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辖区)

2023-02-23 22:32:4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3

杭锦旗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辖区

杭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跨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全旗242公里,库布其沙漠横亘东西,将全旗自然划分为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 全旗辖7个苏木乡镇,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2020年,根据鄂尔多斯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杭锦旗常住人口为11.08万人,管辖面积为1881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85人。

2020年,杭锦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8.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2.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24.25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完成57.4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全部工业完成47.07亿元,同比下降3.8%,建筑业完成10.34亿元,同比增长54.2%;第三产业完成47.18亿元,同比增长1.3%。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8:44.6:36.6。

中文名

杭锦旗

别名

鄂尔多斯右翼后旗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下辖地区

锡尼镇、伊和乌素苏木等

面积

18900km²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北部

电话区码

0477

邮编区码

017000

政府驻地

锡尼镇

车牌代码

蒙K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七星湖、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

行政类别

行政区划代码

150625

人口数量

11.08万(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128.83亿元(2020年)

方言

晋语鄂尔多斯方言,蒙古语鄂尔多斯土语

先秦时期

杭锦旗,商周时为方、羌方、龙方和猃狁等民族游牧之地。 约在公元前十世纪,西伯姬昌派大将南仲北逐猃狁(音险允),并在杭锦旗北境修筑朔方城,加强了北部边境的军事防御。

春秋战国时期,杭锦旗境为匈奴游牧地。 1973年,在杭锦旗红巴拉和阿鲁柴登发现春秋晚期和战国晚期的匈奴墓葬,出土有以各种动物纹为特征的金银装饰品和铁器,即当时匈奴的遗物。

秦汉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当时,匈奴仍游牧于河套,经常侵袭秦朝北境。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迫其北退700余里,河套地区归秦所领。 秦朝在河套北部设置九原郡,杭锦旗当时属于九原郡。 秦朝廷徙内地民户到河套地区居住生产,充实边防。 秦末,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所徙居民散,匈奴复居河套地域。

汉初,与匈奴和亲修好,双方相安无事。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主动征战。 公元前127年,将军卫青率大军出云中西进,击败匈奴,收复河套,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决计把河套地区经营为抵御匈奴的“攘外之本”,动用10余万人,耗费“数十百巨万”,于杭锦旗沙日召地区再建朔方城,为朔方郡治。 现旗境悉归朔方郡。 朔方郡领数县,锡尼镇北库布其沙漠中有广牧县,沙日召一带为朔方县,巴拉亥一带为活野县,浩绕柴达木一带为大城县,毛布拉孔兑沟下游地区则有渠搜县和呼遒县,胜利乡带为修都县。 沃野县还设有盐官。

初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改朔方郡为沟搜郡。 东汉光武五年(公元29年),割据者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称帝于五原,战据朔方、云中等郡。 建安七年(公元31年),卢芳建制的朔方郡太守投降东汉。

东汉初期,将朔方郡直属并州,郡治移到临戎县,杭锦旗仍属朔方郡。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东汉,入居朔方等郡地,助汉防守。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平息北方割据势力,但仍无法维持有效统治,减朔方等郡。 杭锦旗复为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民族的游牧地。

两晋十六国时期,杭锦旗先后归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燕、大夏等国。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太安二年(公元456年),于杭锦旗东北部置代名郡,领呼遒、渠搜二县。 汉广牧县、临戎县故城此时仍存留,被称做甘草城、贺葛真城。 其时,东胡后裔柔然强盛于大漠南北。 为拱卫首都单城,防止柔然南进,北魏在北境设6个军事据点,称“六镇”。 其中,沃野镇位于杭锦旗北部巴拉亥地区(北魏中期迁到汉朔方故城,北魏末年迁到今五原北)。

隋唐时期

隋朝,杭锦旗北部和西北部分属五原郡之九原县、永丰县。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将隋时的郡改为州,杭锦旗为丰州地。 丰州城位于格更召苏木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时称库结沙)中,为当时地北交通要冲。 丰州汉族人口约万人,还有大量突劂、吐谷浑人。

宋元时期

北宋初年,在丰州居住的民族有藏才部、突劂人和吐谷浑人。 其首领王承莫,受宋封号为丰州防御史。 与宋交往甚多,常向宋朝献马、卖马。 率所属各族人,与契丹人作战多次,后来又几次与西夏军对抗,皆不屈。 王承莫还加筑旧丰州城。 其后,丰州终为西夏所并。 宋朝丰州迁到今府谷以北。 丰州古城被废弃。

元代,杭锦旗境域属陕西行省的延安路和甘肃行省的乌刺海路。

明清时期

明朝于洪武、永乐年间(公元1368—1424年),屡次对退居漠北的故元势力实行“犁庭扫穴”式的征战,在沿边一带设立许多军事卫所,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右二卫管辖。 嗣后,明朝又沿长城一线陆续设置9个军事重镇,称为“九边”,鄂尔多斯地区属“九边”之一的榆林镇(今陕西省榆林)。 十五世纪六十年代始,蒙古鞑靼部所属各部先后入居鄂尔多斯地区,明朝为保障西北边境安全,屡次对鄂尔多斯地区蒙古各部用兵,称为“剿套”、“搜套”、“复套”,然而徒然靡兵费饷,不能达到目的,只好修筑1000多里长的边墙,自此倚边墙而守,放弃河套。

公元151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为便于统辖,恢复万户组织。 鄂尔多斯万户此时为右翼三万户主干,驻牧河套。 1551年,鄂尔多斯衮必力克莫日济农将部众一分为九,分给九个儿子统领,第三子“卫达尔玛据右翼达拉特杭锦,墨日更巴罕二部”。 清太宗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清军渡黄河西察哈尔部林丹汗儿子额哲,鄂尔多斯部给清军献千户,济农额璘臣与清军订立盟约,承认是清朝藩属。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鄂尔多斯部大扎木苏等人叛变清朝,济农额璘臣和同族固鲁岱青善丹、小扎木苏等没有参与。 受到清朝嘉许,被封爵差位。 是年,清朝在鄂尔多斯设旗,卫达尔玛的第四代后裔小扎木苏,受任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又名杭锦旗)第一任札萨克。 鄂尔多斯诸旗属内札萨克,同属伊克昭盟。 各旗札萨克轮流担任盟长、副盟长职务。 除理藩院外,还受绥远城将军及陕西神木县理事司员、宁夏理事司员的监督控制。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划定各旗边界。 杭锦旗境域北至五加河,包括杭锦后旗大部、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临河市的一部分,面积约8.37万平方里。 清朝中期,有汉民零星垦种于后套。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实行“旗厅并置”,析置五原厅,管理后套垦务及汉民事务。

