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闻樱 (原武汉儿童话剧院演员)

2023-02-23 22:15: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7

东方闻樱原武汉儿童话剧院演员

东方闻樱—原武汉儿童话剧院演员,现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全国十佳制片人。 担任了《省委书记》、《女子监狱》、《走过斑马线》、《追赶太阳的人们》等数十部影视作品的制片人,作品多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 生于1963年02月09日,中国江西出生剧中扮演过主。 进组时19岁,是武汉儿童艺术剧院演员。 最初以场记的身份加入"红楼"剧组,后因为好强的个性而被王扶林看中,扮演剧中的探春。

现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东方闻樱精湛的演技准确地表现了探春这一人物的性格,尤其“远嫁”一场戏,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东方对自己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喜欢嘉宝·费雯丽的表演。 此后东方不断地磨炼自己。 拍过《红楼梦》后,东方从武汉儿艺调到了北京,后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生产处办公。

中文名

东方闻樱

籍贯

北京

出生地

北京

性别

民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63年2月9日

职业

演员

毕业院校

北京广播学院

代表作品

《红楼梦》《红粉行动》、《血亲大仇亲》、《白莲艳事》

人物经历

东方闻樱

东方闻樱走上演艺之路是受她的母亲影响,她母亲就是影视圈这行的。 东方闻樱父母那辈时电影还是新生事物,设备极端简陋,外部条件更加恶劣,战乱不断,经常会遇到人力不可抗因素而导致中途停拍,如果不是真正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很多经典作品是不可能被坚持完成的。

东方闻樱小时候因为长得漂亮,又生活在这个行业的氛围中,一直坚信她自己将来能做大明星,所以一定要看电影。 她小时候不管是公映的电影,还是内部参考片,都一定要去看,人家要是不让她进,东方闻樱就站在外面不走。 一般情况下,人家看她一个漂亮小姑娘站在那儿,最后都会让她进去。

那个时代的电影对东方闻樱影响非常大,她对英雄人物的热爱由此而来。 所以在东方闻樱的作品中,主角一定是光明高大的。 东方闻樱说,她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干这行的,也该以她们的热情留下自己的痕迹。 她的理想就是这一生要尝试三个职业:编剧、演员和导演。 她笑称,原来很喜欢写东西,当演员后就不写了,“懒了,都快没文化了。 ”

一夜成名

东方闻樱饰演贾探春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选演员时,曾几度筛选。 因为探春这个角色外表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而且是书卷气加上锐气,妩媚加上英气。 她不同于史湘云的活泼爽朗,也有别于王熙凤的艳丽奢华、咄咄逼人。

而形之于外的性格却是鲜明而很难表演出来的,探春因为自卑于自己生母是个姨娘,所以格外自尊自重,格外强调自己主子的身份,决不肯做任何有失自己大家闺秀体面的事,同时在自身才华的积累和表现上非常努力:她是贾府四春中诗写得最好的,也是惟一在才干上可以和王熙凤争雄的,但她很会掌握时机与分寸。 这种性格很难单纯地表演出来,鲜明而非显性,这就要求演员性格本身与之有类似的地方。 当时编剧周雷比较了解东方闻樱,觉得她的性格冲和探春太像了,因此选上了她。

探春总是喜欢火红色的衣服,突出了她火辣,果断的个性,东方闻樱的大眼睛,出色的演绎除了探春的果断和心计。 但是偶尔的凄凉,又很好地演绎了探春的那句判词“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东方闻樱自己评价说当年都是本色表演,从专业技巧上根本就谈不上,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

本色表演的效果也确实很好,东方把探春的干练、胆识和男儿气概表现得恰到好处,她也是组里唯一一个敢跟导演争吵的人。 曾经有位红迷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如果说探春是政治家,那王熙凤只能算是政客。 ”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能把探春演出政治家的范儿,真是不简单。 直到现在一提起她,观众自然会想到《红楼梦》里远嫁的女儿“探春”。 红楼梦可以说是东方闻樱心中的一个永远的情结。

电影情结

东方闻樱

如果按照数量来说,东方闻樱是个十分低产的制片人,因为她会参与到整个电视剧运作的每一个细节,从最早的题材规划到剧本创作到实际拍摄再到后期制作,因此东方每年只拍一部剧,几乎要花半年用来研究剧本。 东方坦言,中国的制片行业还不规范,不少“制片人”扮演的只是“投资人”的身份,花点钱,请些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以为就此可以安枕无忧,靠着这些大腕就能卖给电视台,许多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就是这样出来的。 而作为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制片人。

东方闻樱拍剧总是把思想性放在首位。 她坦言自己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与人聊天,从而发现一些可以拍成电视剧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东方闻樱还喜欢关注一些特殊和边缘人群,比如她曾经拍过的《女子监狱》、《老人的故事》和即将要拍摄的女法官以及复员军人的题材。

东方闻樱有很重的电影情结。 她说,其实她是中国80年代中期最早的一批独立电影制片人之一。 如今拍了多年电视剧,总还想再重新拾起心中的电影梦。 她去法国、美国访问,发现外国人最喜欢的其实还是中国最传统的东西,或者是反映中国现实社会最普通、最平民的片子。 东方闻樱现正在酝酿与美国人合作一部《中美1972》的作品,讲述尼克松总统1972访华的故事。

