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杜鹃花的栽培技术(杜鹃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

2023-02-14 19:53: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8

杜鹃花属酸性浅根花卉,须根密生,细如发丝。 它喜温凉,忌高温;喜湿润,忌干燥;喜散射光,忌烈日直晒;怕水涝,忌浓肥。 养好杜鹃花,要做到:

一、浇水:1.用酸性水。 以PH值5~6为宜。 2.用自来水凉晒1~2天使用。 3.不干不浇,浇必浇透,植物根部间干间湿,可达到以水促肥,以水调气,促使植物根深叶茂。 4.四季有别。 冬季偏干为好,夏季可偏湿。 春秋两季是植物生长旺季,水分要充足,但忌过勤。 5.花期浇水要控制,不能往开放的花朵上浇水。

二、施肥:花谢后每三周施用一次专用肥,连续施用二至三次。 七月下旬新生枝呈半木质化,也是花芽分化的开始,每三周施用一次专用肥,连续施用三至四次,冬季停止施肥,每次施肥不宜过多,专用肥每次施用20~30粒即可。

三、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12℃~35℃,相对湿度80%左右,夏季宜置于凉爽通风处,防止日光直晒。

四、花谢后及时修剪整形,剔除残枝、弱枝、徒长枝和一部分内膛枝栽培管理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法繁殖,也可行压条和分株。 播种,常绿杜鹃类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亦可将种子贮藏至翌年春播。 气温15~20摄氏度时,约20天出苗。 扦插,一般于5~6月间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后设棚遮荫,在温度25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1个月即可生根。 西鹃生根较慢,约需60~70天。 嫁接,西鹃繁殖采用较多,常行嫩枝劈接,嫁接时间不受限制,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鹃,成活率达90%以上。 野生杜鹃和栽培品种中的毛鹃、东鹃、夏鹃可以盆栽,也可在荫蔽条件下地栽。 西鹃全行盆栽,培养土多用黑山土,用泥炭土、黄山土、腐叶土、松叶土及煤渣、锯末等配制的培养土,只要pH值在5.5~7.O之间,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均可使用。 上盆一般在4月或11月进行。 杜鹃花根系扩展缓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换盆1次,同时修整根系。 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植株大小。 盆土干湿及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水质忌碱性,用自来水时,最好在缸中存放l~2月。 4月中旬出房,正值生长旺期,需水量大;梅雨季节,要防积水;7~8月高温季节,蒸发量大,要随干随浇,午间、傍晚还要往地面、叶面喷水降温;11月上旬进房,若室内加温,生长仍旺,需水仍大,尤其开花抽梢之际,需水更多;若室内不加温则生长缓慢,3~5日浇一次水即可。 要薄肥勤施。 2~4年生苗,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过摘心、摘蕾来促发新枝。 植株成型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叠紊乱的枝条,均以疏剪为主。 大白杜鹃花可做保鲜野菜,具有较好的食用功能。 食用鲜花,种植条件苛刻。 首先要远离人烟避免生活污染,远离交通避免尾气污染。 更重要的是,食用鲜花的种属不同于观赏花卉,人们在选育观赏花卉时候,注重于瓶插期,选择了纤维丰厚的品种,而这样的品种,口感苦涩香味差。 反之,专门作为食用的鲜花品种,口感细腻香味浓郁,因为纤维少,离开花枝很短时间就会凋谢,人们根本无法拿到大街上像卖水果一样销售。 也不可能拿到花市上,像卖观赏鲜花一样销售,人们为什么吃花都局限于吃干花就在于此。 而干花,在干燥的过程中,不仅丧失了色香味形,俗称枯萎的花。 更重要的是,干花内在的营养物质含量也远远不如鲜花。 人们要吃到鲜花,难乎其难! 大白杜鹃花、雪山竹叶菜等保鲜野菜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合作开发,保鲜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年生产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 大理白族有悠久的食花传统,大白杜鹃花是最能体现其食花文化的花卉食品。 白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圣洁、高贵、健康。 建于1788年的大理剑川石宝山海云居寺珍藏的大白杜鹃花食谱,能将大白杜鹃花做成几十种佳肴,至今仍广为流传。 据分析测试,含有十八种氨基酸、九种矿物质(其中含钙1.379%)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

大白花杜鹃民族植物学调查显示,云南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如白族、彝族、纳西族以及汉族都把很多种杜鹃当作蔬菜食用,大白花杜鹃的世界分布中心就在云南,此花不仅减脂瘦身,还健身排毒,民间传说:春吃一餐大白花,一年四季不吃药。 传统上,大白花一般是与青蚕豆米一起煮汤或炒食腊肉、火腿、鲜肉或者加入盐、白酒等调料制成腌菜。 现在,随着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意识增长,云南大白杜鹃花不仅是云南各民族人民的家常菜肴,也是一些高档酒店和特色餐厅的必备菜肴之一。 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已经走出了国门。

