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郑和七下西洋锚地为什么选择太仓)

2023-02-22 17:49:5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7

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都可称作一次壮举。 那么小伙伴们知道吗,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从哪里集结出发的呢?那就是江苏太仓的刘家港,今天就来带大家去太仓看一看。

太仓位于江苏和上海之间,隶属于苏州,和周围的昆山、张家港等县市比起来似乎没有多大的名气,但太仓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却离国际大都市上海更近一些。

说起太仓名字的由来,历史上争论很多,有说是春秋吴王建仓的,也有说是战国春申君建仓的,还有说是汉吴王濞建仓的,还有书籍记载是三国吴孙权置仓的,说法各地,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地方是因设立过粮仓而得名的。

历史上,太仓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曾被称为“皇帝的粮仓”。 史书记载,明洪武26年,朱元璋曾命在太仓南码头兴建运仓,建成仓房919间,贮存国家粮食,收浙江、南直隶等各地粮食数百石万,因规模巨大,故称“百万仓”。

说到太仓,当地人会自豪地说起郑和的故事。 是的,这里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起锚地。 从元代开始,漕运开通,当地刘家港就成为“天下第一码头”。 明代诗人袁子英有诗曰:“巨艘万斛樯林林,象犀翠羽珠贝金 ”,赞叹的便是刘家港的往昔繁华。

如今太仓建有郑和主题公园,以还原郑和船队远洋的那段历史。 公园内郑和铜像高18米、重50余吨,为国内最大。 复制的郑和二号宝船,长71.1米,宽14.05米,是为了纪念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太仓首航出海的日子。

江南丝竹起源于太仓,明嘉靖、隆庆年间,太仓卫军士张野塘因罪发配太仓,巧遇戏曲家魏良辅,因共同的爱好成为忘年之交。 张野塘与魏良辅合作创制出了一种“弦索”,用于昆曲伴奏,这是江南丝竹的雏型,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到太仓,沙溪古镇值得一看。 这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带形水乡城镇,保存着明清临水建筑和漫长的古街,古老的小巷,古朴的古桥及历史文化名人故居。 其独特的河棚建筑风貌和“一河二街三桥一岛”闻名。

葊山园为当地著名园林,有东南第一园之称,传说有1000余年历史。 园内有宋代”花石纲”遗物”望海峰”,明洪武年开凿的”通海泉”,元代大型”铁釜”以及”墨妙亭”等。 另有”弇山堂”、”嘉树亭”、”小飞虹”等多处景点。

太仓临江近海,是江海河三鲜美食之乡和中国羊肉美食之乡。 每年春季的江海河三鲜美食节和秋季的双凤羊肉美食节是品尝两大特色的好时节。

太仓肉松是太仓市传统特色食品中的珍品,已有100多年制作史。 那如丝如絮的肉松抿入口中,不用牙齿帮忙,就会渐渐融化在嘴里,透着一种咸中带甜的特有鲜味。

下一篇:福原爱江宏杰离婚真正的原因(福原爱说自己不幸福)
上一篇:飞行棋规则及玩法(飞行棋玩法及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