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分散游戏安全常识

2023-02-23 00:44:5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

2、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

3、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感受自我保护过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教师出示图片,问:请大家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这样玩好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大家猜一猜,如果这些小朋友这样玩,可能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并说出后果和危险。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他比较危险的行为。

教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玩的方法比较危险呢?这样玩为什么有危险呢?

通过讨论帮助幼儿了解集中不安全的玩法,认识到它们的危险。

教师讲事例让幼儿说一说,这样玩好吗?

一天放学后,小明和小刚在马路边上踢足球。 玩了一会儿,球骨碌碌地滚到马路中间去了。 这时候刚刚有一辆车开过来,司机看见一个小孩子过来捡球,马上刹车,但还是把小明撞倒了。 小明吓得脸色煞白,哇哇大哭。 警察叔叔连忙过来抱起他说:"以后不要再在马路上踢球了,这样一来太危险了。 "小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提问:小明和小刚这样玩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样玩才不会有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怎么玩才可以使自己比较安全?

教师:刚才,我们说了许多玩的方法和玩的东西都比较危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玩呢?应该玩些什么呢?怎样让自己比较安全呢?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

4、学习了解自我保护的策略教师带领幼儿到教师外面玩大型玩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教师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示范、提醒幼儿加强自我保护,教育大家如何保护自己,并学习相应的策略

儿童要成长,就一定会有游戏和运动,这个时候,主动的防护已经不够了,更多的是随行体验以及互动防护,来确保应对各种变化,来保护儿童的安全。

针对指数:全年龄段 保护类型:互动保护 成长 在幼儿学走路时,不要强行牵拉手提,容易因为你的用力不当造成儿童拉伤。 在给儿童准备洗澡水时,一定要先放凉水,后放热水。

当给儿童洗澡时,不要因电话响等离开儿童,因为婴儿童溺水2~3分钟就有可能发生死亡。 要特别注意儿童在有滑轮的学步车中的安全,注意他的手扶在小车边缘,有可能被硬物碰伤。

运动中的儿童着装不要只考虑好看或者可爱,要确保活动方便舒适,不要给儿童穿带帽子的衣服,或者长裙子、大摆裙以免被小朋友踩住、或在上下设施时衣服被剐而摔倒。 没有成人监护,不要让儿童用手直接喂食给宠物,或在宠物吃东西或睡觉时打扰它,以免激怒宠物。

游泳 儿童在12岁以下,即使会游泳,家长也应陪同。 当儿童在海边或河边走时,建议给儿童穿上浮生物。

儿童游泳的时候,更要随时注意,防止儿童身体紧张抽筋,发现情况,赶快带离泳池。 进行救护按摩。

如果儿童口鼻呛水,应让儿童赶快上岸后,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仁丹,也可以含上一粒。 游泳时,如儿童出现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时,应让儿童立即上岸,最好让其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原因可能是慢性鼻炎、呛水或身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所引起。

耳朵里灌水或鼻子呛水,排水方法有: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即会被吸出;用消毒棉签送入耳道内将水吸出。 对于游泳不利的情况很多,都要避免,如:饭后不宜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雷雨天气不宜游泳,温度太低、水太凉不宜游泳;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分开玩笑,不要随意下水,特别是野外,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水浅、人多不可跳水;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那么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如何保证和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呢?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家庭居住的都是高楼,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鉴于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色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玩具是幼儿园必备的设施。

其次可以适当添置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如:小推车、跷跷板、呼啦圈······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

幼儿园也可以因地制宜,在幼儿园里开辟种植物,户外自由活动时在草丛中捉昆虫,观察这些小生灵的形态、习惯等等。

二、激发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兴趣

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开展户外活动是以体育活动为主,幼儿天生好动,所以根据天气变化,有时户外也玩智力,角色游戏,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如:磁铁活动前布置好场地,给幼儿分了3组,讲解一下规则,设置了两个磁铁,避免等待现象,因刚开始孩子兴趣浓厚体力也好,活动中根据孩子发展与动静交替原则,老师奖励跑的快的孩。 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那么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如何保证和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呢?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家庭居住的都是高楼,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鉴于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色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户外玩具是幼儿园必备的设施。

