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2(20211102是什么日期)

2023-02-12 12:21:19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网友投稿
热度:14

性寒,味苦。 归胃经。

1. 催吐痰食

用于误食毒物、宿食停滞、痰涎涌喉等证催吐,常单用。

2. 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但此药毒性较大,只能暂用,所以现代临床一般不用以治疗湿热黄疸。

现代研究表明,瓜蒂主要含多种葫芦素,毒性较大。

药性峻猛。

水煎服,2.5~5克。

1. 瓜蒂会因寒性而伤阳,加重阳虚证、寒证。 临床运用瓜蒂时,若见有阳虚证,当在催吐后立即调补阳气,药如人参、鹿茸、附片;若阳气虚甚,当另择他法治疗,不可使用催吐之法;若见有寒证,寒证急则先治疗寒证,寒证缓则先治疗瓜蒂证。

2. 瓜蒂含有多种葫芦素等非营养成分,加之其味难适人味觉,因而会妨碍胃肠功能。 临床运用瓜蒂时,若见有胃肠不适者,当在催吐后立即服用健胃理肠之药。

3. 瓜蒂之催吐功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呕吐出致病的实积之物,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又会同时呕吐出大量胃液,对胃产生较大损害,加之催吐药含有较多非营养成分并具有较大所毒性,及其催吐功效不良的作用机制的影响,所以会大伤人体之气,并影响气的生理功能。 因此,瓜蒂伤气的不良作用甚于攻下药大黄之类,更甚于发汗药麻黄之类,属重度伤气药。 若(与病证损害相加)造成患者重度气虚,则会影响全身和各个脏腑之气的生理功能和削弱正气,从而加重各脏腑与全身其它机体组织的病证(含瓜蒂主治证)。

临床运用瓜蒂时,当在催吐后迅即补气;若气虚严重,当另择他法,不可运用催吐法。

案例:2015年7月,患者贾某,男,45岁。 因不慎食用变质芡粉导致腹痛,发现后立即赶赴我处,要求催吐洗胃。 余见其形神无虚,当即独用瓜蒂3克,加水小火煎10分钟,倒出药液,略冷,令患者喝下。 不到15分钟患者即吐,吐出许多食物与液体。 接着,用熟豆浆稀释为其洗胃2次。 催吐和洗胃完毕,患者腹痛消失,却马上出现少气乏力,四肢发软等损害性症状,接着又头痛起来。 余先使用生理盐水予以静滴。 两小时后,症状减轻,再用人参15克、大枣15克熬水,让其饮服。 二日后,患者恢复健康。

4. 瓜蒂含有较多非营养成分并具有催吐功效和较大所毒性,对脏腑尤其对胃功能产生较大的妨碍和损害,因而伤血,加重血虚证,并影响血的生理功能,加重其它血之病证。 临床运用瓜蒂时,若见有血虚证者,则须在催吐之后立即补血;若血虚严重者,则勿用催吐之法。

5. 瓜蒂催吐,必呕吐出大量胃液,而胃液成分中含有大量津液。 所以,催吐会伤津,加重津亏证。 临床运用瓜蒂时,若见有津亏证,则须在催吐之后立即调补津液;若津亏证严重者,则勿用催吐之法。

6. 瓜蒂具有一定毒性,所以会妨碍肝功能,加重肝胆病证。 临床运用瓜蒂时,若见有肝功能不足或兼有其它肝胆病证者,则须在催吐后立即调理肝功能或治疗其它肝胆病证;若肝功能不足或肝胆病证严重者,则不可运用催吐之法。

性寒,味苦。 归肝、脾、胃、大肠、心包经。

1. 泻下通便

用治热结便秘,常与芒硝、火麻仁等同用。

2. 凉血解毒

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白茅根、白及、血余炭等同用;用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虎杖、金钱草等同用。

3. 逐瘀通经

用治淤阻经闭,常与红花、桃仁、益母草等同用。

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含蒽醌衍生物类、鞣酸、脂肪酸类等化合物,毒性较小。

药性峻猛。

水煎服,5~9克。

1. 大黄会因泻下功效和含有蒽醌衍生物类、鞣酸、脂肪酸类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及非良性作用机制等而伤气。

