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的手抄报(爱耳日的手抄报内容)

2023-02-16 09:47:5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9

听力和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然而,耳疾和听力障碍的阴霾正困扰着人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有近6亿人轻度听力损失,25亿人中度听力损失。 在中国,爱耳日有2057万听力障碍者,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出生80万,每年将有3万多名聋儿出生。 老年性耳聋949万例。 随着寿命的增加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数量也在增加。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耳聋是由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引起的。

近年来,环境噪声污染和事故造成的聋人数量逐渐增加。 这一庞大的特殊困难残疾人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 全国部分城市成立了抗聋指导小组,开展耳聋流行病学调查,积极拓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 卫生部发布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将在加强聋药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语言障碍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998年1月,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有关单位领导和北京听力学、特殊教育界知名专家进行座谈。 大家一致建议,由卫生部牵头,尽快设立全国“爱耳日”,加强社会宣传,普及耳聋防治知识

1998年3月,在全国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的现状,社会福利组15名成员提出了第2330号提案(《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 这一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同意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 2000年3月,首届全国爱耳日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首届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预防耳毒性药物所致耳聋”。 1999年,国务院人民工作协调委员会全国康复办公室正式将“爱耳日”活动列入1999年度工作计划。 随后,中国残联、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国家计生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老年协会等十部委联合指定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于2000年在首都、省会成功启动了全国首个“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耳朵日国家卫生部、中国残联发布了“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妇保健、婴幼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防控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有专家论证,如果能实施“爱耳日”,7岁以下儿童药物性耳聋每年至少可减少12万例。 自2000年全国“爱耳日”设立以来,预防耳聋的公众宣传和全民爱耳意识有所提高,但科普力度不够。 因此确定2004年中国爱耳日的主题为——“预防耳聋走进社区”。 目的是充分发挥人口密集、传播迅速和宣传教育的优势。 让普通人真正认识到日常保健和规律生活的重要性


下一篇:初一入团申请书模板示例(初一入团申请书正规范文模板)
上一篇:七年级入团申请书精选范文(七年级入团申请书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