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商城(周村古商城)

2023-03-04 03:38:1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4

古商城怀化市洪江区4A级景点

洪江古商城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它起源于春秋,成形于盛唐,鼎盛于明清,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腊、鸦片而闻名,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素有“湘西明珠”、“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美称。

如今据专家考证,现仍保存完好的洪江古商城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中文名

洪江古商城

外文名

HongjiangAncientCity

地理位置

湖南省西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厘金局,绍兴班

所属地区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

面 积

200000m²

车牌代码

湘N

方 言

北方语系-西南官话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城景点

厘金局

厘金局又叫“厘捐”,或“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

厘金局始建于咸丰五年(1855年),系一栋单进三开间木质穿斗式建筑,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 是清朝政府在洪江设立的税收机构。

厘金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班

绍兴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是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专供豪商巨贾、达官贵人声色娱乐,其间妓女多为高级艺妓,才貌俱佳,尤以“琴、棋、诗、画”四大名妓闻名遐迩。

整个建筑三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道口与楼梯,称为“暗道”。 楼内装饰用料讲究、富丽堂皇,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

绍兴班

荷风院

荷风院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内有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绍兴班的演出。 现主要为中国青楼历史文化展室,每天都有古代文艺表演。

汛把总署

汛把总署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是我国清政权的基层军事组织,属绿营军制,是清军的正规部队。 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亦担任维护当地治安,地方政府差役的职责。 讯防兵实行募兵制,一般招募世家兵籍的子弟,入伍后即终身服役。 因此,洪江讯防员大多数为洪江、靖州、会同、黔阳人。

讯防兵以冷兵器为主,亦使用火枪等武器。 清雍正年间,清政权为巩固其统治,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战略军事区,区的军事长官卫总督,省军事长官卫提督或巡抚,省下为镇,镇的长官为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营的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设讯,讯的长官为干总、把总、外委干总、外委把总,讯下设塘,塘的长官为塘长。

忠义镖局

忠义镖局是古商城至关重要的景点之一。 当时洪江商人运输货物途径,除乘船走沅水、巫水外,还有许多货物靠人力挑运。 其中共有两条旱路可走:一条是洪江井镇远到贵阳、昆明、缅甸、印度等地。 另一条是经洞口到宝庆、长沙、汉口等地。 商家们为了运输安全通常都有上百担甚至上千担挑夫,自发组成货帮或烟帮结伴而行。 但匪患众多,防不胜防。 他们不得不请镖局押镖护送。 队伍从清早过渡出发,直至下午方能走出城外,可见押镖阵势何其庞大。

历史变迁

历史的动荡和战乱,造就了洪江古商城的发达不衰。 明代嘉、隆之季,正值资本主义萌芽之初,商品经常初具雏形,商城规模也逐渐扩大,形成了“七冲八巷九条街”的格局。 全城3.76万人,经商者就有1.5万人。 清康熙1687年,著名文人王炯在《滇行日记》中记载了“烟火万家,称为世镇”的洪江,以“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的水陆交通便利,以及洪江风水福地的魅力,吸引了全国二十多个省的商贾游客和流寓之人纷至沓来。

行商流动,来往返复,坐商久居,子孙繁衍,各成帮派。 商客们为联络族谊乡情,维护同乡利益,便开始设立会馆。 以江西会馆、徽州会馆、福建会馆、黄州会馆、宝庆会馆、辰沅会馆、七属会馆、贵州会馆、衡州会馆、湘乡会馆为代表的“十大会馆”统领商界,不仅承担了经济组织的职能,而且还代替了政权组织的作用,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好奇和研究。

古商城

漫步行进

2004年2月28日我们一行四人摄影爱好者蹀躞于纵横交错的洪江、城古商城老街巷,一步步进入历史的纵深,踏着数百年的高码头青石板,一路上阅读着满是苔藓的青石门坊上署有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和民国年月的牌匾、两侧的高墙浸透了几个世纪的风雨。

