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 YEAR (西方国家青年升学或毕业后工作之前的旅行)

2023-02-23 15:45: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9

GAP YEAR西方国家青年升学或毕业后工作之前的旅行

Gap Year意为间隔年、空档年,是西方社会通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概念。 大概意思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近几年越来越多21到23岁、已经获得学位的年轻人也开始给自己一个空档年),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中文名

间隔年

外文名

Gap Year

起源国家

英国

基本介绍

现在所说的“间隔年”则是西方社会通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概念,大概意思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间隔年期间,学生在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他们相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达到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的目的。

起源(thegapyear)

提到gap year的起源,就一定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浪潮说起。 当时不约而同前往印度的英国嬉皮士们正是最初意义上的gap year实践者。 六十年代的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荡。 反越战示威、美国总统肯尼迪遭暗杀、反种族运动、伦敦的前卫时装风潮…各种新思潮和新事物的冲击促成了the swinging sixties的产生。 在这股风潮下,活跃于四、五十时代的“垮掉的一代”开始演变为更加活跃的反主流文化群体――嬉皮士。 他们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对越战和民族主义的反对,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典型的嬉皮士之旅一般是从西欧出发,以最便宜的旅行方式穿过欧亚大陆到达亚洲的印度或斯里兰卡。 如今鼎鼎大名的背包族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的创始人Tony Wheeler夫妇就是在这样的旅行之后写出了第一本书《便宜走亚洲》。 嬉皮士之旅自有其精神上的驱动力,一般是“认识自我”,“寻找精神家园”或是“与他人交流”。

中国的发展

09年出版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首次把间隔年这个词介绍给国内青年人。 其作者孙东纯于2006年12月1日,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 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在路上,遇到了他的日本妻子,开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学习怎样关心照顾身边的人,迟到的“间隔年”成了一次学习爱的旅途。

参考资料

1.高考后留学美国:间隔年证明是什么鬼?·毕达留学

下一篇:雕版印刷术 (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
上一篇:《零用钱大作战》 (消除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