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沙门氏菌小鸡如何调养

2023-02-13 20:20:0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2

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是12月至次年4月为流行期,雏鸡群在4日龄就开始死亡,7~15日龄死亡达到高峰。 成年蛋鸡群在流行期间表现为产蛋率下降和死亡增加。 月死亡率是正常死亡率的2~3倍。 产蛋可下降5%~30%。 如在开产早期发病,在产蛋率上升到70%左右即开始下降,一般降到60%~65%,有的甚至可以降到50%,大部分停产鸡不再恢复产蛋。 与此同时,种鸡孵化率也出现大幅度下降,从发病前的88.31%下降到64.93%。

鸡沙门氏菌病主要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急性败血型常发生于四周以内的雏鸡。 死前无临床症状,突发性死亡。 病程略长的可见到精神萎糜、不吃不喝,病后两三天死亡。 亚急性型见于四周以后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 以开产前后死亡最多。 这时可见死亡率突增,可持续数周。 有的拉稀,也有的无特殊症状而突然死亡。 仅腹部膨大较明显,有的鸡冠发紫,死后鸡冠多苍白。 慢性型见于成年鸡。 多数体重特别大,腹部膨大,停止产卵,死亡突然;少数表现瘦弱、拉稀、精神沉郁。 这三种类型均很少见到拉白痢症状。

剖检后鸡胚在第5日照蛋可见到死亡的血胚增加很多,打开后见到血丝粘连在蛋壳上,同时发育迟缓的鸡胚比例增多。 在第18天照蛋,可见死胚增加,并出现有臭蛋,发育比同期正常鸡胚慢1~2天。 打开后鸡胚表面多呈粉红色充血,尿囊液混浊粘稠,有的头部肿胀。 未吸收完的卵黄囊大,且呈现绿色,鸡胚腹腔内的肠道中有少量深绿色粪便。 病鸡胚比正常鸡胚晚24~48小时破壳,弱雏无力啄破蛋壳,或啄破部分蛋壳后死于壳内。 已出壳的弱雏身上粘满蛋壳,不易剥落。 部分弱雏脐部发育不好且与蛋壳粘连,也有的腹部膨大。 血蛋与毛蛋所占比例增加,毛蛋多于血蛋。 雏鸡急性败血型内脏多无明显变化,卵黄吸收不良,残留卵黄囊大,呈现绿色,有些雏鸡患有脐炎;亚急性型卵黄吸收不全,肝脏肿大,有的紫红色,有的土黄色,肝表面有点状或条纹出血;脾脏比正常肿大2~3倍,表面有点状出血;肾脏肿大,有点状出血;胸肌有出血点;心包内有黄色浆液性渗出物,血凝不良;十二指肠壁增厚。 成鸡急性型(溶血型) 死亡突然,且许多是肥胖鸡,腹腔内各脏器可见因破裂而出血。 其中以肝破裂最多。 也有的出血发生在皮下或肌内,血液不凝固,稀薄如水状存留于腹腔内,肝脏肿大,卵巢多无变化,输卵管中有待产出的卵;亚急性型(肝破裂型) 肝脏肿大,黑红色,无白点,有3~5厘米长的不规则破裂口,有的在肝包膜下形成血块。 卵泡少,有的变性、萎缩,或在输卵管中有已成型的卵;慢性型(腹膜炎型) 腹大,肠胃与输卵管粘连在一起,可见到落入腹腔中已干化的卵黄,外面被干酪样物质粘连,有的形成团块,卵巢变性、萎缩,肠粘膜坏死,脱落。 常见输卵管中停留多个已变性的卵,腹膜增厚、混浊,有的包住卵黄和小肠。

该病的诊断多用心、肝、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在营养琼脂平板上24~28小时后可见细小并呈露滴样菌落、革兰氏阴性杆菌。 在S-S平板上生长,呈圆型中间凹陷的菌落。 血清学反应:沙门氏菌多价O抗原阳性。 多价H抗原阳性。 其他实验阴性,培养无大肠杆菌生长。 预防治疗时在雏鸡1~5日龄时在饲料中拌入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物,连拌5日;成鸡采用庆大霉素粉拌料,每只鸡5万单位,治疗效果明显。 对种鸡群用鸡白痢平板凝集抗原作血检后,淘汰全部阳性鸡。

鸡沙门氏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鸡沙门氏菌净化方案、鸡沙门氏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下一篇:鸡沙门氏菌病在临床上表现哪几种病?
上一篇:白梅花的禁忌 白梅花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