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在百家姓排第几(姓孟在百家姓里排第几)

2023-02-24 09:49:1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2

孟姓,汉族姓氏。 在新百家姓排名:第70位 旧百家姓排名:第94位。

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 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 汉代,孟姓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 魏晋南北朝时,孟姓族人因避战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姓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

孟姓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得姓始祖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 从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字中,已经有了“子孟次别于子之伯”的记载(该甲骨片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编号KCN-2704-141-03),说明其时对嫡、庶的分别已经十分明显。

各支始祖

孟轲:字子舆,生于周烈王四年、鲁共公五年己酉岁四月初二日寅时。 是为孟氏世家二义堂始祖。

孟宗:字恭武,孙吴永宁令、右御史、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笋”之事。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唐朝时期诗人。 曾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后任兴元军参谋。 长于五言古诗,有《孟东野诗集》。 下联典指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19~965年),公元934~965年在位。 字保元,名仁赞,生于太原。 后蜀开国国君孟知详第三子,为两川节度行军司马。 知详病,他监国,后嗣位。 据宋人张唐英《蜀檮杌》记载:“蜀末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世一般认为孟昶所题上述联语,是迄今史书中所见最早的春联。

郡望堂号

郡望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 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 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 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 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 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 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 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 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 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 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 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如今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 三国时期,属曹魏。 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 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 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 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 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 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 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 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 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 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 但新设了很多县。 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 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 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 唐朝区划变化很大。 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 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 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 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 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 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 其他方向不变。 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 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 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 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 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 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 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 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 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 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 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 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 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 ;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 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 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 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 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武康县: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陆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黄河北岸一带地区。

安平县:汉朝时期置县(今山东益都),属于涿郡。 唐武德初年置深州,为该州治所。 唐武德十七年废深州,安平县归属于定州。

堂号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陆堂:以望立堂。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 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 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 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 ”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亚圣堂:因孟子被称为“亚圣”而名其堂号。

宗祠楹联

亚圣之裔;

采卿之宗。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字子舆,邹人(今山东邹县)。 先世是鲁国公族,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思孟学派,代表孔门嫡系正传。 著录《孟子》十一篇,今存七篇,被称为“亚圣”。

下联典指汉朝时期学者孟卿,兰陵人。 善为礼春秋,时人以卿呼之。

采卿之绪;

亚圣之宗。

同上(上下联联意、联释互易)。

昌平世泽;

亚圣家声。

全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元至顺间加封邹国亚圣公。

龙山逸兴;

鹿门隐居。

上联典指东晋时期江夏人孟嘉,字万年,太尉庾亮领江州时,任他为从事,后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参军,深受桓温器重。 桓温让参军孙盛作文章嘲讽他,他当即作文回答,文章极美。 后历官从事中郎、长史。

下联典指唐朝时期诗人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早年在鹿门山隐居。 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进士不中,后为荆州从事。 诗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其诗清谈幽远,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孝诚生笋;

廉德还珠。

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人孟宗,字恭武,江夏人,孟嘉的曾祖父,以孝著名。 少从南阳李肃学,性至孝。 母亲喜欢吃笋,冬时笋尚未生,他进入竹林哀叹悲泣,笋忽然迸出。 后官盐池司马、吴县令。

下联典指东汉时期合浦太守孟尝,字伯周,上虞人。 少修操行,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 郡不产谷粮,而海里出珍珠,前任太守贪婪,逼百姓滥采,使珍珠渐渐移到交趾境内。 孟尝到任后,革除前弊,使珍珠重返合浦,百姓们得以重操旧业,商贾流通,人们称他为“神明”。 当朝中征他回京时,吏民极力挽留,使他不得脱身。 于是,他在夜里出走,隐居在一处贫困的水泽地,自己耕种而生。

孝著恭武;

道传孟轲。

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 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 ”

下联典指战国时期孟子。

仉氏教子;

孟光敬夫。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之母仉氏,“孟母三迁”历来为教子的佳话。

下联典指东汉时期的梁鸿妻孟光,与鸿遁逃霸陵山中,夫妇相敬如宾。

珠还合浦;

节镇荆襄。

上联典指后汉时期的孟尝。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孟珙。

五友家声远;

七篇世泽长。

上联典指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献子(仲孙蔑),人称贤大夫,有五友相助。

下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孟子。 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曾任齐襄王的客卿。 因主张不被采用,晚年与弟子著书立说。 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他的理论对后世儒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世称“亚圣”。 著作有《孟子》七篇。 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苦吟东野集;