大黄泻下功效具有正负双面作用,一方面能泻秘便,治疗热结便秘,另一方面泻出大量肠液,对肠道产生较大损害,以致伤气,并比其它药物——如发汗药麻桂羌藁——伤气作用要快速。 又大黄含有蒽醌衍生物类、鞣酸、脂肪酸类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毒性,亦会伤气,加之大黄功效具有较强的攻伐性。 因此,大黄伤气的不良作用较大,略甚于麻黄,属重度伤气药。 若(与病证损害相加)造成患者重度气虚,则会影响全身和各个脏腑之气的生理功能和削弱正气,从而加重各脏腑与全身其它机体组织的病证(含大黄主治证)。

临床运用大黄作泻下药时,若见有气虚或近虚象者,当加用补气之药,以提升人体正气,如人参、西洋参;若兼见有其它兼证,则须同时治疗;若气虚严重者,当弃用大黄,另择缓泻药替代之,如火麻仁、芦荟。

案例:1999年10月,患者雷某,男,51岁。 因湿热型肝炎就诊。 症见:面目发黄,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 拟方为:柴胡10克,金钱草15克,茵陈15克,虎杖12克,栀子15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郁金10克,甘草3克,神曲12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 方中以金钱草、茵陈、虎杖、栀子、黄芩、大黄、郁金清热利湿,退疸除黄,治其本;神曲开胃纳食;木香、陈皮理气和中;柴胡清泻肝火、疏肝理气,并引诸药入肝胆经;甘草调和药性。 先予一剂之量,观其效果;并嘱患者将大黄先煎20分钟,使之失去泻下作用,再下其它药物,水沸再煎五分钟。

不料患者没记住,竟把所有药物一并同时水煎,且仅水沸五分钟,此时正是大黄泻下成分煎出的最强时段(按比例而言)。

患者服药后,即暴泻如注,一天入厕十余次,当天便卧床难起。 急打电话催余往视。 余用川柏树脂1克,分作两次令患者服下,不多时止住其泻,然后进行细致诊察。 但见其胁肋胀痛更甚,全身发软,少气懒言,其它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加重。 此为伤气伤正之表现也。 乃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西洋参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白芍15克。 以西洋参补养全身之气,并强肝胆之气阴而抑肝阳;当归、熟地黄、白芍补肝血,保肝护肝。 此四药相伍,可盛肝胆之生理功能和全身之正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对于大黄,乃泻湿除黄之“妙药”,虽则有弊,然不可弃也。 此次再用之,余向患者及家属特别再三说明正确煎法,反复叮嘱切勿再错。

患者服药二日,即胁肋不痛,黄疸大消,后守方三十余剂而愈。

2. 大黄峻猛泻下,会泻出大量肠液,肠液成分之一是津液。 因而,大黄泻下会伤津,加重津亏证。

3. 大黄因含有较多非营养成分,且具有一定毒性,因而伤血,加重血虚证。

4. 由于大黄具有逐瘀通经之功效,因而会加重出血证。

5. 大黄峻猛泻下,因而会加重泄泻证。

6. 因寒性、凉血而伤阳,加重阳虚证、寒证。

7. 大黄含有一定非营养成分,加之其味不适人味觉,因而会妨碍胃肠功能。

8.因其具有一定毒性而妨碍肝功能。 但其毒性极小,因而妨碍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极微。

性寒,味苦、辛。 归肺、肾、大肠。

1. 泻水逐饮

用治水肿膨胀,便秘少尿,常与番泻叶、牵牛子等同用。

2. 消肿散结

用治疔毒疮痈、瘰疬痰核,可与狼毒为末,调醋外敷,或单用。

现代研究表明,大戟含有大戟苷、生物碱、树胶、树脂及蒽醌类等成分,毒性较大。

药性猛烈。

内服宜醋制,不能水煎,入丸、散,1.5~3克。

1. 大戟因泻下逐饮功效和含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较大毒性及药物作用机制的攻伐性而伤气。