民国时期

1914年,伊克昭盟各旗隶归绥远特别区(1929年改省)。 在后套地区,五原、临河等县相继设立。 1941年,横跨杭锦旗和鄂托克旗的“桃力民办公室”(县级建置,1943年改为桃力民办事处)设立,辖杭锦旗黄河以南的近1/3面积。 1942年夏,傅作义将军在后套地区实行新县制,杭锦旗只管理后套辖地日渐减少的蒙民及其事务。

解放后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 12月,杭锦旗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后改为杭锦旗人民自治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 1951年9月,桃力民中心区(由桃力民办事处改设)被撤销,所辖地区依照历史隶属关系分别划归杭锦旗和鄂托克旗。 同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派人参加后套地区的土地改革,杭锦旗后套辖区大部划归米仓县(1953年9月改为杭锦后旗)。 到1953年8月,杭锦旗的后套辖区全部归入杭锦后旗、临河县、安北县和五原县。 至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旗县并存”问题得以解决。 1954年6月绥远省撤销,杭锦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

1956年,达拉特旗十三区的二圪旦湾、芒哈图二乡划入杭锦旗。 此后杭锦旗建置,境域未做大变动。

1997年,杭锦旗面积1.19万平方千米,人口13.0万,其中蒙古族占19%。 辖3镇12苏木8乡:锡尼镇、巴拉贡镇、独贵塔拉镇、巴音乌素苏木、夭斯图苏木、伊和乌素苏木、浩绕柴达木苏木、巴音恩格尔苏木、巴音补拉格苏木、呼和木独苏木、赛音乌素苏木、图古日格苏木、沙日召苏木、阿日斯楞图苏木、格更召苏木、巴拉亥乡、柿锦淖尔乡、永胜乡、吉日嘎朗图乡、塔然高勒乡、阿门其日格乡、胜利乡、四十里梁乡。 旗政府驻锡尼镇。

杭锦旗树

行政区划

杭锦旗辖5个镇、1个苏木、1个管委会即锡尼镇、巴拉贡镇、呼和木独镇、吉日嘎朗图镇、独贵塔拉镇、伊和乌素苏木、塔然高勒管委会。 [3]共辖76个嘎查村,10个社区居委会。

杭锦旗行政区划一览表

行政区

嘎查村(个)

社区居委会(个)

锡尼镇

21

6

巴拉贡镇

6

1

独贵塔拉镇

7

1

吉日格朗图镇

12

1

伊和乌素苏木

12

0

呼和木独镇

5

1

塔然高勒管委会

13

0

合计

76

10

资源

杭锦旗

水资源

地下水储量丰富,年可利用2.9亿立方米,开采潜力大。 境内有黄河、摩林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年过境水量310亿立方米,沿黄河242公里灌区经国家黄委批准的用水量为4.1亿立方米,通过实施节水工程可置换工业用水1.38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旗总土地面积2825万亩,人均土地206亩,是全国人均土地面积的15倍。 现有耕地88万亩,宜农宜林待开发土地500万亩,有可利用草牧场2000万亩,特别是沿黄河灌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具有发展现代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塔然高勒煤田总面积约为4150平方公里,资源总储量为350亿吨;位于国家规划区内的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资源储量为163亿吨。 该区域煤质优良,为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三低一高”不粘结煤,平均发热量为6500大卡,是优质动力、化工用煤。

已探明石膏储量6500多万吨;食盐储量505万吨,天然碱储量700多万吨,芒硝储量5000万吨,成为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的主要原料;杭锦2#土储量极其丰富,性能独特,已探明储量3.4亿吨,远景地质储量10亿。

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374种,其中饲用植物309种,有霸王、沙冬青、四合木、蒙古扁桃等珍稀植物,现有拧条保存面积230万亩。

境内有甘草、麻黄、枸杞等139种药用植物,以甘草、枸杞、音参储量最大,其中现有野生甘草保存面积239万亩,人工甘草65万亩,总储量1.95亿公斤,是驰誉中外的甘草之乡,特别是梁外甘草,以其皮色红、粉性足、酸质多被誉为"中药之王"。 苦参保存面积30多万亩,荒储量近7000万公斤。 蒙古黄琵人工试种面积1000多亩,正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资源:境内天然气区块面积9800平方公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500亿立方米,是鄂尔多斯大气田的主要组成部分。 大牛地至杭锦旗天然气管输工程末站建在锡尼镇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年可向杭锦旗供气3-5亿立方米。

大营铀矿

内蒙古大营铀矿(鄂尔多斯杭锦旗塔然高勒矿区),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行列。 这对我国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提高核电发展资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义。

交通运输

杭锦旗地处包头至银川中心地段,距包头机场200公里,距鄂尔多斯机场100公里,包兰铁路途经杭锦旗,并设杭锦旗站。 109国道、110国道、荣乌高速、沿黄一级公路、丹拉高速公路纵贯东西,旗级六大干线公路全部完成黑色化改造,总里程达727公里。 境内有浮桥两座,初步形成了以锡尼镇为中心纵贯南北、连接东西、水旱相通的交通网络。

在建机场·铁路

杭锦旗七星湖支线机场、乌拉山至锡尼铁路、锡尼至乌审召北铁路、大塔至四眼井铁路、塔然高勒矿区至包神铁路韩家村站运煤专线、杭锦能源化工区专用线

拟建路线

S215路线

人口民族

2009年,全旗总人口140352人,居住着蒙古、汉、满、回、朝鲜、藏等民族,其中汉族114006人,占总人口的81.23%,少数民族26346人,占总人口的18.77%。 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最多,蒙古族2607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8.9866%,占总人口的18.5811%。

杭锦旗人口统计表

行政区

总人口

汉族

锡尼镇

51170

41718

巴拉贡镇

13819

11692

独贵塔拉镇

12587

10286

吉日格朗图镇

14832

12314

杭锦淖尔乡

22534

19451

伊和乌素苏木

15878

10456

呼和木独镇

9532

8089

合计

140352

114006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杭锦旗常住人口110824人。

方言

蒙古语

杭锦旗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和蒙古语鄂尔多斯土语,使用于正式场合。

鄂尔多斯地区有15%左右的蒙古族,大部分会使用蒙古语,牧区比例较大,鄂尔多斯蒙古语方言为内蒙古方言的鄂尔多斯土语。 与其他蒙语方言比较特点是有φ元音,有阳性元音;在语音上,表现在复合元音、前化元音与聘化辅音、重音等方面;在语法上,表现在名词格的范畴与动饲某些形态变化方面;在词汇上,表现在方言词的构成,某些词汇意义的变化等方面。

