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夏洛的网》: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2023-02-16 04:21:05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3

深秋时分,银杏叶子开始变得金黄。 风一吹,叶子纷纷落下,铺就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这是个秋游的好时候。

小林这天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通知,需要家长帮助自家的孩子完成一项家庭作业——用落叶做一副画。 于是,她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孩子去了一趟银杏林。 他们一起采集了不少银杏叶子,还有些不知名的红色落叶。 之后,在她与孩子的共同合作下,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一副叶子画。 这副画最后还被展出,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很多家长就来向小林取经:“你的画特别棒,有什么学习的妙招呢?”小林只是笑着说:“这画不是我做的,我只是帮孩子将叶子粘上去了而已。 ”

大家听完都很吃惊,纷纷赞扬小林的孩子很有艺术细胞。

听到这里,我也不经赞叹起这孩子很有天赋。 但小林告诉我,不是她的孩子有天赋,而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天赋。 只是,我们严厉地控制让他们丧失了创造力。

对此,我也深有感触。 最近重读《夏洛的网》,我从故事的支线情节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观点: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故事的支线情节里有这样一个小女孩。 她从爸爸手里救下了小猪威尔伯,将威尔伯当成了一个婴儿,细心呵护它长大。 她亲近自然,也能听见万物的声音。 她经常跟妈妈分享她听见的关于夏洛与威尔伯之间对话的内容。 妈妈听完总是忧心,于是她找到了一名智者医生,想去治治女儿的幻想症。 庆幸的是,智者只是让她放宽心:“孩子们一年一年变样”。 他们终会长大,也会慢慢失去那些想象力与创造力。

让我们回到现实中。 如果你去观察一个小孩子。 他会告诉你花草树木也会说话、也会觉得疼。 他甚至会把自己的影子当成一个活着的人。 他也会常常跟玩具对话,用他的想象力去创造很多个惊险刺激的故事。

在孩子还未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之前,他们的大脑思维是比较混乱的,还没有具备强大的逻辑性。 因此,他们也就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处。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像《夏洛的网》里面的妈妈那样焦虑,甚至去制止孩子的幻想。 那么,孩子便会失去在自我创造中的乐趣,慢慢地将会失去创造力。 当孩子们渐渐长大,开始工作。 在这个处处提倡“创新”的社会中,失去创新力的他们便会容易在竞争中落败。

所以说,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是很重要的。

但是,你可能还有这样的担忧:如果孩子顺其自然地学会了很多坏习惯怎么办?这也不制止吗?

并不是这样的。 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需要掌握一个“度”。 超过了这个范围,便需要进行干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一样需要适当的干预。

首先,让孩子感受大自然。

在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经常带他们去野外看看风景。 去触摸嫩芽、鲜花、落叶和积雪。

在他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通过看、听与触摸,可以全盘吸收外界的一切信息。 这些信息处理进行得悄无声息,你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感知到他们学会了什么。 但当他们渐渐长大,你就会发现,他们现在所擅长的,都与他们之前常常看、常常听、常常触摸的事物有关。

其次,只要不违背“原则”,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想法去行动。

这里的“原则”,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各种法律、法规、制度,道德习惯等等。 往小的方面说,可以是一些自己家庭制定的合理的家庭守则。

这里有个前提,“家庭守则”应该对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有约束力。 如果只约束孩子,不约束家长,那就没有了教育的意义。 “强权”与“打压”并不能让孩子们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孩子可以像成年人一样,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并且为之付出应有的代价与得到应有的成果。

你只需要提前告知他们可能会发生的后果,并且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其他的都交给孩子们自己处理。

最后,做一个好的“榜样”。

一个成长中的父母,一个拥有良好习惯与行为能力的父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他们通过与我们的相处,学习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 如果我们自己是一个正能量的人,那么孩子在自然而然中也会被我们影响,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那么,去给孩子们当个“好榜样”吧,多让孩子们接触正能量的事物,让他们去感知大自然,去遵从内心的选择。 这样让孩子们顺其自然地成长,还有什么可担忧得呢?


下一篇:为什么我们总说下厨房,上厕所,不说上厨房,下厕所呢?
上一篇:记住:所有梦想都不是等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