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意思(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意思)

2023-03-04 05:50:2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发了一条质疑小学教材中古诗文注释的文章,引来很多人的讨论。 这些讨论也给我更多的提示,使我更深入地研究这首诗(其一)。 之所以把两首诗都呈现给大家是为了后续的讨论。

这两首诗中有一个争议点,就是如何理解“绝胜”。 小学语文教材中解释为“绝对胜过”。 还有一种解释为“绝美,绝对的胜景”。 我认为后一种正确。 有人认为古诗可以有多种解释,怎么都对。 有些诗是这样的,甚至写诗的人在写的时候自己都说不清。 就好比你把你想说的话自己录下来,然后,在回放给自己听,你会有新的发现。 但是,这首诗不属于这种情况。

这首诗看上去太简单了,简单到人们都懒得去认真解释。 我想教材恐怕也是这样吧?其实这首诗中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烟柳:柳絮如烟状的柳林。 亦泛指柳林、柳树。

烟柳:柳在未出叶之前,只是黄嫩的芽,甚美,烟柳,却是蒙上了水气,或是飞絮,当柳叶长得茂盛之后,成片望去仿佛浓烟一片,故而得名。

这是百度出来的解释。 这个解释中“柳在未出叶之前,只是黄嫩的芽,甚美”说的是新柳,或是早春时,柳树枝条刚刚苏醒时的状态。 “烟柳,却是蒙上了水气,或是飞絮,当柳叶长得茂盛之后,成片望去仿佛浓烟一片,故而得名”这是说败柳。 取残花败絮之意。 为了叙述的准确性和便于讨论,我使用三个词,新柳、败柳、烟柳。

如果这首诗中把烟柳解释成败柳,看上去也没什么大问题,也能读出一首好诗。 但是在古诗中烟柳、烟花被用得过于泛滥。 并不是烟柳都指败柳。 举例如下: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 ”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

那到底什么是烟柳呢?

南朝·梁元帝《荡妇秋思赋》:“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

唐·李白《长相思·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

明.倪岳“柔条袅娜百尺垂,蘸水点破清玻璃。 晴烟一抹锁深碧,晓色正与春相宜。 ”

古代不分烟和水气。 比如“烟波江上使人愁”。 “拂堤杨柳醉春烟”。

烟:空中的云气。 《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有时候烟,尤其是晴烟,不在水边的烟,是指霭,也就是轻雾。

人们认为细柳低垂,轻烟半映是极美的。 所以烟花,烟柳等多取这种情境。 讲到这里,重复一下我的观点。 烟柳不一定是败柳,否者烟花将无法解释。

懂了烟柳之后,这首诗的另外一个知识点就是“最是”。 “最是”在古诗中比较常用。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

“最是黄昏极目望,一江灯火动遐思”(轶名),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塔枫叶白人头”(赵翼)。

“最是风流堪赏处,美人收作裛衣香。 ”

“最是北来诗料少,地寒难得见梅花”

还最字开头的古诗,用法和最是相似。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实在太多了。 有兴趣请百度“最开头 古诗”(记住头和古中间要加空格)

整理一下,最开头的诗句一般是倒装。 借用网上的一段分析如下:


您提的“最是”的问题很好,提出了一个看似平常但是解释起来却比较复杂的问题。

“是”作为一个判断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是”的解释:“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

用符号表示,就是:“A是B”,“最”用来修饰B或者B的性质。

下面分析您提供的用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绝胜烟柳满皇都”是A,“一年春好处”是B,

“最”修饰的是“好”,全句即“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一年中春色最好的地方。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时”是A,“一年好景”是B,“最”修饰的是“好”,全句即“橙黄橘绿时”是一年中景色最好的。


有了烟柳和最是的分析,你好像知道该如何解释绝胜了吧?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处”该如何解释。

在一般人能找到的字典或网络上的字典中,“处”没有解释成时间的。

但是网络上有关于这个的论述。


参见(吴其尧︱古诗词中“处”字的理解与英译)

摘一段:

王鍈先生说岳飞的《满江红》词首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处”字令人费解。 作者所凭靠的是栏杆,已经指明处所,为什么还在后面加个“处”字呢?它应该还有另外的含义和用法,王鍈先生查遍了古今语文辞书,包括张相先生的《汇释》,仍然不得要领。 于是在以后的阅读中,他也是碰到带有“处”字的句子就特别留心,凡是不能当方位处所讲的,就逐例做成卡片。 最后经过排比归纳、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处”有时不指处所,而是指时间。


那么,这首诗里的“处”选择哪种释义呢?我琢磨了很久。

我感觉上是取“处所,地方”。 但翻译的时候需要转一下。

分析如下:

“最是风流堪赏处,美人收作裛衣香。 ”第一句中处怎么解释呢?好像是地方的意思,又不那么准确。 可以把它翻译成哪里,什么。 哪里是指地方,但是么就是指在某个地方的事物了。 所以最…处,是最…的事物的意思。

同样“最是一年春好处”,说的是一年春天里最美的景象。 而不是地方,也不是时间。 但是如果将其视为地方或时间的扩展也说得通。

另外很多人提示七言诗中大都是四三结构,我感觉也可以用来分析“绝胜烟柳满皇都。 ”只不过我没考证过,这里只是把别人的观点罗列一下。

其实分析这首诗,还可以将另外一首也做为背景来参考。 说的是劝朋友(其实是师生关系)多去观赏春景。

下面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绝胜”

这首诗先写小雨和寸草。 如果把绝胜即使成绝对胜过,那诗的大意如下:

皇城里下着小雨,远远的能看到草色。 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远远胜过晚春时满城的柳絮飘飞。

这样这首诗就只是说小雨和草色是最美的。 显得很幼稚吧?

如果将绝胜解释成绝美的,这首诗就是一幅烟雨细柳图。 草色遥看近却无,恰恰是背景。 哪个更美?

我之所以费这么大的力,就是要为中小学教材的部分内容找到一个靠谱的解释。 本人才疏学浅,还期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国家的语文教育尽绵薄之力。

下一篇: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举例说明)
上一篇:乒乓球大满贯什么意思(乒乓球全大满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