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体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个体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多个体互动:多个体参与互动,会组成社会网络。 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个体间互动和群体间互动

根据互动主体的类型划分。

个体间互动:作为行动者的个体之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 互动发生在具体的个体间,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角色、目的和手段;双方都感到交往的结果;个体感情发挥较大作用。

群体间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这种互动虽然也是由群体实现,但是个体作为群体代表出现,行为方式比较正式

熟悉情境、社交情境和工作情境互动

根据互动社会交往的情境划分。

工作情境:双方有特定目标,明确分工,有一点行为限制,较少感情交流。 如交易、谈判、会议、上课等。

社交环境:为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 一些没实际意义的话题,轻松展示自己的个性,产生愉悦,有一些感情投入,起到重要的沟通了解的作用,促进关系发展。 如宴会、舞会、郊游等。

熟悉情境: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 没特定目的,行为较随便,按社会习俗行事即可。 如家庭、亲戚、邻居、下班后同事等。

以上划分不绝对,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情境和行为方式也可以由互动者协商决定。 如casual Friday时可以着便装上班,如Google的工作环境以支持大家的思维为主,制约为辅。 也有时,请客“办事”,公事、私事都在饭桌上解决,让人很难铁面无私、公事公办。 针对这种我国特有的饭桌文化造成的情景混淆现象,可以提倡自我(亲友)的道德约束,加强法律制约,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是中国人社会互动方式变革的一个方向。

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混合性互动

根据互动中的个体间关系及其性质划分。

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满足个体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 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个体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工具关系:为达成某种目的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关系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不预期有长期交往和情感关系。 遵循公平法则,如买卖双方的等价交换。

混合性关系:介于前两者之间,个替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的关系,有情感和工具的成分。 遵循人情法则,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的方式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关系可以转化,中国人常说人情和面子,有时为达目的,有人常想把工具关系变混合性关系,在人情的压力之下,使对方不得不给个面子。

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

根据社会互动主体间的利益、权力关系及其性质。

交换:个体或群体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而发生的社会互动行为,交换遵循互惠原则,有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合作: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满足共同利益或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广义上说,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

成功的合作应具备:(1)目标一致,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竞争对手、甚至对抗关系的个体有时也可以合作(2)对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若志趣相近、能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更有助于顺利合作(3)行为配合(4)讲信用。

个性特征和个体间技能也会影响团队合作。 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才的一种基本要求。

合作可以是(1)自发合作和互相援助,直接产生于某种情境下的实际需要和可能(2)传统合作,逐步稳定被制度化了的习惯(3)现代社会更多依赖指导合作,在第三方,即雇主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协调合作(4)也可以是契约合作,即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

竞争:是一种合作性的冲突,它受一些“规则”约束,达到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互不相识的竞争者也可以竞争,竞争规则防止竞争的间接反对关系演变为冲突的直接反对关系。 竞争在西方社会中尤为普遍,它就是美国式个体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 在竞争中,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都有了显着的提高。 但是由于还缺乏完善的法规制度,我国还存在不少恶性竞争现象,如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回扣等。

传统观念中,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反义词,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整合合作竞争的新商业战略,有可能实现双赢。 这种理念可以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冲突:是合作的对立面,指的是针对有价值的珍惜物品或价值观的斗争;这里,冲突与竞争的区别(1)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在冲突中打败对手被认为重要的(2)冲突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直接的反对关系(3)冲突双方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如都是争政权,要建立的新体制却可以不同(4)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往往突破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

齐美尔划分的冲突类型有:(1)群体间的战争(2)群体内的冲突(3)打官司(4)理念之间的对立,这往往是最残忍和最具破坏性的。 如当今世界上许多最严重的冲突背后,都可以看到宗教观念的差异。 其他划分类型(1)个体或群体间(2)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种族/民族/阶级冲突(3)诉讼/辩论/口角/决斗/械斗/战争等。

但冲突也可以有正面效果,它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双方内部紧密团结的力量;也可以强迫双方直面问题,加深了解;还可以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 尽管社会能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消除冲突,但一个没有冲突的社会将是毫无生机、沉闷乏味的社会。

