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身处卑微,该怎么诠释爱情

2023-02-16 18:08:4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1

2018年的春天,我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三年,他依旧在那里,戴着破帽子,盘腿坐在依然冰凉的地板上,吹着那支与他相依为命的笛子。 来往的人们会丢一些零散的钱给他,我有零钱的时候,也会给他一些,那便是他生活的来源。

过往的人给他钱,却不曾有人可以停下脚步,去聆听那笛声里的故事,去看看那吹笛人翻滚起伏的内心世界,更不曾有人知道他一日三餐吃什么,寒冷的夜晚住哪里,甚至他自己也记不清他,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在那附近上学,每每那笛声,总能令人想到泣不成声的画面。

他说:“四十年了,我吹了四十年的笛子,也等了她四十年,可她从来没有出现过。 ”

他说:“她最喜欢听我吹笛子了。 ”

四十年前,他随父亲回乡祭祖,看见山上地里忙里偷闲的她,含着一片树叶,吹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她那开心有趣的模样,就这样刻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托父亲去打听。

她叫阿英,是邻村老李家的姑娘,不久他们就结了婚。 那时年少,他只知道要让她幸福,却不知如何能让她幸福。 除了玩乐,他什么也不会,只是日日陪着她,什么也不愿意去做。 那个灵巧的姑娘,初为人妇,就过上了唠唠叨叨的生活。

终于,他受够了,他决定跟着朋友们下海经商,这一去便杳无音信。 虽然思念她,但他不愿就这样回去。 过了三年,他因为经济纠纷跟人起了冲突,对方为了报复,毁了他的双眼。 再见他时,一个幼小的孩童走在前面,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木棍的另一头牵着他。

父母年老体弱,又没有经济来源,他们只能搬到乡下的土房子里,他看不见,重活干不了,轻活学不会,唯有那笛声伴着他思念她,他只能靠卖艺为生。 每每到了赶集的日子,一大早那孩子便拉着他去集市上吹笛,以换取钱来养活一家人。 没有人愿意告诉他阿英去了哪里,双亲气急败坏,勒令他不要再提那个女人。

2003年,父母相继逝去,埋藏他们的时候,他摸到了旁边的墓碑。 孩子拉着他踏上了流浪的列车,他们在车上乞讨,在人来人往的天桥下乞讨,在阴暗潮湿的地下通道里乞讨。 他们待过很多地方,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

来到江城的时候,已经是08年的春天了。 他对儿子说:“等我们存够了钱,我就带你去看长江江水滔滔,去江滩看美丽的烟火。 ”那日,风很大,很冷,路人可怜他们,给了很多钱。 那孩子为了捡回被风吹走的钱,被疾驰而过的小轿车撞飞了。 那之后,他就成了一个人,他不愿意离开。

有人说:“三十度的仰望,是我想你的角度。 为什么要把头抬起三十度,因为我怕眼泪掉下来。 ”

他说:“我怕儿子孤独,我要留下来陪他。 我还要带他去看烟火呢。 还有阿英,阿英如果知道我在这里,他一定会来找我的。 ”

我问他:“你还要在这里等多久呢?”

“我不知道,就一直等下去吧。 ”他低下头,“可是,阿英她不会再来找我了,为了保住我们的孩子,她牺牲了自己,可我还是没有保护好孩子。 ”

我们都没有再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吹他的笛子。

不管昨夜你是多么泣不成声,早晨醒来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我不知道,在中国大大小小这么多的城市里,有多少个街头艺人,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听,那里又有二胡的曲调传过来。 不知道是谁又在天桥下,等风也等她。

下一篇:一个入编新教师的焦虑与惶惑
上一篇:以目标为导向,避免人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