大戟泻下逐饮功效具有一正一负两面作用,在泻出积饮,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又会泻出大量肠液,损害肠俯,而致伤气;又大戟含有大戟苷、生物碱、树胶、树脂及蒽醌类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较大毒性,亦会伤气。 大戟的药物作用机制攻伐性较强。 因此,大戟伤气的不良作用较大,比之发汗药麻黄类有过之而无不及,属重度伤气药。 若(与病证损害相加)造成患者重度气虚,则会影响全身和各个脏腑之气的生理功能和削弱正气,从而加重各脏腑与全身其它机体组织的病证(含大戟主治证)。

临床运用大戟时,若见有气虚证或近虚象者,当加用补气之方同治。

案例:2003年9月,患者郭某,男,46岁,因肝硬化腹水早期就诊,前已经多方治疗半年。 症见:腹大膨满而喘急,按之胀痛,腹部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黧黑,手掌赤痕,小便黄而短少,舌有瘀斑,苔黄滑,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型。

因其病势急切,拟先治以泻水逐饮,消其鼓胀。 方如:甘遂1.5克,大戟1.5克,芫花1.5克,三药合而为丸,用大枣10枚煎汤送服。

方中以甘遂、大戟、芫花泻水逐饮,祛病势之急;大枣甘缓益气,制甘遂、大戟、芫花之峻猛。

服药数小时后,患者大小便猛增,第二日,腹水大消,膨胀喘急渐平。 然全身乏力,卧不能起,肋下刺痛如初。 遂治以补肝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处方:当归15克,白芍15克,熟地黄15克,干桑葚15克,鳖甲20克,活血藤15克,元胡索12克,红花7克,郁金12克,大腹皮15克,赤小豆20克,茯苓20克,茵陈15克,金钱草15克,柴胡10克,甘草2克。

方中以鳖甲、活血藤、元胡索、红花、郁金活血化瘀,软肝散结;茵陈、金钱草清利肝胆湿热,并助大腹皮、赤小豆、茯苓利水消肿;肝乃风火之脏,体阴而用阳,遂用当归、白芍、熟地黄、干桑葚补肝血以生气和升提正气,助力祛疴;柴胡引诸药入肝胆经,以奏专效;甘草调和药性。

患者服药3剂,已能起床活动,精神状态好转,肋下刺痛减轻,小便正常,腹水亦更减少了一些,继守此方服之。

2. 大戟具有泻下逐饮之功效,会泻出大量肠液,逐出大量积饮。 而肠液成分之一是津液,积饮与津液同性同体,逐出积饮的同时也会丢失津液。 所以,大戟泻下逐饮会伤津,加重津亏证。

3. 大戟含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较大毒性和泻下逐水功效,对脏腑功能会产生一定妨碍和损害,以致伤血,加重血虚证。

4. 大戟泻下逐饮,会致肠泻,因而会加重泄泻证。

5. 因寒性而伤阳,加重阳虚证、寒证。

6. 因逐水功效而促进、加快尿液排泄,因而加重肾不固水证。

7. 大戟含有一定非营养成分,加之其味不适人味觉,因而对胃肠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8. 大戟毒性较大,对肝和肝功能有一定损害与妨碍。

性平,味甘。 归脾、胃、大肠经。

润肠通便

用治津血亏损引起的肠燥便秘,常与当归、首乌、蜂蜜等同用;用治胃肠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常与瓜蒌仁、郁李仁、石斛等同用。

现代研究表明,火麻仁含有脂肪酸及其酯类、木质素酰胺类、甾体类等成分,如硬脂酸、棕榈酸、大麻酰胺、大海米酰胺、菜油甾醇、豆角醇、葫芦巴碱、胆碱,毒性稍大。

药性平和。

水煎服,5~15克。 打碎入药。

1. 火麻仁因含有脂肪酸及其酯类、木质素酰胺类、甾体类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毒性(稍大),因而会伤气、血和加重气、血虚证,但其功效作用机制乃良性,且药性平和,属轻微度伤气药。 因此,不影响气的生理功能,不伤正气;伤血的不良作用亦轻微。