汉语

杭锦旗的汉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的鄂尔多斯方言。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属于晋语方言,归内蒙古晋语大包片,与晋北晋语、陕北晋语、冀西晋语有着很深的渊源。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大体分为三个小片,整体来说大同小异。 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这三旗的沿河地区(黄河几字弯南岸沿岸地区)讲的是“滩套话”;上述三旗的梁外地区以及鄂托克旗北部和东胜区、康巴什区大部、伊金霍洛旗大部讲的是“梁外话”;鄂托克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及邻近的其他旗区小部分地区,讲的是“西旗话”。 鄂尔多斯方言中有丰富的动态助词,常常借助“个”、“兰”是其最大的特点。 这不仅使鄂尔多斯方言可以准确的表达说话者所指的时间段,也使日常交流用语更加活泼和亲切,这与鄂尔多斯这个蒙汉文化交织地区的人民纯朴大方的性格相映成辉。

银花

经济.经济园区.规划

综述

202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8.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2.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24.25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完成57.4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全部工业完成47.07亿元,同比下降3.8%,建筑业完成10.34亿元,同比增长54.2%;第三产业完成47.18亿元,同比增长1.3%。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8:44.6:36.6。

第一产业

2012年杭锦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9.35万亩,同比增长12.38%。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12万亩,同比增长10.8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9万亩,同比减少1.65%。 粮食产量424794吨,同比增长18.32%。

2012年度牲畜头数2133908头(只),同比增长1.08%;日历年度(12月30日)牲畜头数1462033头(只),同比增长2.9%。 牲畜改良率99%。 当年肉类总产量18205吨,同比增长1.7%;当年奶类产量13384吨,同比减少5.9%;当年禽蛋产量700吨,与2011年持平。

2012年末全旗林业用地1324.88万亩。 其中:有林地面积21.74万亩,疏林地面积1.57万亩,灌木林地面积448.9万亩,未成林地面积84.13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16.68%。

2020年,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40.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5.5亿元;林业产值1.4亿元;牧业产值12.5亿元;渔业产值0.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

2020年,农作物总播面积预计达到113.98万亩,同比增长4.7%。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7.89万亩,同比增长6.1%;粮食产量369300吨,同比增长0.1%。 其中,小麦产量959吨,玉米产量347302吨。 (详见附表1:杭锦旗202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表)。

2020年,日历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382304头(只)。 其中:猪存栏34784头,牛存栏45281头;羊存栏1293273只。

第二产业

2012年杭锦旗全部工业增加值19.02亿元,同比增长22.9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8家,完成增加值10.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103%,实现利润总额9900万元。

第三产业

2012年杭锦旗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535.6万元,同比增长14.06%。 按销售地区分:城镇零售总额完成147119.6万元,同比增长13.78%;乡村零售总额完成92416万元,同比增长14.52%。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91349.2万元,同比增长14.22%。 其中: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完成164685.3万元,同比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48186.4万元,同比增长13.43%。

鄂尔多斯市能源产业示范区

鄂尔多斯市能源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695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两园”规划设置,即位于杭锦旗巴拉贡镇、伊和乌素苏木境内的发电园区和位于杭锦旗锡尼镇的新兴产业园区。 发电园区规划面积1665平方公里,远期装机容量11070MW,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空气压缩储能等多种新能源科学搭配、构建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发电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新兴产业园区,总控制面积9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新能源、新光源装备制造和LNG为主导产业,以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辅助产业,园区在规划中突出体现产业链发展、新能源应用理念和晶硅光伏与煤电、煤化工等产业的互动,打造百亿元新兴产业集群。 到2015年,打造成为自治区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到2020年,打造成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

塔然高勒煤电园区

塔然高勒煤电物流园区作为杭锦旗“五大园区”建设项目之一,建于塔然高勒煤田附近,主要以煤炭资源开采和煤电产业为主导,以神华年产1000万吨矿井项目和国电2×330兆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建设为起点,是杭锦旗经济发展蓝图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推动杭锦旗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任务。 塔然高勒煤电物流园区位于杭锦旗塔然高勒管委会境内,距锡尼镇33公里,距塔然高勒煤矿10公里;距独贵塔拉工业园区约80公里。 109国道从园区中部通过,距鄂尔多斯市约70公里。 另有塔乔公路和运煤专线贯穿园区。

塔然高勒煤电物流园区规划控制面积约4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以109国道为界,自然划分为南北两个区。 塔然高勒煤电物流园区是杭锦旗发展采矿(煤矿开采和洗选业)、电力、建材、综合服务、仓储物流等五大产业的大型综合性园区。 园区立足于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协调统一原则,本着发展循环经济,以煤炭开采基地的煤炭物流及煤炭洗选为支撑,以煤炭开采、电力发展、建材加工、配套服务等职能为主导,同时积极强化煤炭运输、货运配载、信息交易、商贸交流、物流仓储等物流职能,组成一个强大的职能群,形成特色鲜明的职能体系。 按照规划用地性质的不同,规划煤电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带、二轴、三心、五区”格局。

独贵塔拉工业园区

独贵塔拉工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3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按照“一园两区”规划设置,“一园”即独贵塔拉工业园区,“两区”即位于过山梁的北项目区和位于敖楞乌苏嘎查的南项目区。 北项目区规划面积45.5平方公里,南项目区规划面积34.5平方公里。 独贵塔拉工业园区以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利用为目标,以大型新型煤化工项目为载体,构筑独具特色的清洁能源产品、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群,到2015年,全旗煤化工产能达到500万吨。

沙漠

巴拉贡镇中小企业创业园

巴拉贡镇中小企业创业园位于锡磴公路153公里——157公里,距巴拉贡镇区3公里,与新型风力发电场、太阳能发电场相临,紧靠储量丰富的杭锦2#土和石膏采区,锡磴公路横贯园区,交通便利,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工业经济的发展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支撑,努力通过资源优势、区位吸引、政策优惠和优质服务,全力支持巴拉贡地区中、小工业项目的发展。

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按照市政二级公路标准建设主干线5.4公里、支干线7.6公里,其中主干线27米宽、支干线12米宽。 现路面基层工程已完成,2011年完成面层工程、91600平方米的道路两侧硬化、主干线的绿化和园区西的锁边林建设及园区4盏大灯、268盏路灯的照明工程;新建110千伏变电站,可以满足创业园区企业用电需求;建成6公里输水管线、水源井6眼、加压站3处、储水池2个、配水厂一处,日供水能力达到10000吨,为园区工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同时园区移动、联通、广电等通讯光缆也将在2011年8月建设完工。

