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成吉思汗陵墓在哪个城市)

2023-02-23 05:52:1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1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恐怕都知道成吉思汗铁木真,桃花石杂谈的许多其它文章也都对铁木真的生平有过介绍。

所以今天不赘述这些内容,而是换几个侧面,来看一看这几个侧面所展示出的铁木真是什么样的。


南宋怎么称呼“成吉思汗”?他自己的汉语自称又是什么?

虽然现代汉语里都将铁木真称为“成吉思汗”,但许多朋友可能并不知道,其实“成吉思汗”这个名称是近代才在汉语里普遍使用的一个名称。

在铁木真活着的时候,无论是他自己发出的汉文诏书,还是南宋汉文史料里对他的记载,其实都没有把他称呼为“成吉思汗”,那么他当时在汉语里的称呼是什么呢?

答案是“成吉思皇帝”。 公元1219年,铁木真派汉臣刘仲禄到山东邀请全真掌教丘处机前往草原与自己相会。 第二年,丘处机抵达了当时已处于蒙古统治下的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但因为当时铁木真已经率领军队开展了蒙古第一次西征,当时已经身处中亚地区,所以他又让丘处机也前往中亚与自己相会。 在当时他给丘处机发出的汉文诏书里,他的自称就是“成吉思皇帝”。

而在公元1221年,南宋使臣曾赵珙出使蒙古,而他在返回南宋之后曾写作了一本名为《蒙鞑备录》的行记。 在其中孟珙对铁木真的称呼也是“成吉思皇帝”。

而且他还记载,当时蒙古朝廷所使用的金牌上使用的是汉字,内容是:“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当便宜行事”。

而这也说明当时虽然蒙古朝廷汉化程度还比较低,但已经将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使用了,而蒙古朝廷给铁木真确定的正式汉文称呼其实是“成吉思皇帝”,而不是“成吉思汗”。

丘处机只知道成吉思皇帝,不知道成吉思汗

后来在元朝灭亡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修的《元史》里,也一直是将铁木真成为成吉思皇帝,说他在斡难河被诸王群臣尊为成吉思皇帝。

而在《元史》之中,其实是从未出现过成吉思汗这个称呼的。

而汉语里的“成吉思汗”这个称呼,是到了20世纪之后才出现在了比较严肃的历史著作里,而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近代中国一些学者受到西方史书里将铁木真称为“成吉思汗”的影响。

所以其实“成吉思汗”这个称呼,其实在汉语里成为主流称呼的时间也就只有100年左右,在此之前,成吉思汗在汉语里其实是一直被称为成吉思皇帝的。

成吉思汗陵是什么?曾怎样参与中国历史?

根据各种中外史料的记载,现代一般认为,铁木真是在公元1227年8月25日率军围困西夏国都城中兴府时,在今天宁夏南部的六盘山或者宁夏中部的吴忠地区(当时的灵州)去世的。

而关于他去世的原因,不同的史料里也有几种说法,包括坠马跌伤和雷电击中等等等等,但总体上他的去世似乎有些突然。

而且因为当时蒙古军队正处在围攻西夏都城的最后关头,所以在他死后,蒙古军队曾经秘不必丧,直到3天后蒙古军队将西夏末帝处死之后,才公布了铁木真的死讯。

而因为蒙元皇族秘葬的习俗,所以在铁木真死后,其实他的埋葬地也一直无人知晓。

但许多朋友也都知道,在今天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其实是有一个成吉思汗陵,而且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这个成吉思汗陵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成吉思汗陵最早是源于铁木真去世后供奉他的“总神祗”,也就是蒙古部众供奉和祭祀成吉思汗的核心场所。

当时这样的总神祗都设在不同的白色宫帐里,最早可能在漠北草原和今天的鄂尔多斯地区都有这样的设施。 但在忽必烈称帝之后,很快决定将都城从漠北的哈拉和林迁到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公元1264年,忽必烈开始在燕京修建太庙,两年之后太庙建成,其中设立了8个宫帐,因此也被称为八白宫或者八白室,而这些宫帐中的核心就是供奉铁木真和他夫人的。

在太庙修建完成1年之后,忽必烈正式迁都燕京,并在公元1271年正式建立了元朝。 而忽必烈在位期间,还定下了一套完整的祭祀制度,在整个元朝期间,这些制度都得到了延续。

当然,在元朝时期,除了燕京,也就是元大都之外,在其它几个地区也设立有类似祭祀铁木真的设施,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元大都的八白宫。

