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是谁何时提出的

2023-03-02 09:13:5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0

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理论体现了法家的君本位思想,最早见于《韩非子·忠孝篇》。 韩非子在此篇中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此天下之常道也。 ”五常则是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至汉代,董仲舒将儒家的民本位思想改造为法家的君本位,继承了法家的三纲理论。 详见《春秋繁露》一书,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被法家化改造之后的儒家被成为“内法外儒”。

更多“三纲五常是谁何时提出的”的相关百科知识请关注本站,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百科知识!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学历)
上一篇:柴油发动机正常运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这五个条件必须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