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满含深情的跑题作文,打零分

2023-02-16 15:32:5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7

想必李小璐的深夜长文大家都已经看了,如果用语文老师段落分析和大意概括的方式,我们可以将之截取为“三段论”,其实这是极简单的模板式作文,换句话说,小璐同学学生时代的作文还是值得一读的。

但是做高考作文,即使是套用模板,我们都应该了解,这起码需要四个步骤,即“引、析、联、结”,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甚至将之与八股文的“起、承、转、合”一一对等起来。

那么我们回头来李同学的作文,她无端地抛弃了“引起”这个部分,此乃差评一

只是我们也应该顾念李同学的难处,“引起”的部分必有信息量满满的材料,李同学此文显然不是就离婚的主题而发,而是针对18年的网络暴力施加于她的愤懑,那么如果要“引起”,必然要涉及网络暴力起源的材料。

如果我们主观地把李同学的作文给补全了,开头应该是这样的:

2018年对于我来说是难以xx的一年,因为和xx视频的泄露,我遭遇了xxx,彼时我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感觉人生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此句可以与李同学的文章结尾形成呼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支撑我走下来的是那些温暖的人和事……(而后引出拍戏时的老爷爷,切入正题!)

二十多年前的老爷爷,此处应该给差评二

为什么这么说呢?写文章是讲究真情实感的,二十多年前的老爷爷在脑海挥之不去,说明李同学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但是举一个二十多年老爷爷的例子是否是为了呼应文章开头同年的梦呢?

如果是,那么我们可以认定李同学在文章构思中颇费了一番心思。 二十多年前单纯与梦可以将读者拉入另一个情景,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在本质上属于偷换概念;如果希特勒在自杀之前也写一篇关于童年单纯梦想的作文,我们是否就应该代入情景呢?

如果不是,我不免要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李同学记得遥远的二十年前一位老爷爷点滴的善意,何以不记得贾乃亮父母对她的好呢?

差评三,李同学以老爷爷的“善”对比网络暴力的“恶”

这种强烈的对比营造还是非常考校作者功力的,但是李同学行云流水的完成了转折过渡,且立即上升到了“人权”和“法律”的高度。

然而差评也就出现在这儿,如果李同学考虑到了“人权”和“法律”,那么我又要弱弱的问一句了,在李同学心中,或者眼里,“道德”哪里去了?

如果说李同学在接下来的行文中稀释了“道德”的概念,一再强调自己非封建社会的“旧女性”,大众不能以封建社会苛刻的标准来强加于她,那么我们是否能看到,在贾家李同学更像是“女王”般的存在。

新女性享受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权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无论何时,无论男女,任谁都无法享受婚内出轨的自由权利。

谁触及了这条道德底线,谁就失去了辩解的哪怕一丝机会。

以孩子结尾,此处差评四

我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朴素的是非观,我认为一个能在婚内出轨的女人内心是绝对强大的,如果网络语言就能将其逼入意欲结束自己的境地,首先我不太相信;再者,以孩子的无辜作为自己逃避的借口,同情分零蛋,反感度激增。

所以,李同学整篇文章失去了两个价值前提:

一,18年事件之前自己已经离婚,我们清楚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二,18年事件之中自己什么也没做,我们清楚这个假设也是不成立的。

也就是说李同学洋洋洒洒地用两千多字的篇幅写了一篇离题万里的作文,因此,我们很无奈,只能判为零分!

下一篇:韩寒,不可复制的八零后黄金圣斗士
上一篇:梅兰竹菊皆文人(梅兰竹菊是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