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播放器价格及图片(花点小钱就能提升手机音质)

2023-03-03 03:55: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6

搭配手机使用的“小尾巴”耳放这两年挺火的,它其实是一类便携解码耳放的昵称,因为相比我们普遍认知的接近手机大小的便携解码耳放,目前主流的“小尾巴”体积更小,跟闪存盘差不多,部分略大一些。 在如今大多数新手机已经没有3.5mm耳机接口的情况下,喜欢用手机听音乐的用户,不少转向真无线耳机。 而对于想要继续用手中有线耳机在手机上听歌的用户来说,购买一个“小尾巴”则是主要的选择。

早期的“小尾巴”产品更像是一根USB-C To 3.5mm转接线,内置有DAC芯片,结构简单。 不过随着此类产品的市场规模扩大,消费对它们的音质要求越来越高,厂商也开始“卷”起来—加入性能更好、数量更多的DAC芯片,平衡接口、耳放芯片也给安排上……如今市场上的“小尾巴”产品不少,专注Hi-Fi市场的各个品牌大多有此类产品,价格从一两百到上千元不等。 那么,价格不太高的“小尾巴”到底对于提升手机音质作用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用两款不到500元的“小尾巴”新品体验一番。

让手机也“Hi-Fi”起来

飞傲KA3

飞傲KA3规格参数

DAC芯片:ES9038Q2M

输入接口:USB-C

输出接口:3.5mm单端/4.4mm平衡

输出功率:130mW@32Ω(PO)

235mW@32Ω(BAL)

信噪比:≥122dB(32Ω A计权)

解码规格:最高PCM 32Bit/768kHz、DSD512

系统支持:Android、iOS、Windows、Mac

尺寸:约56.3mm×20.2mm×12mm

重量:约17.5g

参考价格 499元

虽然KA3算是飞傲真正意义上的首款“小尾巴”,但其实早在2009年,飞傲推出的E1耳放,以及后来陆续面世的i1、K1等产品,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能划到“小尾巴”这一大的范畴中去。 虽然近几年我们报道飞傲的耳机、音乐播放器更多,但回溯其发展历史,耳放产品才是飞傲率先在Hi-Fi圈打下江山的功臣。 所以可能你会好奇。 为什么在耳放产品上有着多年经营的飞傲,却算是圈内比较晚推出“小尾巴”的品牌。

这还是因为“小尾巴”主要搭配手机使用,而前几年手机品牌众多且USB输出标准不够规范,容易导致各种兼容性问题。 这种情况在近两年有所改观,一方面相关USB芯片、DAC芯片在软硬件兼容性上改善不小;另一方面手机品牌经过洗牌,市场份额也逐渐聚拢在几家头部企业,USB音频输出协议越来越规范。 所以此时飞傲推出KA3也就顺理成章了。

双品牌,双接口

KA3在体积上跟一个稍大的U盘差不多,方正的长条造型,有贯穿机身的拉槽装饰。 外壳采用镁铝合金材质,表面经过喷砂处理,扎实耐用,重量仅17.5g。 它的正面有FiiO Logo、产品型号以及解码能力的标识,让用户一眼就能看清它的实力。 旁边还有一个环形指示灯,在工作时通过显示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来展示当下音乐的采样率。

机身背面则有Hi-Res Audio小金标和ESS标识,同时还打上了JadeAudio(翡声)的Logo。 据悉这是飞傲首次尝试双品牌运作,JadeAudio(翡声)是飞傲旗下面向年轻人的时尚、科技品牌,飞傲希望借此提升它的知名度。

区别于机身主体的黑色,KA3的两头采用了淡金色,一头是USB-C输入接口,另一头则是重点——包括了3.5mm单端接口和4.4mm平衡接口,不光解决手机上耳机接口的有无问题,更是让它的输出上了一个台阶,并能搭配更多耳机。

