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方筋骨贴价格表(成人学习书法)

2023-03-03 16:28:0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任何学习,老师很重要。 而学习书法最好的老师是习字的范本,字帖。 以帖为师,应以法帖为师,方能“名师出高徒”,即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斯为下矣!”。

从殷商甲骨文算起,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来的墨迹,别说是学,就是让你把每一件看上一眼,也许一生也看不完。 大凡各朝各代,都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书法也不例外,也会受其影响,其中能代表当时特点、当时艺术思潮的作品,就被后人作为经典流传下来了。 实际上,这一部分,也就是精华的所在。 因此,我们选择学习的范本,也只能在这些精品中确定范围。

作为成年人,是和少儿有本质的区别的。 成年人,已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有了较强的判断能力,在学习书法,选择字帖时,就没必要被动的由师指点,完全可由自己来选择。 实际上,选择字帖也象选择衣服一样。 你可以先去精品屋,再挑自己最喜爱的衣服,然后付钱取货走人,就这么简单。 不过,在学习时,却决不可如穿衣那样随季节变换或性情所爱随时更换,而是要专一不杂,加以时日。 如此方可期渐渐的登堂入室。 -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 也正因为如此,才体现了社会的丰富。 书法也一样,作品的多样性,实际也由此而来。 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显示出书法百花园的绚烂。 在一个历史时期当中,总体文化背景下面的许多个体作者,是保持了自己个性的。 正因为这些个性的存在,才使他们的作品,有了成为经典的资本,否则也就没有留存的必要了。

钱泳《学书》云:“或有问余云,凡学书毕竟以何碑帖为佳?余曰:不知也。 昔米元章初学颜书,嫌其宽,乃学柳,结字始紧。 知柳出于欧,又学欧。 久之类印文字,弃而学褚,而学之最久。 又喜李北海书,始能转折肥美,八面皆圆。 再入魏晋之室,而兼乎篆隶。 夫以元章之天资,尚力学如此,岂一碑一帖所能尽?”

其实米芾的这一学书过程就是选帖过程。 米芾先学颜,继学柳、欧、褚,又慕李北海之肥美,再入魏晋之室,通过学书实践提高了书法眼光,逐渐体会到诸家所偏,穷源溯流,最后选定了王羲之。 所以选帖是很重要的。

因此,作为成年人学习书法,首先要在经典书法作品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爱的字帖,作为自己的案头书。 然后,进入下一步的学习阶段。 从而,正式开始步入这艰难而轻松的学书之旅。 -

一、选好学习字帖,确定主攻目标。

作为初学者来说,选好第一个帖尤为重要。 如果第一个帖不好,却己养成此帖的书写习惯,再要改弦换辙就“积重难返”了。 譬如学语言,第一个“帖”如果是南方话,改学普通话,就难免带有南方口音。

萧娴《庖丁论书》云:“选择碑帖,全凭个人爱好。 正如婚姻,必有爱慕之情,方能善合。 只是个人的情趣有高下,选帖便有高低。 碑帖也各有品格,正如人之各有情操”。 人的“爱慕之情”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实践的深入,先爱慕后厌恶,或先厌恶后爱慕,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婚姻是如此,学书择帖也是如此。

而我认为,选好学习字帖,确定主攻目标,最好是和交友一样。 要么选择一位与自己脾气相投,性格相近的“密友”,以便对自己品格的培养有所促进;要么找一位与自己性格相反,性情相异的“畏友”,以期补充自己的不足。 这两者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当然,“广交”也未尚不可。 不过,广而不可深,专终受其益,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

二、认识书体,选择书体。

1、速成面貌学篆隶

弘一大师曾在《谈写字的方法》中讲道:“先由篆字学起。 篆书是各种写字的根本。 ”

先学篆隶的原因有二:一是从文字发展或书法史来看,篆隶最早出现。 二是篆隶对用笔要求相对简单。 因为只有自汉末草、真行书出现以后,毛笔的艺术性能才有可能得到极大地发挥。 所以篆隶名作大多无名。 有人说假如篆隶的艺术品位可以与真草等同,那末,圣人孔子必定是书圣无疑,然而孔子连书名也不显。