这些古建筑物,屋宇大多按井字形排列,其中有许多是在建筑业俗称的“窨子屋”,随着约三四公里长断续尚存的青石板路和码头的石级高低错落、曲折迥深,完好地保存着一大片自明清至民国时代的寺庙、墟场、驿站、衙门、钱庄、银行、书院、学堂、会馆、作坊、洋行、客栈、烟馆、妓院、茶楼、报社等,青耳粉墙,雕梁画栋,古香古色,苔藓苍苍。 据考古专家介绍,洪江先后拥有15家钱庄、7家银行、17家报社、8大油号、十大会馆、44个经商码头、60多个寺、底、庙、官、殿、堂、馆、祠等宗教场所。 这些历史文化古迹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明清古商城”。

据当地史志记载,洪江古商城位于沅、巫两水交汇处,历史上是滇黔与沪汉之间水运的必经之地,因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洪江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驿站和繁华的商埠。 元朝末年,洪江古商城已成为湘黔边境的大墟场,明清时期更成为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物资集散通道的商贸重镇,被称为“五省通衢”。 明清以后,洪江商贾云集、店铺林。

古商城

人文底蕴

历史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积淀有深厚的人文内蕴,艺术观赏性很高,因而也是旅游的宝贵资源。 特别像洪江这样一座坐落在山区能通往世界的古商城,必将会成为我族游产业的又一颗耀眼明珠。

湖南洪江的美不在于新修的寺庙,不在于新建的城阙,而是那些藏在鳞次栉比的新房子中破旧不堪的老屋,和那曾经辉煌的商业遗迹。

洪江古商城吸引人的首先是一串数字:古商城完好地保留了明清以来兴建的17家报社、23个钱庄、34所学堂、48个戏台、50多家妓院、60多个烟馆、70余所酒家、80来个客栈、近百个作坊、近千个店铺、380栋窨子屋,面积近10万平方米……由这个数字所引申的定义:洪江古商城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恰似直观反映明清时期都市生活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这个以前被人们称为“小南京”的洪江位于湖南西南部,沅、巫两水交汇处,由于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此地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驿站和繁华的商埠。 真正走进了洪江古商城,便觉得这里的丰富、厚重、野性与张力:洪江窨子屋有着高高的封火墙,可吸纳阳光和空气的小方形天井和兼具皖南民居和湘沅吊脚楼的特点,以砖、石、木为原料,不用一根铁钉,却数百年屹立不倒。 古商城中窨子屋多依山而建,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往往不是坐落在深巷就是吊脚于岸边低洼处,屋檐连着屋檐,高墙挨着高墙,曲径通幽的表石板和高低错落的石码头相连,贯穿整个古城。

走进窨子屋,感觉这里像一个四合院,置身其中就像是被雕梁画栋所包围,饰有龙游凤翔、云纹动物图案的门楣、窗格、家具,以及嵌入了高墙墙壁上的明清商务会馆烙印都显示了古商城当年的繁华。

洪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距今已有三千年文明历史。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遗存十分丰富。 区内二街、三街片区完好地保留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寺院、古庙、会馆、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妓院、厘金局、报社、烟馆等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省政府参事弘征,为其冠名:“洪江古商城”。

洪江自古是驿站,是商埠。 夏为荆州之地,周末隶于楚,秦为黔中郡,汉为武陵郡镡成县,唐属朗溪县,宋置洪江砦,元设巡检司,明设洪江驿,清置洪江镇。 民国称会同县洪江市,后设湖南第七、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战时省政府洪江行署在此设立,辖六、十两个专区。 解放后,又置洪江市,以后建制更迭频繁。

古商城

古代建筑

古商城共保存有明、清古建筑(窨子屋)380多栋,总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 窨子屋青瓦灰墙,阁楼飞檐,按井字型排列,大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主人皆为豪门贵族,富贾商人。 庆元丰、肖恒庆、陈荣信、徐荣昌等“八大油号”所创的洪油品牌富甲一方,驰名海外;散落于商城内的60余座宫、殿、祠、寺、庙、院、堂、庵和串连在一起的17家报社、23个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家妓院、60家烟馆、80家客栈、上百个作坊、近千家店铺各显神奇,确如一幅直观的明、清、民国社会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一本了解资本主义萌芽历史的形象教课书,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料大全的活性博物馆,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

