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一个兵团有多少兵力

2023-02-22 17:32:1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3

经常看战争剧的朋友,对于兵团这个称呼,应该都不会陌生,尤其是40年代后期。 但是这个称呼是4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具体的编制比较陌生。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编先后讲了军、师、旅、团等军事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兵团。 认真地说,兵团的兵力很多,堪称兵强马壮。 每个兵团的兵力又不一样,甚至差距很大。

在40年代初期,我们的军队在军事单位上,一般是师、旅、团、营等单位。 但是到了40年代后期,随着战役规模的扩大,经常出现好几个部队联合作战的问题。 但在指挥上出现了问题,因此在40年代后期,出现了纵队这个军事单位。 按照当时的规矩,一个纵队能够管理好几个师。 在电视剧亮剑中,罗主任一直想把田雨介绍给一位纵队指挥官。 当然,如果不是李云龙的出现,当时的情况就很难说了。

在40年代末期,各大野战军直接指挥各个纵队。 随着各路军队兵力的扩大,有的司令员要面对10多个纵队,有的忙不过来。 而且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出现几个纵队联合作战的情况。 因此在1949年年初,出现了兵团这个军队单位,与此同时,纵队改成了军。 在此之后,形成了野战军、兵团、军等单位。 电视剧亮剑也出现了这个问题,来和田雨见面的军官是一位副军长,这就是改革之后的称呼。

按照当时的编制,一个兵团能够下辖3到5个军。 具体下辖的数量,看各个野战军的兵力。 比如四野的各个兵团,基本上都有10多万兵力,甚至超过20万。 至于二野的各个兵团,一般都是几万人。 所以说,各个兵团的实力差距也是很大的。 在50年代,各个兵团的司令员,一般都被授予中将或者上将军衔。 当然,特别强悍的司令员甚至被授予大将。 当时,我们的军队总计划分成了17个兵团,分属于4大野战军之中。

在50年代中后期,由于军队进行了改革,再加上没有什么战斗任务。 兵团这个单位开始被撤销,在此之后,军成为了最高的机动作战单位。 只剩下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兵团一直存在到现在,不过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属于巩固国家安全的需要,而且具体的任务很多。 认真地说,随着军队的发展,很多兵种先后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例如铁道兵、骑兵等等。 这都是时代感浓厚的兵种,和兵团这个称呼差不多。

进入80、90年代之后,随着局势的变化,原来功能比较单一的军,改成了各兵种混合的集团军。 从兵力上来说,一个集团军有几万人,明显超过了原来的军。 与原来的兵团也不一样,根据集团军的具体编制,一个集团军已经有能力应对中小规模的战役。 其实除了兵团之外,还有很多有特点的军事称呼,例如说军团。 小编打算分一个系列,讲述各种有时代感的编制称呼。 在明天的文章中,具体讲解军团的问题。

下一篇:雄安新区在哪个城市(雄安新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上一篇:七绝圣手是指哪位诗人(王昌龄的十首经典《七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