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中国(乡村里的中国纪录片)

2023-02-23 15:33:2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4

乡村里的中国2013年焦波执导的纪录片

影片出品自中央新影集团,由焦波执导,主演有杜深忠、张自恩、杜滨才等,是一部纪录片。 2013年该片上映于中国。

影片的导演焦波仍然把镜头对准了其老家,山东淄博,不过拍的不再是自己出生的村庄,而是沂蒙山革命老区沂源县杓峪村。 影片以一个小村庄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既生动有趣,又深刻感人。

中文名

乡村里的中国

外文名

VillageDiary

类型

纪录片

出品公司

中央新影集团

制片地区

中国

拍摄地点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

导演

焦波

编剧

高峰、焦波

主演

杜深忠、张自恩、杜滨才

片长

100

上映时间

对白语言

普通话

色彩

彩色

主要奖项

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奖、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委会大奖、第十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作品、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最佳纪录片

在线播放平台

腾讯视频

拍摄日期

2012年2月4日至2013年2月10日

出品时间

2013年

剧情简介

杓峪村位于沂蒙山区,是一个不大不小不穷不富的山村,这里既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同时又与外界有着密切的交流。 当五千年的农耕民族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当深沉厚重的乡土文化碰撞喧嚣繁华的城市文明,这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深忠虽然家境贫寒,却一直追求文化,几十年没有放弃。 他的妻子张兆珍是一个务实的典型农村妇人,整天与杜深忠争执不休。 一个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一个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两个人相互对抗的同时又相互依赖。 张自恩是村支部书记和主任,为村里事务忙东忙西。 这一年村里来了一位驻村干部,开工实施了很多项目,矛盾不断。 一年到头,大事小情,让这名村支部书记尝尽酸甜苦辣,品完喜怒哀乐。 杜滨才是一名大学生,因父亲患有精神病,父母离异,自幼失去母亲关爱。 杜滨才一直努力拼搏,在学校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与父亲的关系却一直恶化。 临近岁末,他去看望了自己的母亲,并在村里的春节联欢会上为父亲献上了一首深情的歌曲。

不论生活有多艰难,这块土地上的农民都会报以极大的热情和信念去面对生活。 不管世界如何变化,这块土地上的农民都会日复一日地为明天去拼搏奋斗。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2][3]

乡村里的中国海报乡村里的中国剧照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杜深忠

杜深忠

张兆珍

张兆珍

张自恩

张自恩

杜滨才

杜滨才

杜洪法

杜洪法[4]

职员表

出品人

高峰

策划

苏星

总监制

张力、谭秀中

总制片人

高峰、焦波

总导演

焦波

制作人

鲍永红、鹿成滨

顾问

胡智峰、司徒兆敦、熊培云、苏小卫、陈晓卿、杨浪

监制

刘彤、夏立群、焦新

制片主任

刘晓晨

剧务总监

岳来禧、刘孝孔

宣传总监

焦剑

导演

剧玺博、李梦龙

摄影

剧玺博、李梦龙、北川

剪辑

剧玺博

制作总监

张伟绪

混音

张京

音效剪辑

马聪

调色

徐剑锋[4]

获奖记录

时间

奖项

类型

2013年11月9日中国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金山奖”

最佳纪录长片

获奖[5]

2013年12月11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

最佳纪录长片

获奖[6]

2013年12月26日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纪录片

获奖[7]

2013年12月29日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评委会大奖

获奖[8]

2014年2月27日第十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仪式

年度作品

获奖

最佳音效奖

获奖[9]

2014年6月13日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最佳中国纪录片

获奖[10]

2014年8月12日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

社会类纪录片大奖

获奖[11]

2015年9月16日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纪录片

提名[12]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12年元旦,焦波接到了时任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的一个命题作文:找一个村庄,住上一年,拍一部真正属于中国农民的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 “但有一个条件,必须在村里住上一年,一天都不能离开。 ”从来没拍过电影的焦波,凭着农民身上那股倔强劲儿,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 [13]

焦波选择将淄博沂源县杓峪村作为拍摄地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里的“普通”。 他认为看上去没有多少特点的村庄,才更能代表中国当代农民和农村的现状和风貌。 [1]

乡村里的中国剧照

拍摄过程

2012年2月4日,立春,摄制组在杓峪村租下一个小院,挂上“村儿电影社”的牌子,开始正式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和当地村民同作息,一起吃、一起住,通过与村民朝夕的相处,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使村民到后来已经习惯了镜头的存在。 [14]

焦波带着他的“85后”团队,在杓峪村里呆了整整373天,记录下了杓峪村一年的生活。 结束时他们拍摄的素材将近1000个小时,最后剪辑出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成片。 [1]

乡村里的中国剧照

幕后花絮

在最初选择拍摄地点时,主创团队被村民误认为是小偷告到了村委。 [14]

淄博一家绿色食品公司的老总在看过该片试映后,当即决定要在杓峪村建“乡村书屋”,让村民有好书看。 [15]

乡村里的中国海报

影片评价

《乡村里的中国》以质朴的笔触,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乡民的生存状态、乡愁的文化源头,是一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纪录片[15]。 (《党建》杂志评)[16]

《乡村里的中国》直观鲜活地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家庭关系和民俗民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影片结构充满张力,故事复杂,线索清晰,画面朴实,剪辑流畅,同期声音录制完美,是这个时代有记录意义的、不可多得的中国农村生活的标本[16]。 (央视春晚导演金越评)[18]

《乡村里的中国》所记录和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乡土生活的标本,更是一种生长着社会流动中各种枝蔓的复杂的可能性。 它所钩沉的,远非几位农民的流俗生活,而是潜藏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旅程背后一个时代遭遇的文明冲突。 各种逻辑之间的抗争、扭打与纠缠,看似无奈、甚至残酷的现实,或许才是真正的生活现实,也是观众更愿意承认和接受的现实。 而且该片本身就流淌着创作者超越于记录历史之外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就像贯穿纪录片始终的时令与节气一样,缀满了复杂而隽永的诗意[17]。 (《北京青年报》评)[17]

参考资料

1.《乡村里的中国》在济南首映 全景展示变革中的农村·齐鲁网

2.剧情·1905电影网

3.《乡村里的中国》剧情简介 ·腾讯视频

4.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优酷视频版/2016年)片尾字幕1时37分25秒至1时37分40秒 ·腾讯视频

5.中国•镇江国际纪录片盛典颁奖 新影集团两部纪录片获奖·新影网

6.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揭晓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王品兰移民记》、《北京凹头蚁》分获最佳制作人、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央视网

7.第15届电影华表奖和第29届电视剧飞天奖揭晓·网易

8.第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在京颁奖·人民网

9.第十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仪式举行·中国纪录片网

10.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名单·新浪娱乐

11.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颁奖晚会举行·中国日报网

12.第30届金鸡奖入围名单公布 汤唯赵薇争影后 ·腾讯娱乐

13."农夫导演"焦波:在土地里种植故事·人民网

14.《乡村里的中国》淄博率先首映 主创讲述台前幕后事·大众网

15.告诉你乡村里的真实中国·中国文明网

16.我拍《乡村里的中国》·新华网

17.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记录文明流变的诗意·中国新闻网

18.《乡村里的中国》获大奖 展示中国农村生活标本·腾讯网

下一篇:四面山(四面山有哪些景点)
上一篇: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谁而鸣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