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骨髓穿刺能查出什么病)

2023-02-23 14:40: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骨髓穿刺常用诊断技术

骨髓穿刺(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取材不满意”,最多的原因是穿刺针未真正进入骨髓腔,所抽取的内容实为附近组织血管内的血液,或虽进入骨髓腔,但抽取内容物过多,即将骨髓腔内血管损伤,使血管内的外周血液和骨髓液混合,造成骨髓液的“稀释”,俗称“混血”。

中文名

骨髓刺穿

外文名

bone marrow puncture

英文名

bone marrow puncture

拼音

gusuicichuan

其他

一种诊断技术

骨髓穿刺部位

骨髓穿刺常选骨盆的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此部位骨性标志清楚,周围无大血管及神经主干,故安全性好。 如多次穿刺取材不满意,少数情况下可选胸骨穿刺,只要执行斜行进针(和胸骨成30°~45°进针),不穿透胸骨,也是较安全的。 穿刺前都要在穿刺点局部进行麻醉,麻醉药自皮肤、皮下,直达骨表面的骨膜,故穿刺时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熟练的操作者通常10余分钟即可完成,因此不必有任何顾虑。 穿刺点局部粘贴无菌敷料后2~3天不宜清洗(包括洗澡),以避免局部感染。

适应证

1.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

2.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3.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认识误区

有人将骨髓穿刺误认为“抽脊髓”,即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以为这可引起截瘫。 实际上二者不是一回事,穿刺的部位完全不同。 腰椎穿刺的部位是脊柱(大脊梁骨)的腰部,即从腰椎骨的间隙进针。 实际上只要掌握要领,规范操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非常安全的。 骨髓穿刺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取材不满意”,最多的原因是穿刺针未真正进入骨髓腔,所抽取的内容实为附近组织血管内的血液,或虽进入骨髓腔,但抽取内容物过多,即将骨髓腔内血管损伤,使血管内的外周血液和骨髓液混合,造成骨髓液的“稀释”,俗称“混血”。 上述2种情况造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就犹如血涂片的成分。 只要穿刺的操作者掌握要领,包括正确定位、保证穿刺针在骨髓腔内,以及抽取内容物勿过多混血,同时患者在良好的麻醉下,克服恐惧心态,配合操作,绝大多数骨髓穿刺都能顺利完成,并且十分安全。 真正发生麻醉意外(过敏)、局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是十分少见的。 [2]

骨髓穿刺失败原因

由于少数患者因病情特殊也会造成骨髓穿刺失败,原因有:1.骨髓坏死有时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的同时,也伴发大量溶解、坏死,称为骨髓坏死。 此时骨髓液十分稀薄,涂片观察几乎找不到完整的细胞,而只留下残存的破碎细胞,无法辨认,也无法诊断。 好在此种情况非常罕见,数百次穿刺,仅可能发生1次。 2.干抽(1)细胞过度增生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过度增生,细胞十分拥挤,彼此间相互牵拉而难以通过负压抽出,称为“干抽”。 (2)增生低下或伴纤维组织增生少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其中白血病细胞的绝对数也明显减少,称为“增生低下”,或同时伴纤维组织增生,即所谓的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也可发生“干抽”。 上述后2种情况均可改用骨髓活检解决问题,改用一根稍粗的骨髓穿刺针,其前端带有能勾取骨髓组织的装置,具体操作步骤和骨髓穿刺大体相同,不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勾取的骨髓组织可同时涂片,固定后做成病理切片,都能做出诊断。

参考资料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例骨髓腔内穿刺输液成功·人民网

2.骨髓穿刺真的很恐怖吗?·中国网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与功效)
上一篇:王纳文(王纳文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