其次可以适当添置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如:小推车、跷跷板、呼啦圈······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

幼儿园也可以因地制宜,在幼儿园里开辟种植物,户外自由活动时在草丛中捉昆虫,观察这些小生灵的形态、习惯等等。

二、激发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兴趣

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开展户外活动是以体育活动为主,幼儿天生好动,所以根据天气变化,有时户外也玩智力,角色游戏,体育活动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如:磁铁活动前布置好场地,给幼儿分了3组,讲解一下规则,设置了两个磁铁,避免等待现象,因刚开始孩子兴趣浓厚体力也好,活动中根据孩子发展与动静交替原则,老师奖励跑的快的孩子,让孩子休息一会,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放松身体,恢复体力,整体游戏中,孩子活动感兴趣,也培养孩子们顽强勇敢自信的品质以及集体的荣誉感。

三、给孩子更多的自由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出去就收不住了,老师担心出了事,对孩子看管得很紧,不让乱跑,在固定的地方活动,其实老师除了组织一些游戏外,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发展其中的乐趣,孩子多幼儿园玩具少,到了课间操活动时间,孩子们都去大型玩具上玩(都是老师规定去哪个玩具上去玩)。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到自己 喜欢的玩具上去玩,但是必须注意安全,要不就不让去了,还没有等我说完,孩子们早跑的不见人影了,这十几分钟实在难熬,眼睛不停地找孩子,上课铃一响,我还着急的找孩子,可见孩子们都来到我的身边,一个也不少,此时我真的很高兴,看见孩子们玩后的那个高兴劲,我真的很欣慰,这种方式很好,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让孩子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进行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到的信息,是儿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更好的去实践和探索。

四、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自我意识

在给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作为孩子的伙伴,关注每个孩子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可以适当的引导,那怕是一个眼神和微笑。 例如:比赛跑好动和不好动的幼儿比赛,无形中给不好动的幼儿是种打击,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总之,教师做个有心人,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中走出来,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轻松的优势,让孩子在这种自由,轻松的活动中,满腔热血的投入到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他们的童年在幼儿园永记心间。

如何保证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的安全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尤其喜爱户外游戏。

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多亲近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以及户外活动的快乐。

户外活动是幼儿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幼儿园要保证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因为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 他们的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完善。 容易因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影响健康。

所以采用适合于幼儿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 从而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精神焕发,情绪愉快。 户外体育活动又是幼儿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因其明显的身体锻炼效果而使家长们十分认可,能够自由自在的玩耍而受到了幼儿的欢迎。

户外体育活动,也能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耐性等多种意志品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够兴旺发达的根基。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没有强健的体魄怎样实现民族的伟大梦想? 但有一个现实问题又摆在了眼前,那就是安全。 前天我倾听了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赵兰会园长做的关于“努力打造儿童传统特色游戏”的报告,看到视频上孩子们生龙活虎的样子,我特别开心,同时又很担忧,看起来有难度又有危险性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玩起来会不会有危险呢?户外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如何做到既能保证幼儿每天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又能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呢?就这个问题我虚心请教了一些中心幼儿园园长再加上我的亲身经验,得出一点浅薄认识:一、活动场地、设备、器具的安全 现在很多幼儿园特别是一些农村园,活动场地小,再加上孩子天性爱扎堆玩,户外活动时容易发生碰撞的现象。

再就是幼儿争夺器械,不能按秩序拿放器械,对于新器械不了解。 再加上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喜欢玩就不顾一切的玩,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怎么避免呢?这就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对活动场地有一个很好的调控。 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必须对自己本次活动的场地需求有一个定位,在活动前清除掉活动场地的各种障碍,保证场地的安全性。

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幼儿保持一定的活动距离。 户外活动的设备要定期检查、定期维修。

滑梯的坡度要适当,边脚要光滑。 着地点应铺垫子或安沙坑,以减小滑落时的下挫力;摇椅、荡船等玩具安装时重心要低,吊环要牢固;翘翘板是幼儿喜欢的玩具。

有的跷跷板的正面磨的很平,做得很美,但板的背面粗糙,有毛刺。 其实,跷跷板背面的两侧最重要。

我就发现,有的幼儿在完跷跷板的时候,脚后跟被跷跷板背面刮伤。 虽不会太严重,却常常发生。

如果把背面的两侧做成斜坡或圆角的,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在活动以前教师一定要不怕麻烦检查一遍各种器具、设备的安全。