2. 因含有一定的非营养成分,加之其味难适人味觉,因而会妨碍胃肠功能。

3.因其毒性而妨碍肝功能。 但毒性极小,因而妨碍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极微。

4. 火麻仁因具有润肠通便功效而致泻,所以会加重泄泻证。 但远逊于泻下药之猛烈

临床运用火麻仁时,若见有泄泻证,当加用其主治药物同治,所用之药或药力须能消除火麻仁的不良作用;或弃用火麻仁,另择其它药物替代之。

案例:2008年5月中旬,因汶川地震,余回乡下暂住。 乡人龚某,男,45岁,因腹泻延余诊治。 主诉:平素饮食稍有不慎即出现腹泻,严重时呈水泻样大便,因工作繁忙未进行系统治疗,近半年出现凌晨五点左右泄泻,泻后肛门坠胀。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㿠白,腰酸肢冷,胃纳少,舌质淡,苔薄,脉沉细等。

证属肾阳不足,火不培土,脾乏健运,清气下陷。

拟方如:党参15克,山药15克,炒白术15克、吴茱萸6克,补骨脂15克,益智仁15克,炮姜8克,附子10克,芡实15克,甘草3克,柴胡10克,神曲10克。 方中以吴茱萸、补骨脂、益智仁、炮姜、附子、芡实温阳补肾,培土止泻;以党参、山药、炒白术健脾益气;柴胡升阳举陷;神曲开胃纳食;甘草调和药性。

本方配伍不可不谓严谨,余料疗效必不差。 因无药,便让患者自去镇上药店抓药。 岂知患者服药一剂,毫无效果,反馈与余。 出于职业的敏感,余首先想到的,便是药抓错了,于是亲往患者家检视药物,发现药里多出了一味火麻仁,却没有芡实。 余立即带患者前往镇上问责药店,药店老板不得不承认实情,并道了歉。 原来药店一店员乃无证上岗,识药不专业,以致错将火麻仁当芡实称取。

余让患者再按药方抓取三剂药。 一剂之后,患者腹泻减轻,二、三剂后精神大为好转,再予3剂患者病基本治愈,后改平和方剂调服半月,此后未再复发。

性寒,味苦。 归肝、心经。

1. 平肝潜阳

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常与罗布麻、石决明、牡蛎等同用。

2. 重镇降逆

用治胃气上逆,常与白豆蔻、竹茹、旋复花等同用;用治呕逆喘息,常与磁石、沉香、旋复花等同用。

3. 凉血止血

用治血热吐衄,崩漏血痢,常与白及、白芍、鸡冠花等同用。

现代研究表明,赭石含有三氧化二铁及镁、铝、硅、砷等杂质,毒性较小。

药性较强。

水煎服,5~30克,打碎先煎15分钟;入丸、散剂,每次1~3克。 凉血、平肝降逆生用,收敛止血煅用。

1. 赭石有伤气之弊。 导致赭石伤气的因素有三个:其一,赭石具有重镇降逆之功效,性较猛,重质沉降。 而气有升降之机,宗气为升,胃气为降。 若沉降太过,则宗气不升,宗气不升则气散,所以会伤气。 其二,赭石的作用机制乃属非良性,对脏腑功能有一定妨碍,因而亦会伤气。 其三,赭石所含成分多为三氧化二铁及杂质镁、铝、硅、砷等非营养物质,并具有一定毒性,会损害和妨碍脏腑功能,所以伤气。

因有上述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赭石伤气的不良作用略大,属轻度伤气药。

临床运用赭石时,若见有气虚证或近虚象者,当加用其主治药物同治。 所用之药或药力须能抵消赭石的不良作用,且不会加重赭石主治证。

案例:2010年5月,患者何某,女,56岁,因近半月来呃逆频频,四处求医,收效甚微,而前来就诊。 症见:两肋胀满,呃逆,伴嗳气、吐酸,苔薄黄,脉弦等,证属肝气犯胃。 处方为:赭石20克,旋复花15克,柿蒂12克,柴胡10克,佛手12克,元胡索10克,白芍15克,青皮10克,砂仁10克,乌贼骨10克,木香10克,厚朴10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共予3剂。 方中以佛手、元胡索、青皮配伍柴胡疏肝理气;赭石、旋复花、柿蒂降逆止呃;砂仁、木香、厚朴调胃行气;白芍、乌贼骨平肝制酸;炙甘草益气调和药性。