巴拉贡镇中小企业创业园以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建材等新型工业为主,努力打造杭锦旗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计划形成集机械装备制造、工业材料生产、环保材料加工为一体的工业园区。

园区主要以发展新型工业为主,2010年入驻企业3家,投资规模4.98亿元,已投资1.93亿元。 2011年计划入驻企业5家,总投资2.13亿元。 各企业入驻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366个。

杭锦旗十二五电力规划

“十二五”期间电网规划建成响沙500kv变至郭三梁工业园区220KV输变电工程、达旗响沙500kv变至郭三梁500kv输变电工程、郭三梁220kv增容工程、杭锦增容及布日都至杭锦二回220kv输变电工程、库布其增容220kv工程、布日都500kv变至锡尼500kv输变电工程、锡尼500kv变至郭三梁220kv输电线路工程、郭三梁园区110kv输变电工程、锡尼110KV输变电工程(迁址新建)、胜利110kv输变电工程、巴拉贡工业园110kv输变电工程、塔然高勒至高头窑110kv线路工程。

农网建成杭锦220千伏变至敖楞布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库布其220KV变至呼和木独110kV输变电工程、郭三梁220kV变至刀图110kV输变电工程、郭三梁工业园区220kV变至独贵新镇区110KV输变电工程、库布其220kV变至伊和乌素110kV输变电工程、杭锦220kV变至白音乌素110kV输变电工程、杭锦220kV变至伊和乌素110kV输电线路工程、呼和木独110kV变至吉日格朗图110kV输变电工程、刀图110kV变至吉乡110kV输电线路工程,7座110千伏变电站。

农网建成无人值班变电站改造(7个变电站)、独吉线T接七星湖35kV输变电工程、杭锦220kV变至阿门其35kV输变电工程、风电场至伊和乌素巴音孟和35KV输变电工程。

农网10千伏及以下工程规划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399公里;新建和改造0.4千伏低压579公里;新增和改造配变912台、27213千伏安;无功补偿40620千乏(10千伏及0.4千伏);智能化真空开关(分支)207台;新建光纤下行通道477公里;节能降损工程168套。 将杭锦旗建成自治区“2010-2012年”农网升级改造试点旗县。

杭锦旗光纤通信“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通道采用ADSS、OPG等模式,由锡尼110kV变电站至阿拉善35kV变电站、阿拉善35kV变电站至伊和乌素变电站、锡尼110kV至白音乌素35kV变电站、巴拉贡35kV变电站至呼和木独35kV变电站、独贵110kV变电站至吉日嘎郎图35KV变电站、锡尼110kV至古城梁35kV变电站、公司至四十里供电所、杭锦220至公司、郭山梁110kV变至独贵110kV变、呼和木独35kV变至吉乡35kV变、巴拉贡220kV变至伊和乌素风电场;总长度477km,投资1721万元(增加光配设备、光端机、配电柜)。

程控交换机方面:更新现有程控交换机已满足将来发展需求。

变电站遥视系统:电力系统作为一个作业分散,远程岗位众多的行业,作业点数量众多、地点分散,现场环境复杂的问题,这已成为日常维护工作的主要障碍。 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部门,关系着整个地区的电力供应。 必须保证其稳定运行。 特别是对于各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视频监控,对变电站的日常设备巡检及远程维护,以及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设备外观监视和变电站的防火、防盗方面。 这些薄弱环节将直接影响到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网络音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监测、控制、管理手段,正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

系统采用集中管理机制,运用C/S架构,对系统内所有设备和用户端进行集中管理、远程设置、远程升级、远程维护。 将整个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集中到一台服务器。

杭锦旗铁路民航“十二五”规划

铁路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旗将初步形成贯穿北部沿河的巴拉贡至独贵塔拉至四眼井至达旗大塔铁路和连接南北的乌拉山至锡尼至乌审召北至嘎鲁图铁路线为主、客货运相结合的“一横一纵”铁路路网框架。 在南北方向可以连接太中银(太原—宁夏中卫—银川)和京包兰(北京—包头—兰州)铁路;在东西方向可连接神朔骅(神木—朔州—黄骅港)到达黄骅港,还可以通过大秦线(大同—秦皇岛)到达秦皇岛。 到十二五末,我旗铁路总里程达到400公里,年运输能力将达到1.2亿吨。

民航总体目标

鄂尔多斯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要达到通用航空设备制造、通用航空服务、通用航空博览、旅游与休闲服务、商贸休闲居住服务五大通用航空产业全部投入运营,争取将园区建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区;腾飞飞机制造项目要建成投产。 启动七星湖支线机场建设,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并投入运营。

重点任务

1、乌拉山至锡尼铁路

线路走向:该线段自包兰铁路公庙子站西端引出,向南跨过黄河后,上过山梁东行绕过杭锦能源化区北边、东边后,折向南跨过毛不拉孔兑沟,经四眼井、埃力更特拉、昌汉沟,在塔然高勒矿区西南部勘查区西北角设终点站锡尼站,线路呈南北走向。

建设规模:全长95.4公里,其中我旗境内约72公里,建设总投资约18亿元。

主要技术标准:国铁Ⅰ级电气化,单线,限制坡度重车6‰,轻车13‰;

2、锡尼至乌审召北铁路

线路走向:该线从乌拉山至锡尼铁路终点锡尼站引出,向南途经锡尼镇、四十里梁、八一村至乌审召北。

建设规模:线路全长97公里,其中我旗境内88公里,总投资17.6亿元。

主要技术标准:国铁Ⅰ级电气化,单线,限制坡度6‰。

3、大塔至四眼井铁路

线路走向:由达旗大塔引出,向西绕过乌兰格高地,沿塔然高勒矿区北缘行走,依次跨黑赖沟、泊色太沟,经元宝湾、蓿亥图、石里霍图,至终点乌锡线上的四眼井站,线路呈东西走向,

建设规模:线路全长约65.7公里,其中我旗境内约2公里,总投资约1.23亿元;

主要技术标准:国铁Ⅰ级电气化,单线,限制坡度重车6‰,轻车13‰。

4、塔然高勒矿区至包神铁路韩家村站运煤专线

线路走向:由塔然高勒矿区向南引出,沿油坊壕井田南端煤田边界线,经柴登壕井田北端边界线、城梁井田和色连2号井田北端边界线,横跨新包神线接神华包神线韩家村站,线路呈东西走向,