公元1368年1月23日,北伐的明军攻克元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北逃,八白宫也随其向北迁徙。 后来因为北元以及蒙古各部政权发生过多次更迭,所以八白宫的归属也多次易手。

在公元1460年前后,当时掌控八白宫的鄂尔多斯部从漠北地区迁入黄河河套平原。 在此后几十年间,河套地区的蒙古各部成为了主导蒙古部众的力量。

因此当地部族也很快在今天的鄂尔多斯地区修建了新的八白宫,而这座新八白宫,就成为了今天成吉思汗陵的雏形。

但是因为蒙古族游牧族群的特性,所以在此之后,八白宫位置也曾随鄂尔多斯部的迁徙而多次发生过改变。

最终在清朝初年,八白宫被迁徙到了鄂尔多斯左翼中旗,而这个地区也很快被改名为伊金霍洛,也就是“圣主陵园”的意思。 在此之后,八白宫就逐渐被称为了成吉思汗陵。

现代一般认为,以八白宫为基础的成吉思汗陵其实相当于铁木真的衣冠冢,但也有人认为其中葬有铁木真的骨灰或者遗骨,但这种观点是有争议的。

不过无论如何,成吉思汗陵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还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迁到伊金霍洛之后,其实成吉思汗陵在后来也曾几次迁徙,其整个过程可以说也充分体现了成吉思汗陵乃至成吉思汗在当时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1937年10月,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入侵归绥(今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

之后,侵华日军扶植的蒙疆傀儡政权要求伊金霍洛所在的伊克昭盟将成吉思汗陵迁到已经归绥,从而方便日本人对其进行控制。

但当时的伊克昭盟民众对于日本人的这种企图也非常明白,因此也极度抗拒。 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很快代表蒙古族民众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出请求:要将成吉思汗陵西迁,以躲避日军。

而这一请求迅速获得了蒋介石的批准,之后国民政府立即从国库中划拨资金,开始实施迁陵行动。

当时的绥远省主席傅作义还被当时的行政院任命为起灵致祭官,率领各级官员和士兵800多人参加了祭典和起灵仪式。

1939年6月10日,在守陵人和军队的护送下,迁陵行动正式开始。

因为这次行动是在危亡时刻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进行的一次国家行动,所以迁陵的车队在沿途各地都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隆重迎送。

在6月21日迁陵车队路过陕甘宁边区驻地延安之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也举行了盛大的公开路祭。 当时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担任主祭,八路军总部代表滕代远等人也出席了祭典。

而在6月25日迁陵车队抵达西安时,则受到了更为隆重的迎接。

当时西安全城20万人沿街欢迎,现场香案罗列,鞭炮齐鸣,在西安鼓楼礼堂举行了盛大的国祭,而祭典的负责人则是第二战区、第六战区和第十战区长官代表以及天水行营主任程潜。

所以从这个经历大家也可以看出,在当时整个中国,无论什么党派,都是将铁木真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先人对待的,因此成吉思汗陵的西迁才能在各地都得到最高礼遇。

而成吉思汗陵八白宫在当年7月1日迁到了他在世时曾经到过的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后来又因为战乱几经辗转,在1949年又迁到了青海塔尔寺。

最终在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在内蒙古伊金霍洛重新修建陵园,八白宫重新迁回了伊金霍洛。

成吉思汗究竟葬在哪里?

所以通过前面的叙述,大家也可以了解,虽然成吉思汗陵可能只是铁木真的衣冠冢,但它的地位和真实的陵寝是差别不大的。

不过对于铁木真去世之后究竟葬在了哪里,现代也确实没有定论,除了前文提到了可能确实在成吉思汗陵的看法之外,还有三种观点相对比较流行。

第一种假说认为,铁木真死后是葬在今天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 这种说法认为,有史料记载铁木真生前曾经说过自己死后要葬在这里。

另外,肯特山周边有一场区域长期被蒙古族人视为“大禁忌”的土地,所以一些观点认为这也说明当地有可能是铁木真的墓地所在。

另外一种假说则认为,铁木真真实的墓地可能是在新疆阿尔泰山。 这种观点的一个依据是《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 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曾经提到铁木真死后他的灵柩被运往了阿尔泰山。

另外,近代一些考古学者也在三道海子地区发现有一座大山似乎有人工改造的痕迹,所以有些观点认为铁木真墓地也有可能在这个区域。

下一篇:三皇五帝是谁(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是谁)
上一篇:最早兵书(我国历史古代十大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