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李瑾枚)

2023-03-04 13:04:3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1

李瑾中华书画协会副秘书长

汉族,1982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 现为文化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北京交通大学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华书画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汉堂画院签约画家,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北京工笔画会会员。

中文名

李瑾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82年月日

简介

1997年国画《汉韵风气》参加全国喜迎香港回归书画展;

1999年国画《晴雨》获全国庆祝教师节书画大赛一等奖;

2000年篆刻作品参加汉中市篆刻艺术展;

2001年举办李瑾个人书画展;

2004年绘画作品分别荣获全国第三届党政干部书画大赛优秀奖;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赛展优秀奖;

2005年书法参加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中韩书法家作品联展。 绘画《自然力量之生命感人》入选《世纪之光——全国名家书画作品巡回展》并收入作品集;

2006年绘画作品在广州展出,并入选名人名家作品集;

2007年作品《荷韵》参加中韩书画家联展,作品被韩国斧山艺术馆收藏;

2008年绘画作品《继往开来》入选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和谐与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荣获优秀奖。 山水《空山鸣谷》参加“神七”航天载人飞船名人名家书画贺展;

2009年参加中国书画院为云南省“神系滇南”创作主题画《苍山洱海大理情》;《神系滇疆》(合作)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鎏金溢彩铸华魂》获教育部主办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展优秀奖。

灵魂写意中国画坛的一颗新星

从“童心写意”到“思想写意”,李瑾一直守望着自己心中的中国画家园。 在中国画这片神圣的境域,她在守望什么?

灵魂。 中国画是传统文化、民族灵魂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画家,应该具备智、慧、灵三个方面。 智,好学就有智,只要你好学,就会渐渐有智。 慧,你有没有慧根,是讲你有没有感悟能力,慧根深浅,决定你的感悟深浅。 最难的是灵,灵又分为灵感和灵魂,灵感不是可以预料,它往往不期而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灵魂更是灵感之魂、生命之魂,是对审美的归纳,是属于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李瑾后期的创作,已从人物、花鸟、山水的“画分三科”里,更多地向中国山水画泼墨挥毫。 她的写意精神已从“童心写意”、“思想写意”而悄然推开“灵魂写意”的艺术大门。

美在何处?美在那里?李瑾经过20余年的创作和审美归纳,暮然回首,在她眼里看到的是:“天有大美而不言,旧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宇宙、四季、万物都有其自然的道理,这个自然道理就是天地大美之所在。

李瑾为了寻觅和感悟这种大美,携着画笔,背着行囊,走太行、涉云南、游江浙、访黄山,画了大量的写生稿。 尤其是三进云南采风,深入到云南6个自治州、县,接触了10多个少数民族,积累了大量的写生创作素材,在天地大美中游曳、感悟,与大自然对话,渐渐融入天人合一境界之中。

这时,她再看到天地山川无所不美,天上飞过的每一片云,水上升起的每一层雾,甚至岩石上每一滴小水珠,都是那样美得自然、美得极致、美得动人心魂。 在大自然面前,难道会有人说:“这片云飞的不对?”“那块雾怎么回事呀?”这类问题吗?“完美在于回归宇宙之大德,完美在于回归生命天然的性情与本根。 ”

这种人生体验是美丽而痛苦的,怀着虔诚、敬畏的心灵,“没有一种彻底的大解脱而在倒悬之苦中挣扎时,便无法与大自然在浑然中邂逅,无法了解天地无言的大美”。 然而正是这种人生体验,让李瑾达到用“灵魂写意”创作中国画的“大写意”中。

李瑾的“灵魂写意”是哲学的,在绘画上具有启智特征;是感悟的,在绘画上讲究像外之神;是思维的,在绘画上就在于知白守黑;是诗性的,在绘画上追求诗情画意;是书法的,在绘画上是“书画同源”,用毛笔写出来的。 也是源于生命和心灵的,“灵魂写意”创作的是“心智之园”,它所发出的艺术光芒才能照耀心智。

李瑾用“灵魂写意”的中国山水画,意在笔先,笔随意走,用笔灵动,不拘形式,注重神韵。 从眼中的山水——心中的山水——笔下的山水,已融入天人合一的山水画像之写意之中。 在点、线的交织、叠加、重叠中建立天合之道的结构,让墨色在一片苍茫中体现一种天地大美的自然精神。

