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叠印着彩虹

2023-02-17 04:43:32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9

  世界照明时报活跃着大批战斗在一线的市场工作人员,他们左手提着相机,右手提着报纸,奔跑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产区和专业市场。 大量的驻站记者走向采访第一线,深入灯饰市场,用“脚底板”跑出大量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新闻,积累了很多打造驻站记者核心竞争力的宝贵经验,成为世界照明时报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利器。

  现在是信息泡沫过剩时代,不缺信息,缺少的是有分享价值的新闻信息和有深度的观察和解读。 这就对驻站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俯下身子,深入市场,采写出更多不同凡响的精品,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分享内容。

  我曾经是市场部的一员,虽然时间很短,但经历了每个市场部同事最初必须要经历的酸甜苦辣。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奔走在长沙灯饰市场的各个角落,努力拜访客户做采访,绞尽脑汁希望写出好文章。

  由于是半道出家,自然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 我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报纸和网站更多采用自己的稿件?老是担心自己完不成报社交待的任务而遭到领导批评和大家取笑。 当别人休息和玩耍的时候,我总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

  吃饭时间,我总是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勺子,吃一勺饭,开一会儿思想的小差,一想到好的点子便记录在手机备忘录上。

  那个时候,我每天都要去总编黄河的朋友圈溜达,看看我们在微信工作群里分享的新闻稿件有没有被他采用。 如果有同事的,我就把它保存下来,仔细阅读和揣摩;如果有自己的,则欣喜如狂。

  我的心每天在波峰浪谷间颠簸,当发现自己的稿子被采用,自豪感油然而生;当发现自己的稿子没有被采用,总是非常失落。

  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的人不可能了解新闻工作者的苦累和压力,特别是半道出家的非专业人士。 为了找到生动的新闻和拍到好的照片,我们总是很晚还在大街小巷与活动现场忙碌,很晚还枯坐在电脑旁工作到深夜,写稿或学习别人的写作技能。

  不过不管多苦多累,我们都痛并快乐着!

  在世界照明时报驻长沙站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我从一个莽撞的人变成了一个渐渐成熟的人,从一个连问路都害羞的人成长为一个胆大成稳的人。 不管是在古镇工作还是在长沙工作,都增长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让以后的发展更顺利。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调到世界照明时报总部新闻中心上班。 记得我在新闻部上班的第一天,同事黄雪晴带我去见上司黄飞举。 这个和霭可亲的黄总立即带我熟悉环境,安排工作。

  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忙碌着,记者们不断传来新闻稿件,编辑快速敲打键盘。 我心想,我是分到最忙的地方了。

  这种紧张的气氛也使我的心跟着紧张起来,虽然盼望自己可以尽快地和他们一样投入到这刺激而又充满着新鲜感的工作,但也担心自己是否具备这个能力?

  黄总对我很热情,他很理解我们新来上班的感受。 他的这份关心让我不安的心顿时放松了不少。

  在网络部呆了一上午,黄总让我看“世界照明时报”微信公众平台,说是让我先熟悉熟悉。 这样,第一天上班就结束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报社总部的气息。

  黄飞举黄总他就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他递给我一单子,让我熟悉办公室的每个同事。 我心里想黄总真是个细心的人。 他说记住同事名字是尊重他人的第一步。

  黄总教我学习排版。 起初我认为排版容易,无非是把文字排列好就行了。 后来才知道不但要将所有文章都放进去,还要注意主次关系,既要合理又要美观。 第一次排版,我心里好着急,好不容易排好了上面,下面又因为空间不足而必须重新再排。 而黄总一天有时候能排出十版,我心想这要练多久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啊!

  但后来,天长日久,渐渐顺手了。

  岁月匆匆,我在世界照明时报已经工作好多年了,每天亲手将一篇篇文字编辑排版出来,通过网络传播四面八方。 那是一篇篇发财的资讯,一篇篇技术成果的见证,一篇篇满满的正能量传递。 看着一个个公众微信号有了原创、评论和打赏功能,看着一篇篇文章点击率节节攀升,我的脸上绽放出笑意。 艰辛叠印着彩虹!


下一篇:我那遥远的瓜棚往事
上一篇:十个励志小故事,十种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