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注色(玉石注入颜色)

2023-02-24 09:36: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2

导读

时下在翡翠玉器领域流行着一种“激光注色”的说法,其影响之大已经到了必须澄清的时候了!在翡翠玉器领域但凡提到染色的问题,必有人提到“激光注色”。

那么,在翡翠玉器领域到底有没有“激光注色”呢?我们只要简述一下激光发光原理及物体呈色原理,即可对这一问题作出一个基本的推论。

一、激光发光原理

图片仅供参考

激光(Laser)是上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光源。

光源发光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光源系统中原子(或分子、离子)内部能量变化的结果。 我们知道,原子的外围布满着带负电的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量子力学将这些电子形象化地描述为它们是处于一些固定的“能阶”上,不同的能阶对应于不同的电子能量。 我们可以把这些能阶想象成一些绕着原子核的轨道,距离原子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 电子在这些能级间跃迁,跃迁时将产生光(电磁波)辐射,使光源产生光。

图片仅供参考

普通广义的发光是包含了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两个过程。 受激吸收是由于物质在受到外来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外来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自发辐射是处在高能级的电子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

而激光则是由于原子发生受激辐射而产生的。 受激辐射的概念是爱因斯坦于1917年在推导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时,第一个提出来的。

图片仅供参考

受激辐射的过程大致是:原子开始处于高能级(E2) ,当一个外来光子所带的能量(hυ)正好为某一对能级之差(E2-E1),则这原子可以在此外来光子的诱发下从高能级(E2) 向低能级(E1)跃迁。 这种受激辐射的光子有显著的特点,就是原子可发出与诱发光子全同的光子,不仅频率(能量)相同,而且发射方向、偏振方向以及光波的相位都完全一样。 于是,入射一个光子引起一个激发原子受激跃迁,在跃迁过程中,辐射出两个同样的光子,这两个同样的光子又去激励其它激发原子发生受激跃迁,因而又获得4个同样的光子。

图片仅供参考

如此反应下去,在很短的时间内,辐射出来大量同模样、同性能的光子,这个过程称为“雪崩”。 这就意味着原来光信号被放大,该过程的继续进行,必须通过一定的装置,这种装置就是光学共振腔。 从共振腔中持续发出来的,在受激过程中产生并被放大,特征完全相同的大量光子就是激光。

下一篇:属鼠的今年运程样(属鼠人今年运气如何)
上一篇:一种简单的手工做(怎么做一种简单的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