建设规模:全长约77公里,其中我旗境内约2公里,总投资约1亿元。

果树

5、杭锦能源化工区专用线

线路走向:自乌锡铁路杭锦淖尔车站南端接轨,设置交接场兼工业站车场与杭锦淖尔车站并行布置,交接场北端线路出站后进入化工基地内部连接各装卸车场,同时在交接场北端连通杭锦淖尔车站北端正线。

建设规模:线路全长8.95公里,总投资2.7亿元。

主要技术标准:工企Ⅰ级电气化,单线,限制坡度6‰。

此外,按照铁道部安排,适时新建巴拉贡至独贵塔拉铁路;塔然高勒物流园区专用线项目已上报市政府,待批准后开展前期工作。

6、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东起四十里梁乡,西至榆林圪疸,东西长12.4公里,南起阿木尔龙贵,北至额日更乌素二队,南北长8.3公里。

建设规模:园区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分四期建设完成。 一期工程主要以基础建设为主,二期工程建设、安装配套设施,三期工程飞行器展览场所、园区绿化、商业用地开发,四期工程进行园区配套旅游项目的建设,总投资8亿元。

建设内容:通用航空设备制造、通用航空服务、通用航空博览、旅游与休闲服务、商贸休闲居住服务五大通用航空产业。

进度计划:十二五末全部建成投入运营,争取将园区建成中国最具影响力及世界知名的通用航空产业园区。

7、飞机制造项目

建设地点:锡尼镇工业园区南部。

建设规模:总投资34亿元。

建设内容:生产旋翼直升机、轻型固定翼和涡扇喷气公务三种类型轻型飞机,发展的配套项目有飞行驾驶培训学校、小型机场、通用航空支持中心等。

十二五末七星湖支线机场也将建成投入运营。

杭锦旗公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布局提高公路水平。 到2010年,境内国道全部达到高速,省道要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实现全旗公路主框架的连通和畅通,旗县公路要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重要的乡村公路以提高技术等级为主,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其他乡村公路以普及为主,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标准。 同时,对有利于连接跨省区的出口路要予以重点安排。 实现乡乡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完善农村牧区客运站点、渡口码头、渡改桥等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运输服务水平总体得到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支撑和运输保障。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63.15亿元,其中,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61.95亿元,农村客运站、货运站、渡改桥、公铁平交改造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完成里程达到814公里以上,其中新改建一级公路里程221公里,新改建二级公路里程627公里,新建三级及以下等级公路里程690公里。 力争乡镇苏木建设四级客运站,部分建设三及客运站。 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27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295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21公里。 二级公路达到627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达到688公里油路和水泥路里程达到1831公里,占总里程的66.8%。

“十二五”期间,境内车流量较大的工业专用线要达到一级以上标准,其它干线公路要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实现村村通公路,连接乡与乡之间的道路要实现黑色化,重点建设S215独贵塔拉至四十里梁段公路、荣成至乌海高速公路杭锦旗连接线改建公路、伊和乌素至临河公路、阳巴公路(杭锦淖至巴拉贡段)改建公路、塔然高勒至吉日嘎朗图公路,巴音乌素至公其日嘎公路。

城镇规划·风采

杭锦旗全力推进三个重点城镇建设。 我旗全力推进锡尼镇、独贵塔拉镇、巴拉贡镇三个重点镇的城镇建设,全旗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8.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为50%。 将锡尼镇打造成现代气息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现代城市锡尼镇主要以彰显城镇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先进文化为要求,深化细化城市设计,使城镇建设的每个方面体现出现代风格、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打造成现代气息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现代城镇。 改造西部旧城区、打造中部陶赖沟生态商住区、向东岸新区拓展,形成与周边工业园区相互依托支撑的城镇新格片区。 中部陶赖沟生态商住区8平方公里,两纵四横共计14公里道路管网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部分绿化工程。 医院、学校、社会福利中心、公检法司大楼已开工建设。 东部拓展新区11平方公里,已引进宏睿公司进行前期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南部新能源产业示范区首期29平方公里,现入园开工的大型项目有中盛光电多晶硅产业链项目、新圣天然气LNG项目等,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 将独贵塔拉镇建成自治区西部城乡统筹示范镇,独贵塔拉镇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首期规划了4.4平方公里。 已开工建设了2平方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四期移民小区和工业园区职工住宅区,以独贵塔拉工业园区和现代农牧业基地为依托,不断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要建成自治区西部城乡统筹示范镇。 将巴拉贡镇打造成为鄂尔多斯市西部“窗口”靓镇,巴拉贡镇规划总面积8平方公里,以新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及移民小区建设为主体,实现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区拆迁改造。 依托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以中小企业创业园和物流园区为产业支撑,进一步完善城镇建成区公共服务功能。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2年末杭锦旗有专业文艺团体1个,图书馆1所,文化馆1所,文化站6个,文化市场稽查机构1个,综合文化宫1个,地方文献室1所,广播发射台5台,电视发射台12台。 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广播综合覆盖率达到80%。 年末锡尼镇镇区内数字电视用户9065户,农网电视用户26000户。

医疗事业

2012年末杭锦旗共有旗直医疗、预防、保健、合作医疗、爱国卫生、卫生监督机构7个,苏木镇中心卫生院7所,卫生院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嘎查村卫生室99个,个体医疗诊所55个,学校等社会办医13个。 旗乡两级在职医务人员559名。 全旗共有病床445张,其中:旗直265张,基层180张。 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务人员3.7名、病床3.0张。

树林

教育事业

2012年末杭锦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所(其中民办5所)。 其中:完全中学2所(其中民族中学1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4所(其中民族小学1所),幼儿园1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所,包括民族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5所)。 全旗在校幼儿4035人,在校小学生5519人,在校初中学生3609人,在校高中生1800人。 有教职工1589人。

2016年末杭锦旗共有旗直医疗、预防、保健、合作医疗、爱国卫生、卫生监督机构7个,苏木镇中心卫生院7所,卫生院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嘎查村卫生室78个,个体医疗诊所52个。 卫生技术人员557人。 其中,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70名,主治(管)医师129名,初级医师、护士及其他人员348名。 全旗共有病床498张。 其中,旗直280张,基层171张,妇幼保健47张。 实有床位432张,其中旗直242张,基层143张,妇幼保健47张。 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3.94张。 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务人员3.5名。 [4]