亲撰长春符。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诗人孟郊(公元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 曾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后任兴元军参谋。 长于五言古诗,有《孟东野诗集》。

下联典指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19~965年),公元934~965年在位。 字保元,名仁赞,生于太原。 后蜀开国国君孟知详第三子,为两川节度行军司马。 知详病,他监国,后嗣位。 据宋人张唐英《蜀檮杌》记载:“蜀末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世一般认为孟昶所题上述联语,是迄今史书中所见最早的春联。

笃生周世季;

私淑圣人门。

此联为孟子庙联。

微云淡河汉;

疏雨滴梧桐。

此联为孟浩然撰孟姓宗祠通用联。

教子无如仉氏;

敬夫共仰孟光。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仉氏。 孟子幼年时贪玩,爱嬉戏,学人挖墓、学商人叫卖,孟母三次迁居,直至住到学宫帝。 孟子曾经废学回家,孟母用剪刀剪断正在织着的布来教训他,孟子从此朝夕苦学,终成大儒。

下联典指东汉时期扶风平陵人孟光,字德曜,梁鸿的妻子。 夫妻隐居在灞陵山中,以耕织为生。 后来到吴,梁鸿为佣工,每天回家吃饭时,孟光都举案齐眉,以示对梁鸿的敬爱,为世人所仰慕。

雄辨七扁尼父志;

清诗五字杜陵心。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

下联典指唐朝时期诗人孟浩然(公元689~740年),襄阳人。 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 所作诗多写山水景物及隐居或羁旅生活,为李白、杜甫等人所称赞。 有《孟浩然集》。

孟嘉曾向风前落;

郭泰还从雨里过。

上联典出《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寮佐毕集。 时佐吏并著戎服。 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 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 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孟嘉,东晋时代的著名文人,即陶渊明的外祖父,是晋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大将。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桓温邀集宾客幕僚登龙山宴会,在山顶大摆宴席,饮酒赋诗。 大家杯盏相酬,兴致很高。 突然间,一阵风刮过,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 盂嘉这时已经有几分酒意,只顾观赏美景,并未察觉。 桓温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嘲笑他。 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孟嘉,不料孟嘉虽有醉意,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作好,他立即提起笔作文答辩,由于文采甚美而传为佳话。 这是登高览胜,以至于乐而忘形的故事。 在咏重阳节的诗里,常见有“龙山落帽”或“落帽”,都是以这事为典故的。

下联典出《后汉书·郭泰传》:郭泰(公元128~169年),字林宗,人称有道先生,东汉太原介休人(今山西介休)。 家贫,早孤,及长,身高八尺,容貌魁伟。 曾就学成臯(今河南成臯)屈伯彦,三年,博通三坟五典。 善谈论,美音制(讲话声音清亮)。 初入京师,时人莫识,名士符融,一见嗟服,因此荐于其师河南尹李膺,以为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鸟之凤凰,羽仪未翔。 李膺生性简亢,很少交接,为官独持风裁,为天下楷模,声望极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膺与郭泰相见,待以师友之礼,并说,吾识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郭泰遂名振京师。 后归乡里,衣冠(官员)诸儒(士人、太学生)送至河上,车数千辆。 林宗惟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更有甚者,郭泰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

风落孟嘉不妨舍旧;

雨逢郭泰大好更新。

同“孟嘉曾向风前落;郭泰还从雨里过”。

邹峄雄风,塞两间正气;

兄弟美质,获双珠令名。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

下联典指南朝宋国时期会稽太守孟头,字彦重,孟昶之弟。 昶头弄美风姿,时人谓之“双珠”。

《上庸君》细节征文之“距离”

《上庸君》“细节”栏目,意在讲述和传播有细节亮点的小故事。 现《上庸君》公众号面向大众公开征集“细节”,每周设置一个话题,若您看到或听到的故事里,有契合话题的闪光细节,有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有以小见大的人生智慧,欢迎推荐给我们,篇幅在500字以内。 欢迎来稿!

一场疫情,名词“社交距离”一度登顶。 你曾在意过与人的距离吗?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朝夕相处的家里人,身体的距离,心灵的距离,请写下那些与“距离”相关的小故事,与我们分享吧。

1.关注上庸君“shangyongjun1”;2.投稿邮箱:158690048@qq.com。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5月31日

下一篇:电脑如何用键盘关机,电脑如何用键盘关机快捷键
上一篇:电脑风扇清洗(怎样清洗风扇方便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