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继世长前一句(诗书继世长前一句是什么)

2023-03-04 05:37:0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4

2021年语文新高考二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到了陆游的《示儿子》,让学生自然联想到了曾经学过的《示儿》。 这种有序的知识梯度与立体的能力延伸,有助于学生理解《示儿子》。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一开篇,诗人先简要地回顾了过往,“禄食无功我自知”,诗人对儿子们说,自己知道自己拿着国家的俸禄却没建立什么功业。 他的言外之意是,这一生是有遗憾的,希望儿子们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接下来,诗人问儿子们“汝曹何以报明时”,你们用什么来回报这政治清明的时代呢?以问句引起儿子们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生在太平时代,正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诗人希望儿子们能把握住这个时代,实现个人的价值。

诗人向儿子们发问,并没有要儿子们回答,他告诉儿子们“为农为士亦奚异”,做农民与做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诗人希望儿子们不要过于纠结于外在的身份,首先要做的是增进自身的修养,“事国事亲惟不欺”,无论对待国事还是侍奉亲人都要做到诚信不欺诈。 事无大小,必以诚,诚信是立身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要求儿子首先要做到诚信。

诗人要求儿子们知行合一,不仅要重视提升自身的修养,更要注重实践,要求儿子们要勤读书,因为“道在六经宁有尽”,儒家经典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大道,对于个人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为了避免儿子们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诗人还要求儿子们亲自耕种,因为“躬耕百亩可无饥”,周代井田制规定一个农夫耕种百亩,后来用“百亩”来代指所耕种的土地。 勤学,则知大道之广漠;躬耕,则知稼穑之艰难,诗人可谓是用心良苦。

父子之间,用不着虚伪客套,诗人对儿子们讲了一通道理之后,对儿子们说“最亲切处今相付”,我把心里最关切的话告诉你们。 诗人这么说,是希望儿子们能重视自己所讲的道理。 最后,诗人还是不放心,又叮嘱一句“熟读周公七月诗”,你们一定要把《豳风.七月》读熟啊。 《七月》是一首农事诗,不仅反应了西周时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反应了当时农奴们终年辛劳的生活。 诗人希望儿子们读这首诗,是让儿子们注重农时,更是让儿子们关注劳苦大众,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这则古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导与殷切期望。 在这首诗中,诗人告诉儿子们不仅要学习圣人至道,更希望他们能够重视农业生产,明白勤勉为人,脚踏实地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k0kaujt7@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ipadmini5什么时候上市的(ipadmini5价格官网报价)
上一篇:抖音怎么叠加视频(抖音怎么叠加视频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