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配送管理系统软件)

2023-02-23 14:38:0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5

配送活动形式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配送与一般送货的重要区别在于,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 配送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按用户要求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观念上必须明确“用户第一”、“质量第一”,配送企业的地位是服务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因此不能从本企业利益出发而应从用户利益出发,在满足用户利益基础上取得本企业的利益。

中文名

配送

英文名

distribution

分 类

按节点不同分

要 素

集货、分拣、配货等

概念

在经济合理氛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分割、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从商业来讲,配送和物流的不同之处在于: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配送则是商、物合一的产物。 配送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形式。 [1]

将货物送达的目的。 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广。 但是,配送的主体活动与一般物流却有不同,一般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运输及分拣配货,分拣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点的活动,以送货为目的的运输则是最后实现配送的主要手段,从这一主要手段出发,常常将配送简化地看成运输中之一种。

从商流来讲,配送和物流不同之处在于,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而配送则是商物合一的产物,配送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形式。 虽然配送具体实施时,也有以商物分离形式实现的,但从配送的发展趋势看,商流与物流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障。 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配送的概念:

第一种

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对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和配送的本质行为予以表述:

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 这个概念的内涵,概括了四点:

1.配送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根据经济学家的理论认识,因而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形式。

2.配送的资源配置作用,是“最终配置”,因而是接近顾客的配置。 接近顾客是经营战略至关重要的内容。 美国兰德公司对《幸福》杂志所列的500家大公司一项调查表明“经营战略和接近顾客至关重要”,证明了这种配置方式的重要性。

3.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这里面强调现代送货,表述了和我国旧式送货的区别,其区别以“现代”两字概括,即现代生产力、劳动手段支撑的,依靠科技进步的,实现“配”和“送”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

4.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接近用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因而有其局限性,配送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有其战略价值,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流通领域的所有问题。

第二种

从配送的实施形态角度,表述如下:

按用户定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它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户。

这个概念的内容概括了五点:

1.整个概念描述了接近用户资源配置的全过程。

2.配送实质是送货。 配送是一种送货,但和一般送货有区别:

一般送货可以是一种偶然的行为,而配送却是一种固定的形态,甚至是一种有确定组织、确定渠道,有一套装备和管理力量、技术力量,有一套制度的体制形式。 所以,配送是高水平送货形式。

相关书籍

3.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 配送是从物流结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 从送货功能看,其特殊性表现为: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配送是“中转”型送货,而一般送货尤其从工厂至用户的送货往往是直达型;一般送货是生产什么,有什么送什么,配送则是企业需要什么送什么。 所以,要做到需要什么送什么,就必需在一定中转环节筹集这种需要,从而使配送必然以中转形式出现。 当然,广义上,许多人也将非中转型送货纳入配送范围,将配送外延从中转扩大到非中转,仅以“送’’为标志来划分配送外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4.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形式。 配送与一般送货的重要区别在于,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 如果不进行分拣、配货,有一件运一件,需要一点送一点,这就会大大增加动力的消耗,使送货并不优于取货。 所以,追求整个配送的优势,分拣、配货等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5.配送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 在定义中强调“按用户的定货要求”明确了用户的主导地位。 配送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按用户要求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观念上必须明确“用户第一”、“质量第一”,配送企业的地位是服务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因此不能从本企业利益出发而应从用户利益出发,在满足用户利益基础上取得本企业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不能利用配送损伤或控制用户,不能利用配送做为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割据市场的手段。

6.概念中“以最合理方式”的提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过分强调“按用户要求”是不妥的,用户要求受用户本身的局限,有时实际会损失自我或双方的利益。 对于配送者讲,必须以“要求”为据,但是不能盲目,应该追求合理性,进而指导用户,实现共同受益的商业原则。 这个问题近些年国外的研究着作也常提到。

国内学者曾提出的定义

(1)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说明配送,认为“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

①配送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

②是“最终配置”,因而是接近客户的配置;

③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强调“现代”两字;

④配送是接近客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有其局限性。

(2)从实物运动形态的角度出发,认为配送是“按用户定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似最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的经济活动。 ”就后一种定义(或释义)而论,上述学者提出了5个要点:

①配送是接近用户的资源配置的全过程。

②配送的本质是送货,不是偶然行为,是一种固定形态,甚至是有确定组织、确定渠道,有一套装备和管理力量、技术力量,有一套制度的体制形式,是现代高水平的送货形式。

③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的物流运动。

④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形式。

⑤配送是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的活动。 (以要求为依据,指导客户)。

作用

(1)配送能够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 现代物流正朝着科学化、合理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而就现代物流的本质而言,无非是保障物品移动低成本运作和面向客户的高效率服务的实现,配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配送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现代配送是以专业化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流通活动。 配送对于降低物流成本的意义体现在供应链物流和整体社会物流上,具体说来就是集中社会库存和分散的运力,以配送企业的库存取代分散于各家各户的库存,进而以社会供应系统取代企业内部的供应系统。 同时,由于现代化、智能化的配送设备和技术手段的采用,配送活动进一步灵活化和高效化,这使得“用时间消灭空间”成为可能,从而使一些企业的“零库存”生产成为可能。 (3)配送能够有效促进流通的组织化和系列化。 物流属于流通的范畴。 因此,物流的变革和现代化必然会推动流通的现代化。 配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体现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物流资源配置的整合化,从而也促进了流通的组织化和系列化。 [2]