古商城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腊闻名于世。 在这里,华夏民族,“北人南迁”驿道可寻;石雕石刻,碑坊石兽随处可见;贤士名流、军政人物各逞风流;山城风水“河山太极图”神奇壮观;青石古巷形若网络,状似迷宫,切实不负“七省通衢”、“西南大都会”、“小南京”、“湘西明珠”之美称,引起了新闻媒介、各方专家的关注。

古商城

商城形成

沅、巫二水流经洪江,为洪江商埠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水上运输条件。

沅水始于贵州,汇纳黔东南和湘桂边陲许多河流,经洪江,入洞庭,贯长江;巫水源至城步,汇集沿途大小溪流,过绥宁、会同,由洪江注入沅水。 在交通十分闭塞的旧社会,沅水成了连结湘黔边陲与长江下游广大地区的交通纽带。

沅水上游和巫水流域大片土地,雨量充足,资源丰富。 这里盛产的木材、桐油,是长江中下游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物资。 这些物资,以水运之便,皆聚集洪江而后外运常德、长沙、武汉、上海以及赣、粤、苏、浙各埠;这些地方的日用产品,又由沅水而上运集洪江,再散销至滇、黔、桂和湘西地区。 加之洪江河面宽阔,港坞优良,来往船只便于停泊,洪江遂成为当时来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洪江商埠的形成尚无确切史籍可考。 据传说,犁头嘴(沅、巫两水汇合处)为古时渡口,设有驿站。 初为墟场,开设茶馆、酒家、豆腐坊等经营小店。 清康熙以后,洪汪日趋繁荣。 据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王炯《滇行日记》记载,洪江已是“烟火万家,称为巨镇”。 随着商业贸易不断扩大,洪江凭借水运的优越条件,时而成为万商云集,舟樯林立的繁华闹市,使地处群山环绕之中的简陋墟场,发展成为湘西重镇,曾被誉为“七省通衢”、“小南京”、“小上海”。 犁头嘴又是精华荟萃之中心,曾流传着“汉口千猪百羊万担米,比不上洪江犁头嘴”的歌谣。

在二街一甲巷、犁头嘴、里仁巷、堡子坳、北辰宫、龙船冲、余家冲、勤俭巷、三街高坡宫、木粟冲、油篓巷、四街土脚坑、煤炭坡、老街、狮子楼等地还保留明、清古建筑380多栋,面积达53942平方米。 现居住二千多户人家,共六千多人口。

这些青瓦灰墙、阁楼飞檐、旁斗贯彻的窨子屋,按井字型排列,随断续保存的约有三、四公里的青石板路和石板码头而蜿蜒迥深、高低错落。 在这形若网织、状似迷宫的“七冲、八巷、九条街”中,竟完好地保存着明朝的寺院、古庙、墟场、驿站,清朝的书院、行台衙门、钱庄、银号、会馆、作坊、店铺、客栈、妓院,民国的烟馆、茶楼、洋行、学堂、报社等遗址。 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时的门匾、楹联、石雕、石刻、题字等随处可见,尤其是那二十余座图案精美、雕工精致、风格各异的太平缸,更是美轮美奂,令人叹绝。

古色古香,雕龙画凤,装饰花样,讲究排场的大宅楼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 一般配有箱房、中堂、主室、杂房十几间。 主人皆为豪族显贵。 其中有明、清遗老、诰命夫人、进士、举人、秀才、有国民党元老、将军、土匪、也有地下党员、革命英雄人物住过。 这样宠杂混用的窨子屋,光“庆元丰”油号老板一家就拥有50多栋。 由此可见当时的富贵之风。

