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精于一件事(读懂一本书精于一件事怎么解释)

2023-02-16 21:05:3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62

  到青少年中去测问:你心中最为向往也最为恐惧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将来干什么?做人难,首难在安身立命。 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小的个人;大世界人太多,这么多的人与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挤。 时空莫逆,来路莫测。 在世,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建功立业要养家。 。 。 。 。 。 千难万难,第一难确实就是如何给自己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难怪青少年最向往的是它,最怕的也是它--我将来干什么?若将这题目20年前拿来问我,我的回答也一样:我将来干什么?20年过去,向往已成昨日黄花,恐惧也灰飞烟灭,座标上,我的双脚迂回曲折了那么久那么久终于立定了,我摸索得太久,付出得太多,从懂得发问"我将来干什么"到我"干"了"什么",花去了将近20年的。 20年的代价教给我一点诀窍,我愿将它诚告现在的青少年,即:读懂一本书,精于一件事。


  18岁或许早一些,你差不多已经高中毕业,在人类高容量的知识库里,你算扫了盲。 这个时候,如果你上了,很好;没上成,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从各类书架上去挑选适合你胃口的某一类带专业性的书籍来阅读,也具备了寻师问友的能耐。 花上三四年,只要真下功夫,你完全可以把某类专业修学完毕。 这时候,你的脚下已经有了一片坚实的土地。 就在你自行修学的同时,你可能已经随机而定地找到了一件谋生的事做,只是你也许不满意,你心中的"将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你当然可以对你的现状不满意,完全可以,也应该,因为你还年轻。 但你千万别太着急,也不要怨天尤人。 你记住你已有一块坚实的土地,因此,你一边随遇而安一边在你拥有的土地上"打井"--你将你已有的知识整理一下,选定其中一本最有代表性的最好的书来学。 这回你不是记忆性的学了,是钻研!当你把它完全给"看透"了,你一定会豁然开朗,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你甚至可以找出这本书的谬误与纰漏。 这时,你在某个学问领域,还具备了讨论、探索、发挥、创造的能力。 你可以干点什么了!不必把专家学者看得太神秘,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有的青年会说,我不爱读书,不想做学问,不想做任何一个领域的哪个"家",那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去学做一件事。 真学。 修汽车、煎大饼、画画、养花。 。 。 。 。 。 可做的事太多了。 你选一样你喜爱又有相应条件的事一心一意做了去,哪怕诸如刻印章之类的"雕虫小技",你学会了,做精了,世界的某个位置就属于你的了。

  老话说,"三十而立"。 30岁时立功立业可谓早,至于通常的安身立命,三十才立就嫌晚了一点。 年轻人,在二十五六岁时如果还没拥有相对稳定的,会急的。 所以,务必在你刚刚成为公民的那个年龄就得着眼于未来。 不要荒废时光,毋贪眼前之乐,年少尽量多学点文化,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年稍长后才有在生活的夹缝里游刃的资本。 不要自卑自贱,也不要好高骛远。 人活在世,懂透了一部书抑或精于一件事,就不用心慌,就是有,也是暂时的。 社会机制本身必然为学有所专技有所长的人提供机会。 要这个,因为社会的运转需要这样的人。

下一篇:一个微信号可以同时登陆两个手机吗
上一篇:重新开始生活,这是一场新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