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知道要如何鉴别吗?

2023-02-14 12:09:5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22

说到茯苓很多人都不陌生,自古就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还有着“四时神药”的美誉。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曾记载了一个关于茯苓的传说:有一个叫王子季的人连续服用茯苓18年,天上的仙女来与他相会,并且能有隐形之术,不食人间五谷,身体如同美玉一样娇润。

传说有一定夸张的成分,不过也足以见得茯苓的神奇之处,今天就来深入了解下它。

01

茯苓传奇历史

茯苓的发现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记载。 医药典籍 《神农本草经》 中将茯苓列为上品,记载其可 “胸胁逆气,忧患惊邪恐惊,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对茯苓的产地、形态和各部分的性能、用途以及加工利用等都作了详细论述,并在自己的园子内对茯苓进行人工栽培研究。

不止医学名家,很多文人墨客对茯苓也是青睐有加。 杜甫曾写下 “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 的诗句,陆游更是在多首诗中提到茯苓,一句 “松根茯苓味绝珍,甑中枸杞香动人” 将茯苓的珍贵和味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秦可卿吃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方子里也都有茯苓的出现。

02

茯苓有趣知识

很多人不知道茯苓其实是一种菌,在野生环境下多寄生于马尾松、赤松等松科植物的根部,其菌核可药用也可食用。 这与我们印象中的茯苓似乎有所不同,更多关于茯苓的有趣知识快来学习下吧。

• 茯苓的炮制

采收好的茯苓一般会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或麻袋盖严使之发汗,析出水分,再摊开晾干后反复堆盖,至表皮皱缩呈褐色时用刀剥下外表黑皮(即茯苓皮)后,选晴天依次切成块片,最后将切出的白块摊到竹席上晒干,便是我们日常见到的呈白色小方块的茯苓。

• 茯苓的鉴别选择

一是看,去皮后切制好的茯苓,一般会呈现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等三种颜色。 其次也要 看切面,正品茯苓表面色泽均匀、断面细腻,而残次品的茯苓外表色泽不均匀、切面粗糙。 二是闻,茯苓闻起来基本没什么味道,有霉味、酸味、甚至硫磺味等刺鼻味道的不要买。 三是尝,好的茯苓味道极淡,仔细品尝会有些许甜味,而残次的茯苓会有涩味、苦味或酸味等。 四是用碘酒,如果滴入碘酒后没有变色说明是正品,如果变成蓝色则说明是掺杂淀粉的残次品。

• 茯苓与茯神的区别

茯苓菌连抱着的松树根一起入药叫茯神,茯神又可以叫作茯神木,没有抱松树根的则是茯苓。 茯神是茯苓根的一部分,不过二者功效稍有不同,茯苓偏于利水渗湿,茯神则偏于安心凝神。

03

茯苓日常使用

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茯苓向来是各类养生经方中的常见角色,到了清代宫廷御医更是将茯苓作为滋补佳品的首选。 乾隆服食八珍糕40年寿至88岁,慈禧太后更是喜欢茯苓药膳,常命御膳房进奉茯苓饼、八珍糕等。

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也记录过茯苓饼的做法: “以九蒸胡麻(即芝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

除了制成糕点、饼类,日常也可以用茯苓来泡水代茶饮用,在煮粥、煲汤、泡酒时将茯苓与其他食材搭配同样对身体大有补益。 不过要注意 服用茯苓时忌饮食辛辣 ,辛辣、重口味的饮食会影响茯苓的效用; 也不要吃过于生冷、油腻的食物 ,这会增加痰湿气在体内的淤积,延长茯苓发挥功效的时间。

虽说茯苓对身体有一定补益作用,但日常使用还是要把握好“度”。 最好遵从医嘱,也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按照合理的量和搭配才能使茯苓发挥真正该有的作用。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茯苓根和茯苓根提取物对皮肤的作用与功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下一篇:哪里有比较好的幼儿教育及亲子方面的网站?请告诉我网址
上一篇:2022高考什么时候结束?各地在高考期间的天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