篆书著名者如《石鼓文》、《毛公鼎》、《散氏盘》、等等,隶书著名者如《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等,都不署书者姓名。 篆书《泰山刻石》或谓李斯所作,都无确证。 隶书《华山庙碑》谓书者为“郭香察”,也并无定论。

沙孟海先生在《我的学书经历和体会》中说:“十四岁父亲去世,遗书中有一本有正书局新出版影印本《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我最爱好,经常临写。 乡先辈调鼎先生写王字最出名,书法界推为清代第一。 我在宁波看到他墨迹不少,对我学习《王圣教》,运笔结体各方面都有启发。 只因为笔力软弱,学了五、六年,一无进展,未免心灰意懒。 朋友中有写《郑文公碑》、《瘗鹤铭》诸体笔力矫健,气象峥嵘,更感到自己相形见绌。 为了藏拙起见,我便舍去真、行书,专学篆书。 先父在世时,也写篆书,刻印章,我约略认识一部分篆文。 家里有《会稽刻石》、《绎山刻石》,书店里又看到吴大徵篆书《说文部首》、《孝经》、《论语》,喜极,天天临习,加上老一辈的称赞,劲头更足。 由于篆书写的人少,一下子出了小名声。 在中学求学时,星期天常为人写屏,写对。 但上下款照例应写真、行书,还是见不得人,经常抱憾。 ”

因此,有心涉足书法,又因工作繁忙化不起工夫,或因晚年学书而时日无多,或因青年学书而愿多获奖,如此等等的急于求成者,都应选择学习篆隶,而不宜学真行草。 沙老少年就能写得一手好篆隶,并得到社会承认,学书兴趣自然倍增,而兴趣是最可宝贵的,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有了学书兴趣,下一步学真行草就不怕难了。 况且学了篆隶,对下一步学真行草也是有益的,因为:一、学篆隶得到横平竖直的训练,把笔自然平稳;二、从文字看,真草篆隶行自成体貌,从用笔看,真行草只是比篆隶丰富,其实并不排斥篆隶笔法。

2、打好基础学真书

真书,侠义也称楷书,广义指规正的书体,也包括篆书、隶书和魏碑。 楷书有四大家“颜欧柳赵”之说,盛于唐代,初唐“四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中唐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 故后人学真书,鲜有不师唐人者。 蒙童习字,多从欧颜柳,千载风习不绝尔!宋人真书以徽宗赵佶为最,师薛稷,虽纤细却刚劲不挠,称“瘦金”书。 宋四家以行书著称,真书为行书所掩。 有宋以来,真书无以抗行唐人者!唐以后又出赵文敏公,风华绝代,其书虽力逊于唐人,终是一代大家楷法。

苏东坡曰:“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 ”欲行欲走先需立,立稳脚跟,而后可行可走。 然真书难攻,从中能得笔法,很是不易!

然而,有许多学者反对从楷书入手。 如果必先善真书才能善草书,那末,真书尚未成熟的东汉,即出了“草圣”张芝,这就无法解释了。

现在大学书法教材中说,唐楷法度过于森严,其顿挫会影响以后写行草书的流畅性。 有名家说,楷书从唐的鼎盛至明代文征明已经不能与前代大家相提并论,而到了清代至现当代楷书逐步走向没落,写得好看、规整的很多,但是真正有创造力的开山之公却寥寥无几。 有名家说: “老师对学生要求的规整、美观,已经让颜体、柳体变得程式化。 为何如今的书法展上不可能出现颜体,就是因为颜体在学习中被庸俗化、糟蹋了,一开始写楷书就是对书法的制约。 人们还要被大量地扔进去写楷体,实际上只是泯灭他们对于艺术的感悟和灵感。 ”

