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吃什么叶子(蚕宝宝吃什么叶子能活)

2023-02-21 00:52:1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52

1.蚕除了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葡萄叶、鸦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

2.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3.蚕所必需的营养,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 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4月养蚕,蚕农喜忙,爹妈愁忙。

清明时节雨纷纷,城市里的许多家长肩负起艰巨任务——全城大搜索桑树的藏身之地,采摘桑叶。

只因养蚕是小学3年级科学课中的必修内容,教育部规定的小学课程中,科学课属于国家课程,与语文、数学同属于基础课。

养蚕是国家课程的必修内容,重要性杠杠的。

可如今,城市里的绿化树多是国槐、梧桐、银杏、香樟、小叶榕。

桑树在哪了?

没在哪,园林专家拉黑了它:桑树叶片、树形美观度不强,难以造型,秋冬季要落叶,桑葚落在地上,清扫起来也相当麻烦,影响市容,种植桑树不推广!

在北方,就算犄角旮旯深藏几棵桑树,却也难见鲜嫩的桑叶,树枝刚刚发芽啊。

园林管理局的负责人郑重发声:即使有桑树,也不允许市民采摘桑叶,破坏城市绿化是不行的。

对呀,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也谆谆教导过学生们:爱护一草一木。

家长们心急火燎地把桑树都采摘成了一棵棵裸体树,即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绿化法》,又是和学校的教育唱反调。

可小学生养蚕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们到底听谁的?

拷贝易立竞的提问式吐槽,问一问编写科学课教程的专家——

你们知道在城市采摘桑叶难度高风险大吗?你们不知道。

蚕宝宝吃不到桑叶,改吃报菜名里的各道菜吗?

如何解决这道难题有什么办法?这个你们知道:网购去买桑叶。

是的,时下地球人都知道。

《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了古代劳动人民采桑养蚕的情景: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换成白话就是,妇女们拿着深筐,顺着小路走去,采集鲜嫩的桑叶。

田园诗的画面,美美的。

今天的妇女们为娃采桑养蚕的情景:满城寻遍难见桑,养蚕桑叶哪里找,家长花钱上淘宝。

手机网购的画面,潮潮的。

小学3年级科学课要求学生们养蚕,出发点是美好的——蚕的生命历程只有50多天,养蚕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珍贵与艰辛,孩子每天洗桑叶喂蚕还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同时,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拥有系统的、持久的观察能力。

李团身边的孩子确实获得了这方面的教育孩子每天醒来先要去看蚕宝宝,给它们换新鲜桑叶,有了更多的责任心。

李团还看到孩子再次收获了另一方面的教育:在金钱和网购面前,一切难题那都不叫事,春蚕喂钱也能丝方尽。

为啥要说“再次”?因为,时下的孩子从懂事起天天潜移默化地接受信息,来自家长的来自老师的:有啥可难的,去网上下单买。

3年级的孩子年年有,年年要上科学课,每次小学生养蚕,都是给一家家网购零售平台又做了隐性广告宣传,对孩子影响力是巨大的,源远流长的。 淘宝、京东、拼多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实,从幼儿园到大学,孩子完成诸多作业也都是由网购来辅助,免去了不少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

家中的年轻人正告60后的李团:这就是时代的进步,您这样吐槽,只能说明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团就在台下嘟囔几句呗,再想着自己儿时不花钱就能养蚕的陈年旧事,杞人忧天。

下一篇:保姆住家多少钱(保姆住家多少钱一个月)
上一篇:快手上1w能换多少钱(快手宣布开放百亿元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