幼儿园名录

第一幼儿园

蒙古族幼儿园(二幼)

第三幼儿园

亿利东方幼儿园

小学名录

实验小学(一完小)

蒙古族小学(二完小)

龙子心小学(三完小)

巴拉贡中心小学

中学名录

第一中学

蒙古族中学

城镇初级中学

高中名录

第一中学

地理环境

位置

杭锦旗

杭锦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西、北两面隔黄河与巴彦淖尔市相望,南邻鄂托克旗、乌审旗,东与东胜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接壤。 地跨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 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

气候

杭锦旗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较丰富,干燥少雨,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无霜期短,十月初上冻,次年四月解冻,四季冷热多变,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短暂,春季回暖升温快,秋季气温下降显著。 全年大部分时间受西伯利亚及外蒙古高原气流控制,年平均气温6.8℃,冬季严寒而漫长,1月份平均气温-11.8℃,极端低温-32℃,夏季温热而短暂,7月份平均气温22.1℃,极端高温38.7℃,受地形影响,气温自东向西递减。 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193h。

杭锦旗干旱少雨,十年九旱,年年春旱。 全旗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245mm,降水量的60%集中在夏季的7~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2720mm,相对湿度49%,干燥度1.98。 风速一般较大,年平均风速3.0m/s,一般春季多见,最大风速达28.7m/s,并伴随沙尘暴天气。 平均无霜期155天,多年土壤冻结深度1.5m。

地形地貌

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境内地形地貌由黄河冲积平原、沙地沙漠、波状高平原和砒砂岩丘陵镶嵌排列,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北部是黄河南岸的冲积平原,平均宽度约10km,地势平坦,海拔在1012-1080m,西高东低,杭锦淖尔隆茂营村毛布拉格孔兑沟入黄河处,为杭锦旗最低点,海拔为1012m。 地质结构为陷落地堑盆地,为厚层细纱及粘土状的第四纪洪积—冲积—湖积物覆盖,厚度达数百米;中北部是横跨全旗的库布齐沙漠,境内东西长180km,南北宽40-70km,面积为7668.50km2,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40.54%,海拔1040-1360m,西高东低,风沙地貌十分发育,形成以新月型沙丘链、沙垄和蜂窝状沙丘为主的浩瀚的沙漠景观。 伏沙为风积、残积物堆积,沙丘多就地形成,沙源来自下伏物质就地吹扬风积而成,其次是邻近地区的风积物;库布齐沙漠以南的中南部地区是波状高平原和丘陵地带,丘陵分布在东西两端,中部为波状高平原,海拔一般在1068-1619.5m,东西两端的丘陵区侵蚀、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 东部丘陵区塔然高勒乡境内的乌兰补拉格海拔1619.5m,是杭锦旗的最高点;东南部为毛乌素沙地边缘,海拔为1193-1550m,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流动沙丘很少。 沙丘形态以新月型沙丘和新月型沙丘链为主。 库布其沙漠起源于西部,横亘东西,将全旗分为北部沿河区、南部梁外区。

梁外:位于库布其、毛乌素沙漠的中间地带,属于荒漠、半荒漠草原;以草原、天然林保护区为主,草原辽阔;

沿河:紧靠黄河南岸,属东西狭长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

水系

外流水系

(一)毛不拉孔兑

毛不拉孔兑流域发源于锡尼镇锡尼补拉格嘎查,流经锡尼镇和杭锦淖尔乡,于杭锦淖尔乡隆茂营村北入黄河。 流经地段多属丘陵地形,地面坡度较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主沟穿越库布其沙漠,泥沙含量大,洪灾频发。 毛不拉孔兑呈羽型流域,流域面积总面积1260.7km2,在杭锦旗1201.7km2,其中丘陵沟壑区752.7km2,中游流经库布其沙漠带面积425.8km2,下游平原区82.20km2。 主沟长110.9km,平均比降4.3‰,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859×104m3,最大洪峰流量5600m3/s,多年平均输沙量210×104t。 其侵蚀模数由南部丘陵沟壑区7000t/km2.年过渡到中北部库布其沙漠带5000t/km2.年。 杭锦旗境内毛不拉孔兑流域部分由13条支沟流域构成,位于干流左侧和右侧分别为7条和6条,其中支沟流域大于50km2的有5条,它们分别是从右侧注入干流的格点盖沟、霍吉太沟、塔拉沟、亚什图沟和从左侧注入干流的苏达尔沟。 这些支沟流域除亚什图、苏达尔沟的一部分位居库布其沙漠南缘外,其余均在丘陵沟壑区内。 沟道断面除格点尔盖沟、孔兑沟呈宽钱弧形且无明显的沟岩外,其它沟道均有沟岩,局大多数呈宽U形,少数呈深窄v形,沟中多有长流水。

(二)巴拉贡沟

巴拉贡沟源于巴拉贡镇巴音恩格尔地区的格斯谷努拉南,径流流经巴拉贡镇,由巴拉贡镇西侧注入黄河。 主沟长27.2km,流域面积70.4km2,属于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3.23×104m3,平均比降12‰,坡面坡度陡,植被稀疏。 由于降雨稀少,洪水过后,沟内干涸。

(三)朝凯沟

朝凯沟发源于巴拉贡镇巴音恩格尔地区尚代庙,流经巴拉贡镇,穿越黄河南岸总干渠15km处汇入黄河,呈条形流域,流域面积177.6km,主沟长30.25km,属于季节性河流,汛期短时产生洪水,平时干枯,多年平均径流量53.6×104m3,平均比降15‰,产生洪水时易造成灾害。

(四)其他沟壑

除上述外流(黄河)水系,还有一些小沟,也属于外流水系。 如沙素沟、磨石沟、狼嚎沟,总计流域面积273km2,多为丘陵山区,洪水过后,沟即干涸。

二、内陆水系

(一)摩林河

摩林河发源于伊和乌素苏木夏哈图泉流,流向呈东南西北向,流经苏木全境,消失于西北的库布其沙漠之中。 流经范围包括境内的夭斯图、浩绕柴达木苏木一部分,巴音恩格尔地区大部分,流域面积5220km2,主沟长81km,多年平均径流量1.93×108m3,其中基流量772.6×104m3,占总径流量的40%。 河底平均比降1.1‰,含沙量小,年输沙量8.4×104t,地表径流容易控制,有利用价值。

(二)陶赖沟

陶赖沟发源于锡尼镇阿斯尔嘎查油房梁,流经锡尼镇、伊和乌素苏木,最后由伊和乌素苏木汇入盐海子,主沟长83.8km,平均比降3.3‰,流域面积905.23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62.09×104m3,基流量144.8×104m3。