3、追求实用学行草

如果单从社会应用考虑,那末学篆隶又不及学行草。 今人在书法方面也提倡个性解放,既不愿受“八法”约束,也无意于篆隶笔法,于是行草书也与其他四体一样,一律以普通“线条”取代书法点画。 这种“线条”任笔所之,只要放开胆子画去,虽无书法笔意,却也由于工具材料的性能而有一定的野趣。 选取一首唐诗,再借助于字典查出每字写法,然后放胆画它十遍、二十遍,待结体画熟了,那末,气韵生动、天真自然、“潇洒走一回”的感觉似乎都有了。 篆隶虽然也可以用这种“线条”去画,但是,即使是“草篆”、“草隶”,也还多少存在着横平竖直的困难,而草书则似乎没有这种结体上的困难……歪歪斜斜、大大小小,反而更象草书的错落有致。

既然艺术有利于实用,那末实用能否有益于艺术?回答也是肯定的。 因为书法以文字为表现对象,而文字则有实用性,于是天天应用,笔不离手,就有利于书法艺术的不断精进──整个书法发展史是如此,每人的学书历史也是如此。 一提实用字体就只想到行书,其实草体也是实用字体。 因为草体笔画最简省,又多连贯,书写起来就最便捷省时,所以,可以说它是最实用的字体。 虽然草书最具实用方面的优越性,可惜难识故它不是如今的通用字体。 但草书最能抒发个人情感,因此也成为当今书家的最爱。

4、张扬个性学冷门

虽然几年流传下来的书法经典很多,但是人们约定俗成地同学类似的字帖,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 其实被冷落的经典作品很多,学习他们,钻个冷门,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篆书学大篆或秦诏版,学隶学汉简,楷书学小楷或初唐的,行书学明清的,草书学章草等等,还可学民间书法。

民间书手中自有出色的书家,只因其社会地位低微,世人并不承认他们为书家,以致书名不传。 然而,就绝大多数的民间书手所书来说──如现在所见到的一般汉魏六朝的墨迹、石刻、竹木简、帛书、砖文等等。 当今书论家却以为“民间书法的审美内容和方式具有全新的意义和更高的艺术层次”,于是被历史筛选淘汰了的民间书体,当前却以崭新的风姿,楚楚动人地出现在现在书法艺苑中。 -

三、读帖

林散之说:要经常读帖,反复揣摩,领会前人的规则法度、精神风貌。 书以庄重为贵,忌轻浮油滑;以大方为贵,忌俗气板刻;以自然为贵;忌故作姿态;以生辣为贵,忌甜熟柔媚。

读帖,或者叫看帖,实际上就是研究、分析帖。 这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方法。 临帖是照着帖一个字一个字地摹写,自然要观察一笔一画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帖对所临的碑帖,从笔法、笔意、结构、章法到体态、神韵作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细心观察、意会,求得比临帖时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记忆。 学书的过来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一部帖的奥秘和魔力,经常是要经过临、读,再临再读,反复多次,才能一点一滴地领悟到。 清人周星莲说:“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据他说,苏东坡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 可见读帖无疑是学书的好方法。 读帖的方法和要求,不外细读和泛读两个方面。 细读,就是对重点的碑帖进行仔细、认真地观察、揣摹,有时是针对临帖中碰到的问题,重点突破,以达到心领神会,点犀于心,甚至顿开茅塞,获得一次飞跃的进展。 泛读,就是要选择多种碑帖阅读、参证、比较、研究。 再者,近年来出版的书法大字典版本很多,这些书法字典每个字都有正、草、隶、篆各书体,而每一书体每个字都列出不同碑贴、书家的原字迹,是集中对照研究书体的好资料、好方法,不妨试一下。 -

四、 摹帖

最初级的方法叫做摹帖,即双钩填廓法。 方法是用透明的薄纸,蒙在字帖上双钩点画轮廓,然后按轮廓填写。 (亦可用透明纸在双钩的字样上填)“填”不是涂,实际还应在轮廓线的范围内用笔“写”,不周之处,稍加修整,以了解点画的大概形式。 亦可这样摹一个,再在下面的界格中同样的写一个。 -

五、临帖

临帖,是学书的主要途径。 临帖路子正,方法对,可以稳定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书的过来人都有一种体会,如果走了弯路,再回头改正,那是很困难的。 古人和现代的书家,对于临帖都很重视,有很多经验之谈。 不妨先介绍一点: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及乎书道既成,则画沙,印泥,从心所欲,无往不通。 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 ”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