洪江自古是驿站,是商埠,是繁华似锦的都市。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洪江就有了贩运货物的商人。 清康熙1687年,著名文人王炯在《滇行日记》中就记载了洪江“烟火万家称为巨镇”的繁华。 到光绪宣统年间“五府十八帮”的生意经营更是红火。 民国1934年,洪江3.76万人,经商做生意的就达1.3万人。 抗战时期,人口增至16万人左右。 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国外的洋人和港台澳的商人纷至沓来,开设商业店铺的就有1300余家。 此时,洪江有了“小南京”之誉,自然成为为湘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湖南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行署,省政府洪江行署相继在此设立,广西、贵州、四川的军阀为争夺这块宝地大动干戈。 一批文人墨客了慕名而来。 弹丸之地的洪江,竟先后拥有了15家钱庄、7家银行、17家报社、29所小学、4所中学、44个经商码头、30多家烟馆、40多家妓院、60多个寺、庵、庙、宫、殿、堂、馆、祠等宗教场所。 遗憾的是这些地方已大都被拆除,只有为数不多的遗址依稀可见,尽管这些古建筑外表斑斑点点、驳驳落落,但它见证了一座古镇开创荣华基业,清炼珠光宝气的宝贵景象,见证了一个争财斗富、穷奢极侈的腐朽社会,也见证了聪明朴实、精明强悍的洪江人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辉煌历史。

他们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大批弥尔珍贵的财富说起旧江南,人们便会想到上海那灯红酒绿气派豪华的十里洋行;想到黄浦江、长江上来来往往的商船鱼帆;想到码头上正待运往各地玲琅满目的百货如山……也许人们不曾想过那黄浦江和江南沿海往来穿梭的船身上,那亮晶晶透彻彻的桐油是从哪里来的?不曾想过码头上运往东南亚的“洪油”是从哪里来的?港口上从仓库里一车车,一包包运上内地,走云南、四川、贵州的百货是从哪里大船换小船,分河分汊集散的?如果说与旧江南沿海从唐、宋至明代到民国期间一直保持贸易关系的称远亲的话,旧江南的这个远亲就是湘西的“小南京”洪江。

三千年前中国最早的水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洪江商城近来,中国民俗学专家林河先生,用许多考古和史书资料说明,中国的丝绸之路最早是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开始的水上丝绸之路。 其路线是四川的物资经长江还未到三峡前就转酉水经酉阳、秀山入沅陵(古黔中郡府地)的沅水通过洪江再换苗船进贵州黄平(古且兰国旧址)到达清水江的源头,再换马帮进云南入缅甸或越南,再从陆路或海上过印度洋到达西域。 林河先生提出的水上丝绸之路早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代,也把洪江古商城的历史提前了三千年。 同时林先生的理论见解也解释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团。 我们在洪江看到一块据说是元代的文物,上面上铁铅倒的模形洪江街市景图。 非常繁华。 但人们说洪江总是说明清时期的古商城,但元代的这块铁板市“洪江上河图”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才得到答案。

从地理版图上说,洪江的确很小很小。 就是在湘西的版图上,洪江也只能算是一个弹凡之地,一个小时不要就可从城东走到城西。 然而就这小小的弹凡之地,汇聚了直通洞庭入长江的沅水、巫水和舞水。 上扼滇、黔、蜀的颈口,下开洞庭、长江的航道。 洪江早在古楚吴之争时,就是楚国有名的产桐油之地,到清代,洪江的洪油每年输出量为二十万担,约合700万公斤。 江南沿海一带的渔船及客船的油漆多是从这里产出,并因洪江而命名为“洪油”。