硬件规格不俗

其实从看到KA3具备单端、平衡双输出接口,我就知道飞傲应该又祭出了其拿手的“堆料”大招。 在KA3不大的体积中,飞傲塞下了多芯片专业音频电路架构:从USB接口芯片到DAC再到耳放,KA3上的芯片不但齐全,而且规格都不俗,与之适配的外围电路同样没有妥协。 先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DAC芯片,KA3采用的是ESS ES9038Q2M,和售价过千元的K5 Pro ESS版台式解码耳放一样。 看看它的规格:PCM最高支持32Bit/768kHz,原生硬解DSD512,可以说其解码能力摸到了目前“小尾巴”的天花板。

KA3有着双独立耳放的配置,单端输出功率为130mW@32Ω,平衡输出功率更高达240mW@32Ω,功率甚至比一些尺寸更大的耳放、音乐播放器都要大,可以说是一个蕴藏有不小推力的“小钢炮”。

除了可以搭配Android和iOS手机之外,KA3还可以与使用Windows系统的PC和MAC电脑连接,做到了全平台支持。 不光可以在随身搭配手机使用,也可以在桌面环境下作为一个小巧的耳放,配合PC、笔记本电脑使用。

试听体验

我特别找来具备3.5mm接口的手机,用FH9对比了一下在手机3.5mm接口和KA3的4.4mm平衡接口下的不同听感。 FH9本身的灵敏度高,阻抗低,不难推,在手机3.5mm接口下得50%~60%的音量才能获得适听的声压,但搭配KA3时,15%左右的音量就足够了。 音质上的差异更是一“耳”可闻,在手机3.5mm接口下,即便是FH9也显得力不从心,声音比较平、干,声场收缩得厉害,层次感基本出不来,声音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中。

换到KA3的4.4mm接口上,声音一下子变得生动饱满起来。 整个声场被打开,前后左右的空间撑起来,音乐中的层次能被更好地感受到。 三频的素质也完全像换了一副耳塞:低频有着扎实力度与一定的量感,能提供足够的氛围感而不轰头;中频人声变得更加贴耳,声音细节丰富起来,歌者有了一定的结像感;高频显得明亮而透彻,解析力很好,没有毛刺感。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底噪,没有明显感觉,这部分控制得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我用KA3连接多款Android手机上进行了试用,大多可以即插即用,但测试用的真我V25则需要先去系统设置中开启OTG连接。 所以如果你将KA3连接到手机上没有反应,可以到设置中去找找原因。

小结

KA3作为飞傲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小尾巴”,虽然定价不高,但依旧保持了飞傲在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时“一出手就要搞点事情”的传统。 不论是单端、平衡双输出接口的配置,还是内部专业的音频电路架构以及独立解码、耳放芯片,KA3在不到500元的价位上给了竞争对手足够的压力。 从实际的试听体验来看,KA3的表现确实不错,能让Hi-Fi耳机在手机上也能有不俗的听感。 加上它广泛的平台支持,甚至能吸引到一些原本打算购买音乐播放器或传统便携耳放的消费者。

手机也可更动听

飞傲KA1

飞傲KA1规格参数

DAC芯片:ES9281AC PRO

输入接口:USB-C或Lightning

输出接口:3.5mm

输出功率:45mW(32Ω,THD+N<1%)

信噪比:≥114dB(32Ω A计权)

解码规格:最高PCM 32Bit/384kHz、DSD256

系统支持:Android、iOS、Windows、Mac

尺寸:约40mm×15mm×8mm

线材长度:约70mm

重量:约10g

参考价格:299元

相比之前体验的KA3,飞傲KA1是它推出的第二款“小尾巴”产品,从命名和价格来看,KA1的定位要更低一些。 那么它的表现是否能满足入门用户在手机上听音乐的需求呢?