强制:是指某个体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别人的一种倾向。 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尽管它最终依赖于使用物质力量,如暴力或体罚的威胁(武器、军队、法庭、监狱),和精神力量(处分、批判、社会压力)的压力,但是它通常所采取的是一些更为微妙的约制手段,如爱国主义、爱情、信仰或恐惧等。 尽管强制像冲突一样,也被看作一种负面的互动形式,但强制也有正面的社会功能。 比如运用于教育的规则中,常隐含着的惩罚以规范。

顺从和顺应:是与强制相反的互动形式,但意义上还是有区别,不像强制中一方被迫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在顺从中,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应比顺从的范围更广,除顺从外,它还指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顺应的种类包括:和解(友好),妥协(暂时平息),容忍(克制)。 大多数成员对于群体的要求是顺从的,没有顺从,任何群体、社会都将无法运行。

互动的方式

非语言沟通

即通过符号而不是语言所进行的沟通,是人类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是体态语言和个人空间。 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动态体语和静态体语。 人际距离是个人空间的一个方面。 按照爱德华.T.霍尔的观点,美国人之间的交往有四种距离:亲密距离(44厘米以下)、个人距离(44~120厘米)、社会距离(120~360厘米)、公众距离(360~760厘米)。

其他

还有诸如:

1)暗示与模仿。 是互相对应的互动方式,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社会方式。

2)调适。 指人们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3)同化。 是调适的进一步发展。 全部改变原来的思想方法和习惯,完全变成另一个文化单位或其成员。

互动的过程理论视角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小群体面对面互动研究,要面对取向、评价、控制、决定、紧张、整合等问题。

(1)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问题:如是社交还是工作还是熟悉情境

(2)评价、评估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如是主动投入还是旁边

(3)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如具体行为

三个阶段不一定直线发展,可能重复;各阶段往往伴随情绪的因素,涉及到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多个体互动中,与谁、进行哪方面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 该理论广泛应用在集体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1)竞争

(2)冲突,可能出现

(3)顺应,少数情况下,也会一方消灭另一方,大部分情况下,双方或一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来适应对方

(4)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

并非所有互动都要经历这种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上或认知上不一致时才有可能性,例如不同文化的互动。

社会互动与社会转型

社会变迁,尤其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转型期不免引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冲突和顺应,引起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只有通过长期的有效的社会互动,才有可能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新旧交替。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改革过程中,城市人际关系的格局来举例。

国有企业的职工以前的单位像一个大家庭,单位中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合作关系,利益矛盾不突出。 在工作中,提倡的是“比学赶帮超”,有竞赛,但很少利益直接竞争;在情感上,领导如同家长,同事亲如兄弟姐妹;在收入上,虽然很低,但吃大锅饭,大家差不多,所以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人情味很浓,有矛盾也是大家庭内部矛盾。

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单位中实行了就业、分配、福利等方面的改革,“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劳动合同制”、“企业兼并与破产”等措施的实施,使单位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性明显增强,利益矛盾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复杂。 而且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纠纷也时有发生。 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协调好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规则来保障两性的人际互动,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

农村的互动

阎云翔在北方一个乡村的调查表明,49年以来,村民一直保持礼物交换的传统习惯。 但是,送礼的目的、缘由和方式显着变化,从传统的仪式性馈赠向现在的工具性馈赠。 过去,村里有礼仪专家指导一门送礼的一些深奥精细的规矩,物质性比较淡,象征性比较强,重视正确的方式和表达美好感情。 50年代,传统礼仪被当封建迷信加以批判,送礼的行为也变得粗糙很多,庆典时的演说和祝词被取消了。 80年代,礼仪专家重新活跃起来,但是礼物交换中的精致礼节没恢复,内容越发重交换价值而非象征价值,村民为了获得保护和恩惠而给干部送礼越发普遍,礼物交换的工具性越发强。

参考资料

1.社会互动·博锐管理在线

下一篇:殷光栋(殷光栋百科)
上一篇:送日子(送日子男方要准备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