在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的不安全情况。 如:有的幼儿将高跷当成流星球甩出户外;有的幼儿直接把别的幼儿的脑袋当小鼓敲;还有的幼儿把秋千当成了踏板,一只脚踩着就上。

在户外器械的投放上,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你所投放的器械是否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不能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没有,如果你所投放的器械需要几个孩子共享那么一定要讲清楚活动规则。

在首次投放新器械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器械的使用方法,考虑到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还有,教师在投入新器械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器械是否安全。

总之,体育设备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以确保安全。 二、幼儿自我保护的知识 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是安全问题中的主体。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尤为重要。 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须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幼儿。

自我保护的方法则可在各项活动中针对性的授予。 如:教会幼儿在不小心跌倒时用手撑地;走高跷时重心适时移动;躲闪投掷物时,用双手保护头部等。

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制订合理的常规要求,并逐步养成幼儿按要求活动的习惯,杜绝不合理,不安全的行为。 三、活动前活动中安全意识的加强 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并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让幼儿明白户外活动中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 将这些户外安全知识每天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比如在下楼梯的时候,时刻提醒孩子靠右行走不能推挤,在平日活动中让孩子熟悉老师一些手势,多进行正面教育。 多给孩子们讲一些安全事故的故事,让幼儿去判断推测这些故事,让他们知道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要怎样处理。

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让孩子能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这样活动中就不会乱,强化幼儿的体育活动常规意识,把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放在活动后的小结中,让幼儿知道遵守常规的重要性。 最后,要加强孩子友好教育,让孩子学会相互帮助一起分享 总之,户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健康的主。

一、掌握目的地信息。

尽可能多地掌握目的地信息:如气候、民风、地况、车况、食宿条件等信息。 二、行前谨记。

1、不要跟随没有责任感及缺乏经验的领队出行。 2、不要参加新手超过1/3以上的登山队伍远征。

3、不要找没有责任感,并对户外活动、计划了解不够的人担任留守。 4、行程、计划须缜密完整,并让每位队员都彻底了解。

5、把行程表及同行者资料复制一份,留给家人、朋友或这次活动的团队,万一发生意外或未依时完成旅程,他们可代为通知警方及寻找协助。 6、平时应多训练体能及技能,学习求救知识和急救技巧,遇到意外时可减少伤亡程度。

7、登山时应有完整和必要的装备及充足的粮食。 8、长距离和高难度的活动,出发前应先作健康检查,尤其是平日很少运动的人,更需认真检查。

三、人在途中。 人在途中,我们需注意: 1、从上山到下山,均需随时向留守人员或家人报告行踪。

2、如非必要,切勿随意改变活动计划。 3、活动前和进入活动区域后,应随时注意气象数据及变化。

4、对于每一座山峰,不管海拔高低和难度大小,均不可掉以轻心。 5、登山队伍不可拉得太长,应经常保持可前后呼应的状况。

切勿单独行动。 6、未经接受适当训练,切勿尝试危险性高的活动如攀岩。

切勿逞强或高估自己的能力。 7、注意在山野上竖立的警告牌及遵守其指示。

8、迷路时应折回原路,或寻找地势较高的安全处避难,减少体力的消耗,及时发出求救信息并静待救援。 9、在户外活动时,切勿乱丢烟蒂,严格控制生火,离去时亦应将营火彻底熄灭。

10、面临危机、疲劳等压力时,随时注意自己及队友的心理变化,设法维持情绪的平衡。 11、陷入困境时,维持体温是首要之任务,勿让身体及衣物受潮,以免体温散失。

12、切忌在无路的溪谷中溯溪攀登,或沿溪下降。 亦不可在深山无明显路径处贸然前进,登山时最好沿前人标志前进,并沿途标示,以便返回。

13、切勿采摘野生植物及触摸陌生的动物或昆虫。 14、注意环境保护。

15、活动结束后及时做总结,有助于自己和他人将来户外运动时的安全。

如何保证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的安全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尤其喜爱户外游戏。