更小更轻,质感依旧不错

从体积上就能一眼看出KA1与KA3定位的差异,前者的体积小了不少,USB-C的输入线也是直接与机身连在一起,造型与大小更像大家印象中最熟悉那类的“小尾巴”。 KA1在设计上就像是KA3缩小后的翻版,同样的镁铝合金材质与表面喷砂处理,不过KA1多出了一个暗绿配色版本,挺好看的。 受限于面积变小,KA1正面只保留了FiiO Logo,旁边的环形指示灯得以保留。

背后则和KA3一样,有JadeAudio(翡声)的Logo,看来这款产品同样是双品牌运作。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和KA3一样背面有Hi-Res Audio小金表和ESS标识之外,KA1还多出了一个MQA标识。 它采用MQA Renderer技术,支持MQA完整渲染展开,在目前的“小尾巴”中算是少有能支持MQA的。

在机身的一侧,可以看到KA1只有一个3.5mm单端接口,从定位以及它的大小来看也不难理解。 另一侧是固定的输入连接线,有USB-C和Lightning两种版本可选,同时提供了一个USB-A转接头,我们收到的样机是USB-C版本。

虽然相比KA3个头变小,接口变少,但KA1依旧提供了对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C和MAC电脑的全平台支持,还支持软件更新升级。 同时内部采用的多层板屏蔽优化设计以及抗干扰性强的金属外壳都与定位更高的KA3保持一致。

芯片“挺能打”

在内部元器件的选材上,KA1虽为入门型号,却并不马虎。 在解码芯片部分,它采用了ESS ES9281AC PRO,除了作为DAC解码之用,它还集USB处理器、AMP放大功能于一体。 配合HDI多层镀金工艺PCB布线,它能以更低功耗达到更高效能、更低串扰以及更纯净的声音素质。 我甚至在一些千元以上的“小尾巴”上找到了这款芯片的身影。 在音频规格上,KA1可以支持最高32bit/384kHz PCM解码,还能支持DSD硬解(DoP模式最高支持DSD128,Native模式最高支持DSD256)。

而作为一款不到300元的入门级小尾巴,KA1甚至可以支持MQA,它通过了英国MQA官方测试验证正版授权,支持MAQ完整渲染展开。 它采用的MQA Renderer技术,可以连接到MQA Core信号并完成MQA文件的最终展开。 另外飞傲还为其专门定制了Windows ASIO驱动,通过ASIO通道以实现电脑播放Native DSD,在目前同价位的“小尾巴”中KA1走在了前面。 它也支持免驱工作,不过此时DSD只支持DoP模式,最高DSD128。

试听体验

我还是在同样的手机上体验飞傲KA1,对比连接手机3.5mm接口和KA1 3.5mm接口下FH9的不同表现。 在手机3.5mm接口下FH9的表现就不赘述了,参见前面KA3部分的点评。 直接说说KA1下的试听感受。 从手机的3.5mm接口换到KA1上,FH9的表现依旧有着明显地提升。 它的声音风格更偏流行走向,能明显感觉到FH9多了点暖意,但并不会过于暖厚。 低频变得更有弹性,量感增大,能营造出更好的氛围。 增添了一丝“暖色调”的人声并不影响音色的还原,歌者的结像与声音的饱满程度都变得更好。 高频的延伸显得更游刃有余,信息量更大了。 在三频维持相对均衡的情况下,中低频占比稍微突出一些。 考虑到在这个价位选择“小尾巴”的用户,这种风格应该比较对他们的胃口。

KA3的3.5mm接口输出功率达到130mW@32Ω,相比之下KA1 45mW@32Ω的规格低了一些。 即便如此,在音量30%左右KA1已经能将FH9推到适合聆听的声压。 相比KA3,KA1在解析力、声音密度等方面稍逊一筹。 和KA3一样,KA1的声底很干净,就算“竖起耳朵”,也找不到底噪的影子。

小结

作为一款有着迷你身材的标准“小尾巴”,飞傲在KA1上尽可能地创造出更多可能——性能不俗的解码放大芯片、不错的解码规格、对于MQA的完整支持……这使得它不仅能带给用户相对手机本身音频输出提升明显的听音感受,还在和同类产品的对比中有着一定优势。 对于手中的有线耳机产品本身就在入门Hi-Fi范畴内的用户来说,飞傲KA1会是一个能更好地适配手中耳机,满足他们用手机听音需求的选择。

下一篇:ios11降级多少钱(从5699降至3969)
上一篇:羊脂玉多少钱1克(玉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