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肆拾叁:竹黄

2023-02-13 01:00:4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35

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参、天竹花、淡竹花、竹花、竺黄、赤团子、淡菊花

性味:温;淡

归经:归肺、肝经

功效:化痰止咳,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小儿惊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白带过多,胃痛,牙痛,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酒浸敷。

禁忌:孕妇禁用。 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性状:子座瘤状,略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1.5~4cm,直径1~2cm背面隆起,由不规则横沟,基部凹陷,常有残留竹竿。 表面粉红色,有细密纹理。 质疏松,易折断,断面略扇形,外层粉红色,内层色浅。 气特异,味淡。

产地:四川、安徽、江苏、浙江

竹黄归肺、肝经,有祛除痰浊以及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久咳不止、痰多且不易咳出等病症,临床上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竹黄还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缓解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痹痛、伸屈不利等,同时对于跌打损伤、胃痛、小儿惊风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现代医学发现竹黄中含有的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心血管,能够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可以预防高血压以及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仅供参考)

下一篇:竹黄的功效作用(竹黄的功效作用和禁忌)
上一篇:竹黄是什么(竹黄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