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职称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02-26 23:11:3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先贤( )。

A.卢梭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它具有强制性。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4.“逆境可以成才”、“出淤泥而不染”等典故蕴含的道理讲的是( )。

A.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B.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C.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5.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类型是( )。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学科课程

D.综合课程

6.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7.把两个及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年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8.小明最近一个学期出现了严重偏科问题,根据教学评价的分类这属于(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9.学生考试之后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的检查和反馈属于(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10.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树”的英语单词“tree”。 按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表征学习

C.命题学习

D.分类学习

11.每当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 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

A.强化法

B.脱敏法

C.消退法

D.惩罚法

12.某老师正在讲“对偶”修辞,发现一个学生烧废纸,灵机一动,写出:“划火柴,烧废纸,影响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对下联。 学生经过思考写道:“掏钢笔,写保证,遵守学校规章”。 这种处理问题方式,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13.“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学中的( )规律。

A.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B.知情意统一

C.老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导相结合

D.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4.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通用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功能。 这里所描述的是( )现象。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15.小张在放学回家路上将摔倒昏迷的老人送进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生命。 为此,班主任在班上公开表扬小张的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这是运用了德育方法中的(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6.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观察模仿

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

17.“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压,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其方法类似于( )。

A.对话法

B.陶冶法

C.实践法

D.讲授法

18.以下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是( )。

A.教科书

B.校外图书馆

C.科技馆

D.博物馆

19.王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设法影响整个班集体的氛围,然后再去影响单个学生的发展,最后再通过整个班集体和教师的影响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由此可知,王老师运用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班级集中管理模式

B.班级平行管理模式

C.班级目标管理模式

D.班级民主管理模式

20.司机一边观察道路情况一边操纵汽车行驶,这属于( )。

A.注意选择

B.注意分配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请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2.班级授课制的优势有哪些?23.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 共 40 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但不幸的是,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眼睛瞎了,失聪的孩子改学了画画,由于听不见,他的视觉更敏锐,失明的孩子改学了钢琴,因为看不到,他的听觉和触觉更灵敏。 经过刻苦努力,最终,失聪的孩子成了技术非凡、名扬四海的美术家,失明的孩子成了技艺卓越、饮誉天下的音乐家。 事实表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请结合材料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

(1)该案例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规律?

(2)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5.材料:

请结合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教学题目:把 3 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孩子,而且还得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得一大块和一小块,该怎样分呢?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张老师的教学过程:

老师:把 3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够不够每人 1 个苹果?

学生:不够,因为苹果的个数少,人的个数多。

老师:每个小朋友得不到一整个苹果,并且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同样多,而且还得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得一大块和一小块,那到底是怎样分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 3 个同样大小的苹果画面)

老师:先从 3 个苹果中拿出 2 个,把 2 个苹果每个都平均分成 2 份,这样就得到了 4 等份,每人可以先分得 1 大块,也就是一个苹果的 1/2(多媒体演示),接着再把剩下的 1 个苹果平均分成 4 份,这样也得到 4 等份,每人一份,也就是一个苹果的 1/4(多媒体演示),这时苹果正好全部分完。 你们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一大块是多少?一小块又是多少?

学生:一大块是 1/2 个苹果,一小块是 1/4 个苹果。

老师: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一共是多少?应怎样求?

学生:l/2+l/4=3/4(个),每个小朋友共分得 3/4 个苹果。

王老师的教学过程

老师:把 3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看似不那么简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究竟该怎么分?

先是小组研讨,王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小组汇报交流。

小组 1:先把 3 个苹果都平均分成 2 份,这样共分得 6 等份,每一份是一个苹果的 1/2,分给 4 个人,每人一份之后还剩 2 份苹果。 然后把剩下的 2 份苹果都再平均分成 2 份,这样便分得 4 等份,每一份是一个苹果的 1/4,分给 4 个人,每人正好分得一份,并且没有剩余。 这样每人分得一大块就是 1/2 个苹果,一小块就是 1/4 个苹果,每人共得 1/2+1/4=3/4(个)。

小组 2:从 3 个苹果中先拿出 2 个,把这 2 个苹果每个都平均分成 2 份,就得到了 4 等份,每一份就是 1/2 个苹果,4 个小朋友正好每人分得一份。 接着再把剩下的 1 个平均分成 4 等份,这样又得到 4等份,每一份是 1/4 个苹果,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人又正好一份。 这样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大块 1/2 个苹果,一小块 1/4 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共得苹果 1/2+1/4=3/4(个)。

小组 3:我们组是先想后分的。 我们想,假如把这 3 个苹果每个都平均分成 4 份,这样共分得 12等份,每一份是 1/4 个苹果,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人正好得到这样的 3 份,这说明每个小朋友共分得 3/4 个苹果。 如果把其中的 2 份合起来便是一大块,即 l/4+1/4=1/2(个),那么另一份便是一小块,即1/4 个。 这样想之后再分苹果就容易了。

小组 4: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此题如果先求出每人分得多少苹果之后,再想是怎样分的就容易了。 于是我们打破所求问题的先后顺序,先求第二问,后求第一问。 即:每人分得 3÷4=3/4(个)苹果,这个结果可看作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4 份。 每个人得到其中的 3 份,每一份是一个苹果的 1/4。 题中所说的一大块可以看作是由 2 份合成的,即 1/4+1/4=1/2(个)苹果,另一份便是一小块,即 1/4 个苹果。 这样分就清楚了。

问题:

上述案例中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各有哪些特点?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6 小题,任选 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 1 小题计分,40 分。 考生可按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 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第 4 课《曹冲称象》)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

(2)分析“官”字的构字特点。 (10 分)

(3)针对“岁”设计完整的写字指导过程。 (20 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五大运算定律,并选其中的一个定律说明规则学习的一般过程。 (8 分)

(2)如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 (22 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译林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列举语音课上可用的 1-2 个练习活动。 (10 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20 分)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10 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唱好歌曲”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20 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穿臂前后翻)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穿臂前后翻技术动作”的教学重点、难点。 (10 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设计理由。 (20 分)

31.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选自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 11 课-《废旧物品的新生命》)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是什么?有什么分类?(10 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0 分)

下一篇:7500代码什么意思(7500代码什么意思?)
上一篇:关晓彤满族原名叫什么(关晓彤满族什么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