(三)叶力摆沟

叶力摆沟流经锡尼镇、杭锦淖尔村,流域面积119.58km2,主沟长29.7km,平均比降5.5‰,流域内沙化严重,径流时短,无水时间长,多年平均径流量47.83×104m3。

(四)五斯图河

五斯图河流经锡尼镇、杭锦淖尔乡,流域面积84.5km2,主沟长16.35km,平均比降4.6‰,流域内沙化严重,径流时短,无水时间长,多年平均径流量33.66×104m3。

(五)扎克待河

扎克待河发源锡尼镇南乌兰素,流域面积381.02km2,呈扇形状,主河长16.25km,平均比降1.8‰,多年平均径流量152.41×104m3,经沼泽汇入红海子,多在7、8、9月汛期有水。

(六)汗哥岱河

汗哥岱河发源于杭锦淖尔村的道劳乌苏,流域面积818km2,主河长22.15km,多年平均径流量327.2×104m3,汛后干涸。

(七)乌加庙河

乌加庙河发源于巴拉贡镇巴音恩格尔地区巴汉图,流域面积591.24km2,主河长32.2km,平均比降7‰,多年平均径流量195.1×104m3,汛期产生洪水,汛后干涸。

金色

土壤类型

杭锦旗由于地貌、气候、植被和水分条件的地域差异,土壤从北向南依次分布为灌淤潮土、风沙土和草原土壤带等更替;地带性草原和荒漠土壤的地域分布又从东向西依次为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和棕漠土等更替。 灌淤潮土分布在黄河南岸的冲积平原地区,土层厚,土质肥沃,是产粮主要土壤类型。 栗钙土分布在东南部波状高平原和毛乌素沙地边缘的丘间洼地及河谷阶地上,地下水位较深,水质良好,具有腐殖质积累和石灰淀积过程。 棕钙土分布在中南部波状高原地区,分布面积较广,地下水位较深,土体从上到下可明显分为腐殖质、钙积和母质三层,腐殖质层为淡棕色;灰漠土分布在西部巴拉贡镇的波状高平原和丘陵区,土壤水分少,有机质含量低,表层呈荒漠结皮特征,土体含有石膏层。 风沙土在旗域内均有分布,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区集中分布,土体胶结松散,土层分化不明显,土壤贫瘠,不宜耕作。

除此之外,在黄河沿岸地区还分布有沼泽土、盐土,在鄂尔多斯高原区分布有粗骨土。

现任领导

代理旗长:张仲平

风景名胜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AAAA

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腹地,黄河南岸,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北与草原钢城包头市隔河相望,西接乌海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南邻晋、陕两省,北达110国道及京兰铁路,南接109国道和东准铁路,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规划面积889公顷。 其中水域面积114.6公顷,芦苇湿地面积40.7公顷,草原面积380公顷,沙漠面积383.7公顷。 是以沙漠生态建设为主题、以沙漠资源为依托、以沙漠生态旅游为亮点的生态型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鄂尔多斯草原景区AAA

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西9公里处,交通便利,全程油路。 东距世珍园旅游区70公里,北距夜鸣沙旅游区80公里,自然形成黄金旅游一条线。 该处被银川市、乌海市、临河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所拥抱。

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核心区由一个蒙古大营和豪华型、传统型等300多个蒙古包组成的蒙古包群。 日接待游客能力达1000人以上,住宿接待能力达500人,还可接待大中型会议。

夜鸣沙旅游区

夜鸣沙景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响沙带之一——库布齐沙漠腹地,夜鸣沙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沿着驰名中外的“穿沙公路”(215省道)就可到达夜鸣沙旅游区。

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AAA

三盛公2005年被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

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干流的上中游,著名的“几”字弯头;地处内蒙古西南部,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边缘,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之间,总面积129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库布齐神光响沙旅游区AA

鄂尔多斯库布齐神光响沙旅游区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穿沙公路27公里处。 坐标为北纬47°27′,东经108°38′,总面积35平方公里。 它是一处以特大响沙带和观看沙漠神光为中心,集沙漠探险、祭拜敖包、机动车越野赛、参观沙生植物、穿沙公路、体验民族风情于一体,充满迷离色彩的大型沙漠综合旅游区。

景区内特大响沙带面积10平方公里,高大沙丘比肩而立,浩海茫茫、一望无际,拨动沙粒嗡嗡作响,踩踏或滑溜则会听到犹如飞机掠顶而过的轰鸣声,并且四季昼夜皆响。

伊和温泉公馆

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境内,鄂尔多斯大草原西北部,摩林河畔,地处东胜、包头、乌海、临河四市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距锡尼镇仅80公里,距磴口仅70公里,京藏高速工程正在施工中,全线贯通后,伊和乌素镇到鄂尔多斯市内的车程约需2小时。

为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温泉眼所在,温泉水温适中(43℃),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适合洗浴,保健作用明显,被当地崇为“圣水”,伊和温泉水质经国家权威部门认证[认证号:(GB11615-89)内地字(1996)55]按医疗矿泉水分类可定为偏硅酸医疗矿泉水。 对心脏病、风湿病、动脉硬化、荨麻疹、白癜风、皮肤病等有较好的医疗防治作用。

菩提济度寺

菩提济度寺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最大的寺庙,建于明朝以前,重修于2006年。 相传,运石狮的汽车行驶至杭锦旗哈劳柴登木草场附近时,突然两个大石狮从车上跳下来,安然无恙,相距1.5米,面部朝东,车未受损。

牛羊

历史文化

蒙古族古如歌

杭锦旗作为鄂尔多斯“古如歌”尚有留存的唯一地区,所存曲目有百余首。 为了挖掘、保护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年,杭锦旗经积极申报被录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如”蒙古语意为“国度”或“朝政”,此类歌曲源于宫廷,音乐属于长调体裁,集中展示蒙元以来蒙古宫廷礼仪音乐以及宗教礼仪音乐的面貌,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精品。 蒙古王权衰微之后,流传于民间而成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体裁,广为流传于我区鄂尔多斯市和蒙古国喀尔喀地区。 据专家介绍,蒙古国“古如歌”目前已经基本失去活态传承,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发现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北部一带还存有一部分“古如歌”及其传承人。 鄂尔多斯“古如歌”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活化石”、蒙古古老文明的“活标本”,这一失去王府、寺院等原本生存空间的古老歌曲,竟然流入民间获得新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留存下来。 其基本特征是不能随意吟唱的,吟有吟的规矩,唱有唱的规矩,一般在隆重而盛大的仪式上演唱,以三首为一组,称为“三支首歌”或“三支正歌”,主题严肃,内容正统,唱时政、唱佛教、唱父母、唱故乡、唱骏马,以说教为主。 其风格高贵典雅、博大肃穆,旋律缓而不拖,慢而不沓,节奏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旋法大跳大落,跌宕起伏。

