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风如何(越南民风开放吗)

2023-02-21 14:29:5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13

A 越南民风比中国彪悍!

越南的主体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深深影响。 但纵观历史上两国民间的表现,越南民风明显比中国彪悍。 这是为什么?

众所周知,推崇“尚德抑武”的儒家文化是偏软的。 但越南仍然长期保有“强悍、尚武、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传统。 越南的这种传统是什么保留的?为什么身处“儒家文化圈”的越南,没有被汉化呢?

这就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独存的文化背景有关。

从生存环境而言,越南虽然不是“草原部落”,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生存厮杀争斗激烈程度不亚于草原部落。 越南的历史烽烟不断,几乎就是一部充满战争的历史,也因此造就不少名垂青史的越南民族英雄。 对于历史上勇猛善战的英雄人物,越南人特别崇敬。 由此又形成了越南特有的“战斗英雄”文化。

譬如13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中国大陆和莫斯科公国都被蒙古帝国吞并。 然而,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却在小小越南吃了败仗。 蒙古军三度入侵安南,1258年初元朝大将兀良哈台一度攻陷安南都城升龙(河内),1285年脱欢再占升龙。

但是,越南人在陈朝宗室、“兴道大王”陈国峻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反攻,他们人人手臂上刺着“杀鞑”二字,夺回升龙。 随即全境杀退来犯之敌。

忽必烈大怒,此时他正在组织战船进攻日本,遭遇“神风”。 蒙古军不败神话竟然被岛国日本、小小越南打破,于是他停止进攻日本,再派脱欢率10万大军攻安南。

陈国峻以“游击战”切断元军的水路补给,利用涨潮而进攻,退潮则退走,并实施“木桩战术”创造了以弱敌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俘获元军400余艘战船,生擒主将乌马儿。

忽必烈死后,蒙古大军再也没敢侵略安南。 从此陈国峻被誉为民族英雄,越南南北处处有“兴道大王”庙宇祭祀,香火千百年来不断。 越南人对英雄人物的顶礼膜拜以及英雄文化的传统氛围,由此可见一斑。

现代越南历史学家曾说:越南民族的传统,历来是全民皆兵。 在田里干活的农民,一旦需要扛起枪就能上战场进行战斗。 生活中,他们是知礼谦和的普通百姓,而在战场上,他们绝对是可怕而难缠的斗士。

全民皆兵——这个特点,与“草原部落”骑兵的特点差不多。 甚至可以说,越南的民风,就相当于东南亚的“草原部落”。

越南上层文化中,实用主义大过儒家文化。 “民间文化”中,英雄文化影响大过儒家文化。

越南在中国的两次“华夷之变”中,未被“殃及鱼池”,独特的地势加英雄文化,使得他们在蒙古大军与后金铁骑下,得以“独善其身”。 所以,他们愈加崇尚英雄文化,以“彪悍、善战”民风为荣,直至成为恶劣生存环境下的生存本能!

你可以想像一下,到大西北、新疆、内蒙做客时的感觉,平常大家还是很好相处的,不过别有事,别惹对方!那个狠劲是骨子里的!

OK,关于越南全民皆兵和越南全民皆兵的电影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如何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如何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呢)
上一篇:现在废铝收多少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