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谁(水浒传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谁)

2023-02-18 16:58:4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2

提到“单刀赴会”,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物肯定是关羽关二爷,这是《三国演义》小说中一个精彩著名的桥段。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关羽除了有点心高气傲的缺点之外,简直是一个仁、义、礼、智、信俱全的完人,反观《三国演义》小说中鲁肃,则被塑造成一个忠厚却懦弱,虽然能为孙权出谋划策,但临敌反应却无比迟钝的东吴谋臣形象。 而真实历史中的关羽和鲁肃,真的就是这副样子吗? 其实不然,在小说家罗贯中的演绎下,历史上原本不属于关羽的英雄事迹,很多也被强加到他的身上,今天提到的“单刀赴会”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关羽关二爷的生平大家都很熟悉,不论史书还是小说、戏文都有大量描绘关二爷的内容,我们在此就不再叙述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另一位主人公鲁肃,真实历史中的鲁肃,其实真实历史中的鲁肃,不仅熟读兵法,足智多谋,本身也是身形魁伟,善击剑骑射,是一 个文武双全的盖世将才。 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文文弱弱的书生模样。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对其描写为:“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 好。 治军整齐,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鲁肃效力东吴的时候,一直极力维护孙刘结盟,为东吴的稳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周瑜临死之前,曾向孙权提岀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选就是鲁肃,而事实上,鲁肃也确实担当起了东吴三军统帅这一重担。

《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单刀赴会”,讲的是孙权得知刘备取了西川,便想要回曾借给刘备的荆州,便派诸葛瑾去与其交涉,诸葛瑾却被弟弟诸葛亮设计推脱到到驻守荆州的关羽那,结果诸葛瑾被豪气云天的关羽遣回了东吴。 诸葛瑾没能要回荆州,孙权便找来鲁肃问计,鲁肃便出了一招类似“鸿门宴”的主意,请关羽到临江亭上赴宴,暗地里却埋下伏兵,只等关羽一来,就群起而攻之,打算拿下关羽,再攻打荆州就容易多了。 谁知关羽只带着抱着青龙偃月刀的侍卫周仓前来赴会,并未带领大队人马跟随。

小说中描绘道:“鲁肃惊疑,接入庭内。 叙礼毕,入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 云长谈笑自若。 ”酒至半酣之时,鲁肃才提出要刘备归还荆州,关羽以言辞与其周旋,后来侍从周仓出言呵斥鲁肃,关羽借机批评周仓无礼,拿过他怀中的青龙偃月刀,将他赶出宴席。 周仓明是受到关羽的呵斥,实际上是趁被赶出宴席的机会去为隔江的关平报信,让其出兵接应。 这边关羽佯装酒醉,半拉半拽地讲鲁肃挟持在身边,一手拎着青龙偃月刀,一手拉着鲁肃,小说中对鲁肃当时的情状描写得极为有趣:“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 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 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 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 这也是大众所熟知的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过程十分精彩,其中在描述关羽机智应敌的同时,也将鲁肃的胆小儒弱耻笑个够。

历史上真正的“单刀赴会”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建安二十年(公 元215年),孙刘两家因荆州剑拔弩张。 而此时,北方的曹操却只等到鹬蚌相争,他坐收渔利。 就在孙刘两家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鲁肃为了维护大局稳定,提出将荆州的关羽约到两军之间进行谈判,并不顾属下的劝告,勇敢的单刀赴会与关羽交涉。 谈判桌上,鲁肃不畏关羽威名,据理力争,言辞恳切,不卑不亢,先陈述了孙权当初借荆州给刘备的仁慈之举,又批评了了刘备得西川而不还荆地的不义行为,最后又以忠君大义来劝解关羽应劝主行义,不该纵容刘备这种无赖的行为。 面对鲁肃的慷慨陈词,《吴书》中以一句:“羽无以答。 ”以忠义著称的关羽关二爷也是理屈词穷,窘态百出,最终在鲁肃的全力争取下,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划荆州而分治,免去了一场兵祸。

或许有人会不服气,既然这件事情是在《吴书》中记录的,自然要极力美化东吴的谋臣,而丑化蜀将关羽。 然而翻开《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通读整篇,却无一言提及这次两军阵前的谈判。 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作《史记》后,历代史官都效仿太史公的春秋笔法,在君主公侯的个人传记中只写其正面形象,而在其他文章中注重隐笔的侧面描写。 如果说“单刀赴会”真的是关羽的一次壮举的话,又为什么在鲁肃的传记中有如此细致的记述呢?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中的“单刀赴会”,主角不是关羽,而是东吴的鲁肃无疑。

下一篇:女性丰胸吃什么?吃点核桃加松仁
上一篇:欠钱不还能报警立案吗(欠钱不还可以报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