贵州和湘西的优质的木材也是从洪江集散,成为皇宫、贵族的上等栋梁之材。 据清代县志载,清代时全城3.76万人,就有1.5万人经商。 因此洪江早在明、清时代,就落户了衡州馆、徽州馆、福建馆、武宝馆、黄州馆、七馆、辰沅馆、山陕馆、江西馆、贵州馆等十大会馆。 随后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鼎盛时期,洪江接纳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县的商贾游客和流寓之人,行商流动、来往返复、坐商久住、子孙繁衍。 商业行会会馆也由清代的十大会馆发展得更多。 如山西会馆、新安会馆、陕西会馆、四川会馆、长沙会馆、常德会馆、湘阴会馆、麻阳会馆、苏州会馆、湖州会馆、池州会馆、南昌会馆、永州会馆等等。 这些会馆大多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发展到民国初期。 几经翻修,馆舍更是巍峨堂皇、气势恢宏。 而且各大会馆都置有大量的房地产,收入颇丰。 如“庆元丰”油号老板一家在洪江置的房地产就多达50多栋窨子屋。

也正因为这样,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1573~1620年,洪江犁头嘴(今沅江路),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物资交易、集散市场,店铺林立,作坊成片,成为洪江最早的港口商埠。 公元1687年的清朝康熙二十六年,著名文人墨客王炯在他的《滇行日记》中记载了“烟火万家,称为巨镇”,并以“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来形容他眼中的湘西洪江。

我国著名的文人沈从文,1940年在沅陵住了一些时候,畅流了沅江。 当华北大地一片战争硝烟弥漫之时,大后方作为重庆陪都的湘西洪江,江河上大商船在他的眼中,仍就是“在沅水流域行驶,表现得富丽堂皇,气象不凡,可称巨无霸的船只,应当数‘洪江油船’。 这种船多方头高尾,颜色鲜明,间或且有一点金漆饰……”沈从文在他的《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开篇说道:“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的中心…通常有‘小重庆’(当时国民党政府迁至重庆,成为中国的陪都。 也是非沦陷区的第一大都市。

古商城

因此将洪江与重庆比,可见文人眼中的洪江之繁华)的称呼。 ”380多栋古窨屋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明清的窨子屋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历史的一大特色。 形式四合院,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方成比例的向内中心低斜呈小方形天井,可吸纳太阳的阳光和空气,洪江的窨子屋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三进三层。 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通连。 洪江的窨子屋多为依山就势而建。 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构筑于高坡,或就于坎边,不是坐落在深巷,就是吊脚于岸边低洼处。 整个窨子屋屋檐连着屋檐,高墙连着高墙,曲径通幽的青石板和高低错落的石级码头相连,贯穿整个古商城。

古商城窨子屋由于大小不一,风格各异。 有如宫殿式的高梁大气兼楼宇式,有回字形式院落式。 外墙壁是老青砖砌成的封火墙,墙内是木质结构的堂屋和厢房。 其特点是中堂极为宽敞,廊阶用平平整整石板铺就。 中堂、厢房两侧的墙体多为双头马头山墙。 由于庭院幽深,为了弥补阳光的不足,大多窨子屋楼都有一个晒楼(台)。 洪江古城与其他地方的古城窨子屋不同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商业”特性。 这里不仅铺面千店,而且最有商城标志的是那一扇扇门墙。

洪江的古商城座座豪商居住的窨子屋,进门的门墙不是平常的长方形平面直角开门,而是呈现几何等边双斜角开门。 进入庭院后,窨子屋的建筑结构也与其他古城窨子屋的建筑不同。 洪江的窨子屋一层如店面,高而宽畅,二层多是通达的仓库式结构,三层有小间。 或者前院二层为大厅及仓库;后院三层为居室。 洪江古窨子屋还有三个特点,一是窨子屋院中的天井由狭小变大,再由大变小;二是门穿装饰由简入繁,由粗变细;三是墙头彩绘与挑梁简洁明快,有着商业行特有的性格。 古窨子屋堂内一般有干天井和湿天井。 大多窨子屋楼进门大门都用条块的青石板镶嵌。 古巷中随处可见的是那雕有精美的鱼龙花鸟图案或刻有名家书法诗词的青石板组成的水缸。 古城人称之为“太平缸”。 以储水防火,养鱼观赏。 可见古城人生活没落却雅兴依旧。