制片三规

东方闻樱

一直以来,东方闻樱做制片人有三条严格的“铁血原则”:一、所有戏的演员都不许带助理;二、如果要找某个演员演戏,第一通电话一定是打给演员本人,绝对不找经纪人等中介传话;三、东方闻樱的戏的主创班底全部由她自己定,坚决拒绝某位导演或某个剧的原班人马。 听上去,这条条似乎都是针对影视圈所盛行的演员“戏霸”问题,但是东方闻樱已经坚持了十多年。 问及为何定下这样的规定,她淡然地笑笑:“我是演员出身,说句不客气地话,我太知道演员的性质是什么,没什么了不起,演员真不应该太矫情。 ”

东方闻樱说,第一通电话一定要打给演员本人,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演员第一时间了解整个剧和角色的情况,从而从剧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要不要接,而不是一上来就由经纪人代看剧本、谈片酬,把艺术变成了商业的东西;不用原班人马则是因为东方认为,原班人马拍出来的作品永远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东西,只有每次用不同的组合,才能够擦出不同的艺术火花。 所以很少有导演或摄影或演员能和东方闻樱合作两次以上,因为她总是不停地再换,虽然这样在最初的磨合期会很吃力,但东方闻樱说这样才够刺激,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创作激情。

评价幸福

东方闻樱对于幸福的评价是这样认为的。 她说,一位历史学家总结过,普通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和住所;安全保障需要,免于身体危害的需要;爱和归属需要,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体现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互相给予上;尊重需要,人的归属感一旦得到满足,就要求自觉和受到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不断完善自己。

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逐步得到这五种需要的过程。 东方闻樱觉得,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正是他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他就是幸福的,这正是因为他的工作可以实现他的五种需要。 做制片人尽管十分辛苦,但因为她喜欢,辛苦就不算什么了。 有所得到必然有所付出,也许付出的更多,但得到的已经足够。

1988-1994年,东方闻樱主要在长影拍戏,拍摄了大量电视剧。 东方闻樱认为当演员要有很多技巧而她自己没有,她决心做一名制片人。 东方闻樱曾在《改革者》中尝试过导演和制片的工作,而后又自导自演了《红粉行动》、《血亲大仇亲》、《白莲艳事》等电视剧。 1990年,她一口气做了三部电视剧的制片。

东方闻樱觉得制片人是一个既要面对市场又要对质量把关,同时还要驾驭整个制作群体,制作过程的苦差,但她有决心做好。 1994年,东方闻樱毅然放弃了表演,成为中国电视剧艺术中心的一名制片人。 在接下来近十年的制片生涯里,她如鱼得水,展示出表演之外的才华,出色地完成了四部电影、大量电视剧的制片工作。 1996年,东方闻樱又任《金猴小队》的制片。

走出“红楼”的东方闻樱终于梦想成真,当上了制片人。 《省委书记》和《陈赓大将》都出自她之手,下一部是展现中美外交风云的《毛泽东和尼克松》。 东方闻樱特别喜欢政治片,可能是她从小被莎翁戏剧熏陶的,梦想重现波澜壮阔的故事,对那些家长里短的没有兴趣。 东方闻樱坦言自己在“儿女情长”方面挺笨的,她也曾试图给自己补补课,找来以情感细腻着称的日剧,却终究提不起兴趣:“受不了里面为了点小矛盾小误会就折腾好几集,不懂今天的孩子怎么那么喜欢呢?”

演艺经历

1980年出演胡家森、高方正联合执导的电视剧《路》,自此开始演艺事业。

1987年被导演王扶林看中,参演其执导电视剧《红楼梦》,在剧中饰演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贾探春。

1991年与李德共同主演毛玉勤导演指导的武侠剧《江湖恩仇录》,在剧中饰演峨嵋败类黑凤凰。 1994年东方闻樱毅然放弃了表演,成为中国电视剧艺术中心的一名制片人。

1995年在庞好执导的现代都市剧《都市恋情》中饰演沈小桔。

1996年参演沈好放执导,严燕生、张光北主演的古装历史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饰演伯嬴。 同年东方闻樱又担任儿童题材剧《金猴小队》的制片,该剧获得第十七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1997年担任制作人的电视剧《双筒望远镜》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000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艺术论文奖。

2003年担任苏舟执导,陆天明编剧的《省委书记》制作人,该剧获得第2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以及第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2004年制片的女警感化教育题材电视剧《女子监狱》获得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影视剧类节目二等奖,以及第2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

2006年冬天由她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老人的故事》在上海开机。

2007年在沈好放执导情感剧《戈壁母亲》中担任制片人,该剧获得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7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以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27届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2009年担任制片人的澳门回归题材剧《莲花雨》在央视一套次黄金档播出。

2011年与杜闻伟共同担任革命题材剧《中国1921》的制片人。

2014年担任制片反映全民健身的南方农村喜剧《农民篮球队》在广西大新县开机。

荣誉记录

1996年

《金猴小队》获第十七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1997年

《双筒望远镜》获第十八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

2000年

获第一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艺术论文奖”;

2001年

《华丽瞬间》获第二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获全国电视剧“骏马奖”;

2003年

《省委书记》获第23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获第四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获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4年

第六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奖;

2005年

《女子监狱》获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影视剧类节目二等奖;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04年度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

2008-2009年

《戈壁母亲》获中央电视台2007年度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一等奖;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27届(2007-2008年度)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获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获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简介

东方闻樱,国家二级演员,1963年02月09日出生于江西,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制片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 1979年开始参加影视拍摄工作,曾因出演《红楼梦》中的贾探春一角而知名。 1982年开始制作电视剧,担任过电影独立制片人、电视剧导演和专题片编导。 现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担任制作了《省委书记》、《女子监狱》、《走过斑马线》、《戈壁母亲》等数十部影视剧作品,多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 [1]

参考资料

1.东方闻樱·豆瓣电影

下一篇:沈安娜 (中共特工)
上一篇:长兴岛 (上海崇明三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