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02-22 23:34:26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88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 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 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关于神农氏的神话传说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 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 他们的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 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 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内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 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 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 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 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 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神农还是摇摇头。 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想办法。 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 神农灵机一动,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 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山上真是花草的,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 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提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 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 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白天尝百草的经过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苦,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 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较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 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 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 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 他又摇摇头接着尝起了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 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 他在回去的路上,途经回生寨,准备下山,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 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 神农正在为难,突然空中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 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伟大功绩,在这高台上修建了庙宇。 传说神农氏生于阴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便形成了祭祀,祈求五谷丰登。 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学士到这里朝拜者比比皆是。 据县志记载,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了的《神农赞》,“少典之,火德成木。 造为耒耜,遵民播谷。 正为雅琴,以畅风俗不。 ”

下一篇:千古奇冤窦娥冤,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上一篇:乘风破浪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