古窨子屋的门窗多有雕花画梁。 其门楣、楹柱、照壁、窗格、家具均饰有龙游凤翔、云纹动物图案,生灵活现、古韵音色、袅娜飘逸,堪称一绝。 据洪江有关资料显示,古洪江早在“明末清初,商业就日趋繁荣,外籍商人为联络族谊之情、维护同乡利益各成一帮,相继设立会馆、寺庙,出现了一大批以‘十大会馆’为代表的明清古建筑(窨子屋)群。 在300多年前,洪江就形成了‘七冲八巷九条街’的格局”。

在洪江市志中,从宋代的1075年就有洪江砦(寨)的记载。 再是从古街道来看。 所谓街道,就是人口聚居的地方形成市容,为方便市民共同生活需要拓展的市内交通路道。 旧时称之为“马路”。 即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对步行取而代之的是马,人马走的道称之为马路。 约定俗成,马路这个路名词便传承下来。 而马路两旁依路而建的居民及商店就组合成街。 换句话说,有街的地方就有市,有街就有街道。 街道能说明其历史的变迁。

洪江的古商城街道一般平整稍直且长的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形成的街道称之为“冲”,冲街之间因地势所致形成的走道为巷。 街巷密集交错,石阶遍布,狭窄弯曲,除正街外,长度最长的500余米,一般在200~300米左右,宽在2~4米,路面全是用石板铺设。 是典型的久远古商城建设模式。 也难怪一些专家看过洪江古商城后说,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

烟馆妓院,成了旧洪江富足的一大黄色景观大凡繁荣的土壤都会滋生出腐朽来。 洪江从明代开始兴旺到清朝至民国年间,这块土地上曾一度挥金如土。 而在这块当年繁华的“小南京”中,最让人堕落、让人丧失意志的是烟馆和青楼。 洪江的烟馆在旧时可是湘西一带有名的。 大量鸦片都是从洪江或过贵州至云南、四川至达东南亚,或经洪江到江南吴楚。 在洪江古商城的发展史上,洪江的妓院是随着洪江商业繁荣而“繁荣”的。 最多时期多达两条街,形成青楼市场。

洪江的八方来客,由原来赶来做生意到发展成湘西旅游圣地,还是民国18年以前的事了。 随着洪江商埠的开通繁荣,来洪江寻找发财机会、经营商品,寻觅来游玩的人也络绎不绝。 这使得洪江一度地窄人多。 于是饭店客栈也繁忙起来。

于是洪江于民国18年(1929年)开始征收旅业捐、妓捐、筵席捐税。 可想而之当年的洪江真可谓是朱门酒肉臭。

在洪江众多的宫馆义园中,有意思的是洪江的妓女们也有自己的行业同公会。 而且洪江的妓女们用自己的方式爱国抗日。

我们在洪江三清宫的大门上依稀还认得出上面的一副对联:

上联:几番忠告全无用

下联:两颗原弹就投降

横联:姑娘抗日

这副对联被洪江人保存下来,至今还在三清宫的门楹上。 有人说这个对联是双关语,有的说这是抗战时期,妓女们看不惯国民党官员不去抗日,天天沉醉在灯红酒绿青楼中,有意发泄。 总而言之,看到这副对联,我想人们对旧洪江的妓女们看法肯定不一样。

历史终归为历史了。 洪江的青楼史,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当年妓院的窨子楼。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妓女进行管制性治病、教育并解散。 许多妓女从良,参加工作。 如今的妓院早已人走楼空,住进来的都是后来的居民。 因此,当我们看到那一溜溜排着的高楼窨子屋,看到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门墙暗道,不由得对当年洪江的奢侈瞠目结舌。

古商城

地图信息

洪江古商城

怀化市洪江市沅江路

参考资料

1.洪江古商城首页·洪江古商城官网

下一篇:蒙曼(蒙曼百家讲坛)
上一篇:罗孚75(罗孚75和m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