蒙古族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 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词少腔长”,曲调舒缓悠长、委婉抒情,音域宽广,富于变化。

据中国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匈奴时期,长调或其前身就已在北方草原流行。 长调大多以牧人、骏马和草原之爱为主题。 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长调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根据内容、功能和演唱的场合,长调可分为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酒歌)等。

2005年11月25日,由中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蒙古族婚俗

清明,中华明国时期,杭锦旗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个别殷富者纳妾。 婚姻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也有贵族和官使将属民指定成婚者,不管本人是否愿意,年龄多么悬殊,指定的人不得为抗男子通常16、17岁娶亲,女子在15、17、19等奇数年龄出嫁。 同姓不婚。 贵族贫民之间通婚。 由于喇嘛教盛行,教规不准喇嘛娶妻,故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除喇嘛外,女多男少)。 尚存“指名为婚”和指物为婚的风俗,“指名为婚”分两种(1)岳父母要求大女婿做小女儿的名誉丈夫。 (2)为某一喇嘛做名誉妻子,有别人担当名誉丈夫。 女方所生的子女须随名誉丈夫姓氏,乃为名誉丈夫的子女。 “指物为婚”是名誉丈夫不参加婚礼用名誉丈夫的某种佩物代替其人。 如果找不到名誉丈夫,也可指马桩、们坎等为“丈夫”,该女便是合法媳妇,可生儿育女。 有女无男的家庭则召赘婿。 被召者多为弟兄多而财产少的人家,彩礼为“九”计数,如9只羊、9匹马、9峰驼,或将新娘穿戴的布匹绸缎、手镯、戒指和耳环等物合成九数。 一般平民止于一九、二九,家道殷实者和达官贵人的多些,但不超过“九九”数。 女方也陪一定数量的嫁妆。

新中国成立后,指物、指名婚姻消除,时兴自由恋爱结婚,偶有入赘者。

草原传统节日那达慕

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多在七八月举行。

蒙古族是个尚武的民族。 成吉思汗非常看重培养人的勇敢、机智、顽强,于是把骑马、射箭、摔跤统称为“男儿三艺”,作为士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 在那达慕大会上,“男儿三艺”便成为竞赛的主要项目。

那达慕大会十分隆重。 届时,方圆数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牧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车骑马,赶来赴会。 远近的商贸小贩也支起店铺,出售日用品,收购畜产品。 于是,寂静的草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蒙古族禁忌

喜双不喜单,送礼忌赠单数礼品(九除外)。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火(祭灶)仪式后,不再出借物品。 交际中忌说“不”“没有”“坏”之类不吉利话语。 出入忌踩门槛。 忌用破碗给客人盛饭倒茶,不准坐锅台上或用脚碰锅灶。 忌将绳索拖地而走,如此则视为办事拖拉,凡事不能成就。 制圆饼须切开四道或划上花纹,因为无缝无花的饼是专给死人供奉的食品。 还人家器皿,须盛少许食物。 刀、剪之类刀器须置安全处所,且刀面朝里,若给他人,则将刀面朝自己,刀背朝对方递。 忌携马鞭、绳索、棍棒、弓抢之类入户,不然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 宰绵羊要在下面铺白毡,因为视绵羊为天赐的生灵,不如此宽待,老天将责怪其主人。 忌讳打马头,不然马会记仇。 忌打击牛角,因为常言道“击一牛角痛及千头牛”。 忌从右侧上马,因为叛逃者才如此。 忌抚摸没有奶水的母畜的奶头,以免不下奶。 忌讳用烧火棍赶羊群,认为这样做凶多吉少。 出售畜,主人要剪留一缕毛,以示畜去福留。 打雷时忌立鱼啊门槛上。

蒙古族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日,也有少数牧民二十四日祭。 此日凌晨,搬出家中所有的物件,清扫,清洗。 在火撑中生火,将羊胸骨薯块佐一以乳酪、红枣、红糖等烹炖,煮熟捞出后,将肉剔下。 用白纸或红纸“瓮滚羊”(畜群中留的“神羊”)毛线缠绕羊胸骨,置于盘中,献于灶前,主人带领全家向“火神”行九叩大礼,把胸骨和其他祭品投入灶中,每人将盛有祭火饭的盘子双手举至齐眉,随着《祭灶词》的旋律高呼“呼列!”“呼列!”,意为召福。 然后用祭火饭涂抹或火撑子,吃用糜米和糖枣、奶酪调煮的灶饭。

旗扎萨克用牛胸骨或绵羊胸骨祭火,其数在27个以上。 平民一般用9个绵羊胸骨,贫寒人家键位3个。

七星湖

蒙古族丧葬

主或长辈去世,家人即将风马旗御下或用黑布缠绕,在49天内停止娱乐,不予人请安问候、说吉祥话,不理发须,女子要御下发套,用黑布缠绕连垂。 旗扎萨克去世,举旗发丧,在百日内不举乐、不迎娶。 过世的第二日同一时辰或三日后下葬。 忌从屋门和院门出殡,而从窗户和院墙上出殓。 若停尸于蒙古包,则要打开一处哈那,从那里出葬。 家人低泣而忌嚎哭。 出葬后办丧宴,招待致丧礼的相邻和亲戚。 新中国成立前,还请喇嘛念经,超度阴魂。 葬式有3种:

野葬:将死者殓入白布袋中,置于草木繁茂,视线广阔,阳光充足的阳坡地。 使尸体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侧卧,头枕一手,两膝夹另外一手,置如卧眺太阳状。

土葬:把死者装入木轿式棺木,箱柜或垒制的坑中,上覆沙篙和树枝。

火葬:婴幼儿死亡或产妇难产而死,焚烧处理,僧人和上层贵族死亡,也焚化。

荣誉称号

古如歌之乡、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5]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6]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入选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县、市区)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参考资料

1.杭锦旗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

2.杭锦旗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杭锦旗人民政府

3.杭锦旗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

4.杭锦旗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县情资料网

5.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6.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新华网

下一篇:信言不美 (汉语成语)
上一篇:康司瀚 (电视剧《步步惊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