管理制度

拣货作业管理

(1)库务依据商品拣货汇总表于储区进行拣货作业;

(2)依区域路线,将多张销货单依商品类别将数量加总后进行拣取;

(3)依总数拣取后,将货品依门店及配送远近原则分货至待出区准备出货;

(4)分货时,店名应标示清楚;

(5)以先进先出方式拣货;

(6)库务于销货单上签名后,再由司机签名后放行;

(7)拣货及销货单由司机携出作为出货凭证,商品拣货汇总表由库务人员存栏,作为出货依据。

交货装运规定

(1)配货时要注意商品包装是否完好;

(2)出车时1人1车,固定司机驾驶固定车辆,但路线可依组长安排轮流变动;

(3)司机人员出车时,要随车填写车辆日报表;

(4)装货上车前,应由仓储人员与司机共同会点无误后放行;

(5)卸货后单品逐项点交后,由门店签收;

(6)若发生错误时,由运输人员全权负责,并于下次送货时补送所需的货品。

紧急配送作业

(1)如遇连锁店紧急订货时,如属小量订货,由营业部协调临近门店进行调拨;如无法调拨或需求量大时,由仓储科协调司机进行配送。

(2)紧急配送酌收加急运费。

车队规划

(1)货品的配送原则上由公司车辆进行;

(2)为考虑经营效率,车队可考虑下列组合:

A.公司车公司人:

优点:配送品质易掌握;短期成本低;能树立企业形象;可配合公司政策。

缺点:长期的粗重工作难接受;长期成本高,风险大;车辆损耗大。

说明:有助于公司发展整体物流体系。

B.签约人签约车:

优点:风险转嫁;配送效率高,可接受较高难度的工作;车辆维修较佳。

缺点:配送品质较难控制;易生危机;管理成本较高。

说明:专注公司发展,配送委由专业运输人员执行。

C.公司车签约人:

优点:可部分转嫁风险;配送效率高,可接受较高难度的工作;车辆使用较小心;不影响企业形象。

缺点:配送品质较难控制;易生危机。

说明: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

D.签约车公司人:

优点:机动性高,可适时调整公司的配送能力;减少车辆的维修保养成本。

缺点:临时性的车辆不容易取得。

说明:因季节性或偶发性原因使运量突增。

配送路线规划

(1)路线由组长每日出货时安排。

(2)路线要作成路线网,才能掌握每条路线的安排是否恰当,新增的连锁店加入时,也能安排妥当。

(3)原则上每条路线所跑的距离应尽量相近,以提高服务效率。

空篮回收

(1)司机于销货单上记载出货及应回收的空篮数,并将每天进出的篮数依据店别登记于空篮使用统计表。

(2)回收前次送出的篮数时,若回收篮数不正确,即于回收时说明原因,若是遗失,须由门店赔偿,空篮禁止借用。

库存管理

(1)每一单品引进后,须由仓储人员设立存货卡。 目的在于记录该货品的储位、大小、特性、供应厂商、每批采购量等;

(2)存量管理标准如下:

A.安全存量=3天*每日出货量;

B.最高存量=(9天*每日出货量)+安全存量;

C.最低存量=请购量=(领先时间*每日出货量)+安全存量;

D.请购量=最高存量?安全存量。

(3)货品入库,有效日期以不超过原出厂日期1/2为原则(例外者,由采购人员检定通知);

(4)储存区的货品,在进货时,用有颜色的笔在纸箱上标记,而每个月使用颜色不同的色笔,以利检货人员迅速辨认,并做到先进先出;

(5)货品进仓即应定位,并于各储位设立看板,将货品的名称或代号标明,以利寻找与归位;

(6)每日对存货做盘点,未来货品增加时,可分区盘查;

(7)储区内应限定仓储人员出入,以确保管理,并作好整理整顿,保持清洁及设备、货品定位;

(8)商品保存检核重点:

A.温度、湿度控制;

B.通风良好;

C.防漏、排水;

D.防鼠、防虫害;

E.重的货品尽量放置在低处;

F.栈板台上货品高度及重量要符合规定;

G.以胶带网住货品,以保持安稳性。

参考资料

1.物流配送的概念及作用·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2.配送的功能与作用都有哪些?·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下一篇:ssop(ssop什么意思)
上一篇:毛泽东纪念馆 (位于湖南省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