·“临古不可有我,又不可无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

·“临帖,不可不似,又不可徒似,始于形似,究于神似,斯无所不似矣。 ”

纵观古人这些临帖名言,不外两点:一是要循规蹈矩,认认真真地临帖。 二是不要泥于碑帖,要在熟临的基础上,采诸家之长,然后入神,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临帖中形和神的关系,先要临象得形,然后逐步得其神韵,达到“离形得似”的境界。 学习书法在临帖过程中,应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

临帖的步骤和方法,要根据已有的书法基础进行。 临帖的方法是把帖放在旁边,最好放在前方临帖架上,这样看起来方便。 对照着写。 第一步先通临,即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临写一遍至多遍,以求了解碑帖的总体面貌,包括笔法、总体、章法,从中初步总结出该帖的点画大体特点、结体特征以及章法行气的规律。 第二步,可以跳格对临。 即上格对临,上格离开字帖背临同样的字,以加深印象。

“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 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必性灵。 ”结体和笔法是紧密相联的,美的结体是靠美的笔法来支撑结成的。 但在临习时,仍可把二者分别作为专题有所侧重地进行研究和临习。 所以,在通临的基础上,便可单就结体和笔划进行分临。 有些字的结体变化很多,有的同一碑帖中同一字的结体都不一样。 在临帖过程中,就要把不同的结体,分门别类,重点进行分析比较,偏旁错落,斜欹揖让,加以比较,指出特点,体会美之所在,相应地进行一些练习,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且忌毫不思索地依样画葫芦的临帖方法谓之抄帖。 那样虽然临过多次,仍然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创作中,一旦遇到碑帖上没有的字,便会束手无策。

临习碑帖的重点应当是笔划(包括笔法、笔势、笔意)。 不要太快,太快了就往往只注意到大概的间架结构。 要仔细观察用笔微妙处。 而那些奥妙,正在大多数人可能忽略的细微之处,所以王僧虔在《笔意赞》中就有“纤微向背,毫发死生”的话。 说穿了,外行与内行,书法家和一般人写毛笔字,其中的区别,就在这一点点上。 临帖时须有敬畏之心,《礼记》里说“俨若思”,朱熹说“敛身正座”,都是强调这种精神的。 一次不得,多写几次,便可逐渐得其要领,悟其奥妙。

在理解并掌握所临碑帖的结体和笔划特点的基础上,便可进行“背临”。 这是临帖的较高级阶段。 就是撇开帖凭记忆背着写。 写完后再翻开帖进行对照,纠正不对或不准确的结构和笔划。 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印象。 与此同时,还可采取带字的临帖方法进行练习。 即同一个偏旁或同一特点的字,照帖临的一个,再背帖带出一个或多个同类的字。 例如“门”字下可带出“问”、“闻”、“间”等等类似的字。 因为有些字,虽然同一偏旁,却往往因其余部件不同,在结体上就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变化。 我们写字都有这种体会:有的字结构、笔划很难安排,好像绘画的构图,可以有多种安排,怎样解决?这种背临及字法的处理也是临帖练习方法之一。 可以增强灵活运用笔划和偏旁自由处理结字的能力,达到自运的境界。

临帖的最高级阶段,可谓“意临”。 即师其意,不囿于迹,即绘画中的“物外得以,遗形取神”,即着重从笔意、书意这些内涵意蕴、神韵来临写。 临出来的字,既有所临碑帖的笔意和神韵,又有自己的气质和个性蕴藉其中,初看不像,细读则韵味无穷。 臻此境界,可谓“得以忘筌”矣。 清人何绍基所临汉碑作品,最为典型。

苏轼 行楷《前赤壁赋》书法欣赏

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本书卷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赋》,自识:“去岁作此赋”,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时四十八岁。 书卷前有缺行。 曾经贾似道、文徵明、项元汴、梁清标等收藏过,后入清内府。

此赋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 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挑踢、转折中闪烁出来,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

下一篇:殡仪馆寄存骨灰价格(殡葬行业暴利真相)
上一篇:乐视手机触摸屏多少钱(捡垃圾)(乐视手机屏幕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