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是什么意思?(五九是什么意思)

2023-02-12 15:42:27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45

首先,我们得先说一下“九”在中国民俗节气里的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数九的风俗。 至于说其最早源于何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知道的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民间的节气。 数九,即从每年农历24节气的“冬至”开始算起。 我们的老祖宗,在当时那个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用数九来推算冬季严寒的情况。 (对应的有《数九歌》)

在古人的推理中,从冬至日开始数,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天到了,是时候春耕播种了。

而在这九九八十一天里,人们用“数九”的方式来加以强记,在便于好记的同时,也便于区分。

“数法”:一共分为九个“九”,共81天,每9天为一个“九”,数完九个“九”,寒冬将尽,春意盎然。

如老人经常念叨的“七九河开,八九燕来”,这里的“七九”、“八九”就是九个“九”中的倒数第二,第三个“数九”,由此可推算,寒冬将去,春天将要到来。

02 为什么会出现“数九”习俗呢?

其一,众所周知,在古代是没有高科技预测天气的,人们总能凭经验总结,大体预测天气的基本状况。 为了便于耕种,为了合理安排时间,人们只能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概括出谚语,用以指导生产。

其二,古代气候寒冷而漫长,当时又没有空调、暖气,人们的防寒保暖条件比较简陋、局限。 为了提早做好预防,人们就发明了“数九”的口诀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寒冬情况。

其三,在过去,人们对未知的寒冬充满了恐惧,因为寒冬这不仅意味着寒冷,没有收成,还意味着更多的死亡。 在漫长的恐慌和等待寒冬过去之时,人们为了打发时间,聊以慰藉内心的空虚,便总结想出了这么一个周期性的“数九”的东西。

03 与立春相关的“数九”谚语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个重要的节气,因为这是一年中新的开始,是全年播种的关键时刻。

在古代,立春的时候,朝廷还会派人到民间报春,提醒农民是时候播种了,以免影响秋收。 由此可见,立春时节的重要性。

在民间,与立春相关的“数九”谚语还有许多。 比如:

“春打五九末,五谷往下缩”:这句话,和前面开头的“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谚语是一个意思,均是表示立春如果是“五九”的最后一天的话,这一年的农业可能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庄稼长势不好,粮食产量减少。

与之相对,还有一句是“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意思是如果立春是在“六九”的开头,预示着农作物长势良好,粮食丰收,农民不用担心饿肚子,所以吃穿不愁。

下一篇:五九是什么意思(日历五九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日历中的五九六九是什么意思(农历五九六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