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ercp手术全称是什么)

2023-02-23 15:59:1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7

ERCP治疗技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 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 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中文名

ERCP

全名

内镜下胰胆造影术

相关疾病

小儿慢性胰腺炎

所属分类

X线

简介

ERCP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60年代后期,医生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 1968年首次报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以成功显示胰胆管结构来诊断胆总管结石、胆道良恶性梗阻、胰腺占位等胰胆系统疾病。 1974年,Kawai、Classen等相继报道了ERCP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开辟了治疗性ERCP时代。 通过ERCP可以在内镜下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行胆管支架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微创治疗。 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MRCP因其无创、无X线照射、不需造影剂等优点己逐步取代诊断性ERCP,成为胰胆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ERCP逐渐转向胰胆疾病的治疗,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 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

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禁忌证

1.严重的心肺或肾功能不全者。

2.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3.严重胆道感染。

4.对碘造影剂过敏。

术前准备

1.与胃镜检查相同,作碘造影剂过敏试验。 术前禁食6~8小时。

2.器械准备:十二指肠镜,ercp设备消毒(75%酒精浸泡消毒30’~60’)。 消毒注射器等。

3.术前用药:哌替啶50mg肌注,可静注解痉灵(buscopan)20mg。

操作要点

1.插镜:患者一般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十二指肠镜经口依次通过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

2.插管:选择性插管是顺利进行ERCP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经活检孔插入导管,调节角度钮及抬钳器,使导管与乳头开口垂直,将导管插入乳头。 多数ERCP医师插管成功率应大于85%以上,导丝引导下选择性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3.造影:在透视下经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在荧光屏上见到胆管或胰管显影,显示病变。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胰管显影,以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4.拍片:胰胆管显影后,进行拍片存储。

5.治疗:根据患者胰胆管病变情况,采取不同内镜下治疗措施(如括约肌切开取石、放置引流管或支架缓解胆管梗阻、瘘管支架放置等)。

术后处理

1.造影成功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三天,以防感染。

2.观察有无发热、腹痛、血像之变化。

3.胰管造影者,术前、术后4~6小时及翌晨各测血、尿淀粉酶,升高者每天复查至正常为止。

并发症

1.注入性胰腺炎。

2.胆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

3.造影剂反应。

4.操作不慎所致的乳头损伤、胰胆管破裂等。

5.其他少见并发症尚有假性胰腺囊肿破裂、上腹部剧痛、腹部膨胀等。

临床应用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表现为胆绞痛、梗阻性黄疸、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 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超过95%。 目前在专家手中,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率大于90%,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5%,死亡率小于1%,均优于手术治疗。 在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时,可行预切开术,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于常规方法。 除乳头括约肌切开外,另外可选择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 一些特殊病例,如凝血异常、ERC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等,可选择气囊扩张。 取出结石通常选择气囊或网篮,大结石或崁顿结石,取石较困难,可以选择机械碎石。 取石不成功,应置入胆道支架或鼻胆引流管引流。

良恶性胆道狭窄

ERCP可用于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活检、刷检和超声内镜介导下穿刺均可提供组织学诊断,但总的敏感度不高于62%。 ERCP也用于胆道良性梗阻、胆道先天性异常及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包括肝移植后胆系并发症。 对于胆管狭窄可行内镜下扩张及支架引流治疗。 置入胆道支架可为良恶性胆道梗阻提供有效引流,其中金属支架畅通时间是塑料支架的2倍,而且成本效益比更好。 金属支架适用于预期生存时间较长、无远处转移及塑料支架开通时间短的病人。 胆道支架也有助于术后胆道狭窄及胆瘘的治疗。

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与胆道疾病或胰腺疾病类似。 90%以上患者括约肌切开后疼痛消失。 一些研究认为括约肌切开有益,但尚未得到公认,应进一步研究;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ERCP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应谨慎。

慢性胰腺炎

ERCP行胰管造影,对有症状的胰管结石、胰管狭窄和假性囊肿可行镜下治疗。 胰管狭窄通过扩张和支架治疗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胰腺炎腹痛患者首选内镜治疗,只有内镜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病例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 慢性胰腺炎患者崁顿的胰管结石可诱发腹痛和急性胰腺炎,因为胰管狭窄,胰管括约肌切开取石较困难,往往需要体外震波碎石后再尝试内镜下取石。

胰瘘

胰管破裂或胰瘘多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及手术损伤造成。 胰瘘可出现胰源性腹水、假性囊肿形成或二者同时存在。 胰管支架已成为胰瘘的常用的治疗方法。 大部分严重的胰管损伤可置入桥样支架以重建正常的胰管引流。

胰腺囊肿

ERCP可用于诊断治疗胰腺液体积聚,包括急性假性囊肿、慢性假性囊肿及胰腺坏死。 与胰管相通的液体积聚可经乳头治疗,不通者可经胃或十二指肠引流。 EUS可用来穿刺前定位,以避开血管。 与胰管相通的液体积聚包括胰尾部的囊肿,可由经乳头放置胰管支架。 经胃或十二指肠假性囊肿引流,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技术熟练的医师成功率仍大于80%。 假性囊肿引流的并发症包括胰腺炎、出血、穿孔及感染。

有关新闻

2021年6月2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与麻醉科、放射科共同完成2例高龄患者、1例高难度ERCP术。 通过内镜微创,为患者解除胆道梗阻,祛除病痛。 现阶段,三位患者均症状缓解、恢复良好。

ERCP的作用:ERCP具有诊断性和治疗性两大作用,临床医学或影像诊断查验适用胰腺或胆管疾病。 除了常用于移除胆管结石以外,还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胆瘘及胆道良性狭窄、慢性胰腺炎及假性囊肿、胰管或胆总管的组织穿刺活检等,其具备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可以为患者减少手术痛苦。 ERCP适用人群:1.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为肝外胆管结石者;2.胆囊切除术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者为首选;3.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4.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5.疑有先天性胆管、胰管异常等;6.并发有胰腺疾病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7.老年病人或身体衰弱而不能耐受外科手术。 [1]

华龙网6与13日16时05分讯(记者 黄宇)日前,由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外科专委会、重庆市解剖学会腹部外科解剖与手术专委会主办,中国西南地区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培训基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承办的ERCP高级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就ERCP相关诊断及手术进行了专题讲座及手术演示,来自重庆及周边地区的近百名内镜医师参加了研讨会。

据了解,ERCP技术是近年来医学界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医生不用开膛剖腹,只用几毫米粗的内窥镜就能取胆管结石、放支架、疏通胆道等复杂手术,即医生通过患者口腔插入与普通胃镜相似的十二指肠镜到胃下方的十二指肠,在镜下对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并进行微创治疗。 其最大优点是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滞留医院时间短。 李靖说,作为中国西南地区ERCP培训基地,不定期举办学习班、研讨会,旨在提高重庆及周边地区的ERCP技术的操作水平,为医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在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上,专家们通过学术报告及疑难病例ERCP手术操作演示,展现了精湛的学术底蕴和高级的手术技巧。 同时,专家们还就一些胆道疾病的临床病例同大家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使广大内镜医生获益匪浅,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2]

参考资料

1.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单日内成功完成3例ERCP手术·凤凰新闻

2.胆胰疾病患者迎新福音 这项技术让治疗创伤更小·中国日报网

下一篇:漂流教室(漂流教室动漫)
上一篇:钊(钊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