并用湿笔、干笔、湿墨、干墨进行丰富的演绎,使山水意象在空灵中升腾起一种深邃、幽逸。 例如,作品《苍山河海》、《青山看不倦》,意在画内,又传至画外,可谓“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是精神飞之弥远、心灵游之弥高的“灵魂写意”,这种写意是画家之内美与山水本体之大美的真正合二为一。 “为师造化,中德心源”,这“造化”和“心源”是合二而一的,这“心源”来自天,这“造化”便是天。

写到这里,笔下风乍起,扶风飞向“心源”之天,穿越时空,回到9年前的夏天,读一篇李瑾20岁的少女日记

童心写意

云浮千秋、江山万古、黄河大流、高原厚土,那是一片炎黄子孙心头的圣址和净土。

李瑾出生于陕西汉中,父亲在电影公司工作,母亲是小学教师。 李瑾天生聪慧灵巧,父母从小就培养她学习琴棋书画。

李瑾的父母也许不知道,琴棋书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爱好,其中还蕴含着时空运转、天人合一的奥妙和神奇力量。 琴为首,始为太极,以琴调心,达到内境外化、外境内化。 棋为二,太极生两仪,一黑一白,学习双赢,达到心态包容、思维和谐。 书法为三,两仪生四象,纸墨笔水,兼顾四方,以心居中制衡,达到五行运行。 画为四,四象生八卦,统领八方,以心居中制衡,这就是九宫营运。

李瑾童心使然,极具慧根。 在琴棋书画的熏陶下,无形中打开了心智,尤喜书法、绘画。 四五岁即会捉笔,六岁即习字绘画。 上小学后,每逢假期即参加书画培训班,不时创作出童心怡然的小作品,参加各种活动比赛,经常获奖、上电视,成为学校有名的“小书法家”、“小画家”。

上初中后,李瑾不仅在书法、绘画上不断提高,各门学科也都是名列前茅,并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获得全免学费的奖励。 适逢1997年香港回归,汉中市和省里联办书画大赛,14岁的李瑾竟一举夺得一等奖,与此同时获奖的是50多岁的县文化馆馆长。 这让所有评委、参赛者都觉得不可思议,在汉中市产生了极大轰动,李瑾就像一个“天才童星”,成为汉中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父母听了很高兴,认为李瑾有艺术天赋,遂让李瑾由高中转考汉中师范艺术专业。 这让李瑾很不高兴,因为以她的学习成绩,心中的理想大学是考上北大、清华。 虽然她顺从了父母的意愿,而且以第一名转入汉中师范,但也为此,一个多月没有和父亲讲话。

命运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如果李瑾她读完高中,考入北大、清华,她的人生也许会改写。 我们应该庆幸,中国虽然少了一名名牌大学生,却成就了一位不可多得的中国女画家。

汉中师范时期的生活令李瑾一生难忘。 她不仅学习优秀,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而且担任学校学生会学习部部长,积极组织各种艺术小组和活动,如书法、绘画、摄影、篆刻,这让她涉猎了各个艺术领域,丰富和开阔了艺术视野。 学摄影,她从摄影、洗印、暗室,全部流程都精通。 学篆刻,她获得了汉中首届篆刻作品奖。 至今,她的书法、美术作品,用的都是自己亲手刻的印章。 由于她表现优秀,2000年在学校入了党。

2001年,李瑾毕业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美术教师。 同年,年仅18岁的李瑾在汉中市举办了她的首届“李瑾书画艺术展”。

展会开幕那天,观者如潮,人们在她创作的一幅幅书画作品前流连忘返。 连省里的领导到汉中检查工作,闻知也来观赏,电视台、报社记者也纷纷前来采访。 大家都不相信一个18岁的女孩,竟能创作出如此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并能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大展。

这届“书画艺术作品展”是李瑾书画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一次奠基礼,也是李瑾“童年写意”,献给家乡的一份礼物。 李瑾从此将展翅高飞,成为中国画坛的一只凤凰,因为她不仅属于汉中,她更属于中国。

参考资料

1.简介·晓茵

下一篇:南通科技局(南通科技局翟玉英)
上一篇:瓦伦西亚(瓦伦西亚是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