食用方法除了上面介绍的传统也有了诸多创新,如:

1.与紫菜烧汤,入口花香与海鲜回环往复,堪称“山珍海味”。

2.与木耳一起作汤,滑润中又有筋骨脆香、外观“冰清玉洁”令人陶醉。

3.配蛋花烧汤,味道鲜美,色彩雅致,蛋黄似金,花白如玉,“金玉良缘”也。

4.炖乌骨鸡,待鸡炖好后将花放入,2-3分钟后即可食用,名为“乌鸡蹲百花”,食之无油腻,实可清脂廋身。

5.拌云南风味小吃米线、凉粉,地道的特色风味美食令人食之不忘。

6.清真餐厅用大白花蒸牛肉,一层百花一层肉,别致的鲜香大受顾客欢迎。

7.加少许白糖,拌匀后直接饮用,山野鲜花的气息让您忘记身居闹市。

8.“母子烩百花”成菜鲜嫩辣香,酱香味浓郁

主料:白花400克

配料:嫩豆腐、青豆米、肥廋猪肉各100克,上汤300克,花生油50克

调料:生姜末、精盐各2克、麻油、味精各3克,胡椒粉、白糖各2克,酱30克,辣椒油20克,蚕豆水粉30克

制法:

⒈百花去水挤干待用。

⒉嫩豆腐切为1.5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沸水中氽透沥处;猪肉洗净剁碎青豆米用油拉熟取出。

⒊炒锅置中火上,注入剩余的花生油,将姜末、肉末下入炒散,下酱炒香,放入白花煸炒几下,注入上汤,加进精盐、味精、胡椒粉、白糖拌匀,放入豆腐、青豆米烧沸,移至文火烧10分钟,下蚕豆水粉勾芡,淋入辣椒油、麻油拌匀,倒入凹盘中即成.还有许多食用方法,在此就不一一介绍,各人也可以按照地域风格及自己的喜好烹调。 杜鹃花的繁殖可用压条、扦插、分株、嫁接等方法。 也可用生长多年,根干古雅奇特的杜鹃老桩制作盆景,多在秋末冬初或春季花谢前挖掘移栽,移栽时多带宿土,对主干和主根要进行适当修剪,剪除影响造型的枝条,多留侧根和须根,对大的枝干则要仔细审视,确定造型不需要后再将其去掉。 先栽在瓦盆或地下养坯,土壤宜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秋末冬初挖的桩子栽后用沙土将其全部埋起来,仅露出少许的枝干,浇透水后罩上塑料袋保温保湿;春季挖的桩子也要埋入土中2/3。 栽后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等植株活稳发芽后再逐渐除去树干部位的沙土。 养坯过程中应经常向叶面及树干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根部不要过湿,特别要避免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夏季注意遮光,以防烈日暴晒。

杜鹃花可制作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双干式、多干式、露根式、悬崖式、附石式、水旱式等多种形式的盆景。 对于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的幼苗可在生长3至4年后逐年进行造型,造型时间多在春季萌芽前或夏、秋的生长季节进行,方法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造型时应遵循先粗后细的原则,对主干、主枝进行适当蟠扎,其他枝条则以修剪的方法使之成型,由于杜鹃花枝干比较脆弱,容易折断,操作时应小心谨慎。 在生长季节若枝条出现一些断裂,可在伤口处抹上黄泥,外包塑料薄膜,很快就会愈合恢复。 而杜鹃花老桩则要靠修剪成型,但对某些枝条也可进行适当蟠扎。 为提高观赏性还可用生长多年、枝干较粗、形态优美的毛白杜鹃老桩做砧木,以品种优良的杜鹃花做接穗,用靠接或切接的方法进行嫁接。 还可根据树桩的情况,逐渐去掉部分泥土,将根部提出土面,使其悬根露爪,古朴遒劲。

杜鹃花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风。 平时可放在光线明亮养护,夏季和初秋的高温季节要进行遮光,避免烈日暴晒,否则强光会灼伤叶片,但也不能过于荫蔽,以免植株徒长,影响开花,可放在阴棚下或树阴下养护。 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雨季注意排水,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及周围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干枯。 还可在盆土表面覆盖一层软草,以防烈日灼伤盆土表面的细须根。 每15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为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可在肥液中加入少量的黑矾,以使叶色浓绿光亮。 现蕾期增施1至2次骨粉、过磷酸钙之类的磷肥,可促使花大色艳。 冬季移入室内阳光充足处,维持0℃以上土壤不结冰,并控制浇水,使盆土稍湿润即可。 每年的花后进行一次修剪,剪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徒长枝,对过长的枝条也要适当短截,以使株形优美、枝条分布合理,加强内膛的通风透光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每2年左右的春季或秋末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质土壤。

下一篇:关于养杜鹃花的问题
上一篇:铁棍山药与普通山药有什么区别 铁棍山药与普通山药的区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