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多亲近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以及户外活动的快乐。

户外活动是幼儿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幼儿园要保证每天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因为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 他们的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完善。 容易因各种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影响健康。

所以采用适合于幼儿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 从而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精神焕发,情绪愉快。 户外体育活动又是幼儿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因其明显的身体锻炼效果而使家长们十分认可,能够自由自在的玩耍而受到了幼儿的欢迎。

户外体育活动,也能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耐性等多种意志品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能够兴旺发达的根基。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没有强健的体魄怎样实现民族的伟大梦想? 但有一个现实问题又摆在了眼前,那就是安全。 前天我倾听了东营市利津县第一实验幼儿园赵兰会园长做的关于“努力打造儿童传统特色游戏”的报告,看到视频上孩子们生龙活虎的样子,我特别开心,同时又很担忧,看起来有难度又有危险性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玩起来会不会有危险呢?户外活动中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如何做到既能保证幼儿每天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又能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呢?就这个问题我虚心请教了一些中心幼儿园园长再加上我的亲身经验,得出一点浅薄认识:一、活动场地、设备、器具的安全 现在很多幼儿园特别是一些农村园,活动场地小,再加上孩子天性爱扎堆玩,户外活动时容易发生碰撞的现象。

再就是幼儿争夺器械,不能按秩序拿放器械,对于新器械不了解。 再加上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喜欢玩就不顾一切的玩,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怎么避免呢?这就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对活动场地有一个很好的调控。 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必须对自己本次活动的场地需求有一个定位,在活动前清除掉活动场地的各种障碍,保证场地的安全性。

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幼儿保持一定的活动距离。 户外活动的设备要定期检查、定期维修。

滑梯的坡度要适当,边脚要光滑。 着地点应铺垫子或安沙坑,以减小滑落时的下挫力;摇椅、荡船等玩具安装时重心要低,吊环要牢固;翘翘板是幼儿喜欢的玩具。

有的跷跷板的正面磨的很平,做得很美,但板的背面粗糙,有毛刺。 其实,跷跷板背面的两侧最重要。

我就发现,有的幼儿在完跷跷板的时候,脚后跟被跷跷板背面刮伤。 虽不会太严重,却常常发生。

如果把背面的两侧做成斜坡或圆角的,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在活动以前教师一定要不怕麻烦检查一遍各种器具、设备的安全。

在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的不安全情况。 如:有的幼儿将高跷当成流星球甩出户外;有的幼儿直接把别的幼儿的脑袋当小鼓敲;还有的幼儿把秋千当成了踏板,一只脚踩着就上。

在户外器械的投放上,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你所投放的器械是否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不能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没有,如果你所投放的器械需要几个孩子共享那么一定要讲清楚活动规则。

在首次投放新器械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器械的使用方法,考虑到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还有,教师在投入新器械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器械是否安全。

总之,体育设备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以确保安全。 二、幼儿自我保护的知识 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是安全问题中的主体。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尤为重要。 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须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幼儿。

自我保护的方法则可在各项活动中针对性的授予。 如:教会幼儿在不小心跌倒时用手撑地;走高跷时重心适时移动;躲闪投掷物时,用双手保护头部等。

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制订合理的常规要求,并逐步养成幼儿按要求活动的习惯,杜绝不合理,不安全的行为。 三、活动前活动中安全意识的加强 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并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让幼儿明白户外活动中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 将这些户外安全知识每天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比如在下楼梯的时候,时刻提醒孩子靠右行走不能推挤,在平日活动中让孩子熟悉老师一些手势,多进行正面教育。 多给孩子们讲一些安全事故的故事,让幼儿去判断推测这些故事,让他们知道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要怎样处理。

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让孩子能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这样活动中就不会乱,强化幼儿的体育活动常规意识,把幼儿遵守常规的情况放在活动后的小结中,让幼儿知道遵守常规的重要性。 最后,要加强孩子友好教育,让孩子学会相互帮助一起分享 总之,户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健康的主。

下一篇:电动车电瓶怎么测试好坏(电动车电池怎么测量好坏)
上一篇:旅游地理常识小题目(古代地理常识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