二诊:患者诉曰,服第一剂时,呃逆减轻,服第二剂后,病情又加重,并出现头晕眼花现象。 余诊其脉,有弦细之象。 遂承前方加人参20克,并将白芍剂量调至20克,以除人参升阳之弊,又间接而盈肝胆之气,仍予患者3剂药。 余知乃赭石伤气之故,但不弃用之,是因赭石为镇逆之圣药也。

三诊:正如所愿,患者头晕眼花症状消失,呃逆、肋胀等证候减轻。

继守服效方5剂而愈。

2. 因含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毒性而而轻微伤血,加重血虚证。

3. 因止血功效而加重血瘀证。

4. 因寒性和凉血功效而伤阳、加重寒证。

5. 因其味不适人味觉和含有较多非营养成分而妨碍胃肠功能。

6. 因其毒性而妨碍肝功能。 但毒性极小,因而妨碍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极微。

性微寒,味苦、甘、涩。 归肝、肺、胃经。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用治肺、胃出血,常与血余炭、仙鹤草、三七、藕节等同用;用治胃肠黏膜糜烂,常与白芍、贝母、乌贼骨等同用;用治疮痈已溃,久不收口者,常单味研末外用。

现代研究表明,白及含有葡配甘露聚糖、挥发油、黏液质等成分,毒性极小。

药性较强。

水煎服,5~10克。

1. 白及因含有葡配甘露聚糖、挥发油、黏液质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毒性而轻微伤气、血,加重气、血虚证。 但白及毒性极小,且药性平和,伤气、血作用极微,可以忽略不计。

2. 因寒性而伤阳,加重阳虚证、实证。

3. 因收敛止血功效加重血瘀证。

4. 因其味不适人味觉和含有一定非营养成分而轻微妨碍胃肠功能。

5. 因其具有一定毒性而妨碍肝功能。 但其毒性极小,因而妨碍肝功能的不良作用极微。

6. 因收敛功效而加重大便秘结证。

白及因具有收敛功效,且功效较强,致使其性极涩敛,因而兼具了涩肠止泻的作用,所以会加重大便秘结证。

临床运用白及时,若见有大便秘结者,当加用润肠通便药或泻下药同治。

案例:段某,男,46岁。 因咳血于2011年10月来诊。 症见:干咳无痰,咳引胸痛,鼻燥,咽干,喉痛,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燥热伤肺。 拟方如:桑叶12克,沙参15克,浙贝母10克,淡豆豉12克,栀子12克,梨皮20克,天花粉15克,白及12克,芦根12克,甘草3克。 共3剂,水煎服。 方中以桑叶、淡豆豉疏散燥热;沙参、梨皮、天花粉润燥生津;浙贝母、白及止咳止血;栀子、芦根清肺除热;甘草调和药性。

二诊:诸证稍减轻,疗效不著,并出现便结现象。 细审方药,发现误用了白及。 白及其性极涩敛,会妨碍肠道津液输布,于燥证不相宜。 于是修改原方,去掉白及,加止血生津之生地炭20克。 再予3剂。

三天后电话回访,诸证悉除,大便亦不结,痊愈。

性温,味甘。 归脾、胃经。

1. 驱虫杀虫

用驱蛔虫、蛲虫,常与槟榔、苦楝皮、南瓜子等同用。

2. 健脾消积

用治小儿疳积,常与胡黄连、雷丸、鸡矢藤等同用。

现代研究表明,使君子含有使君子酸钾、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肉豆蔻酸、花生酸、葫芦巴碱、脯氨酸琥铂酸等成分,毒性略大。

药性稍强。

水煎服,7~12克,捣碎入煎;或取使君子仁炒香嚼服,小儿每岁每次1~1.5粒,成人每次15~20粒,每日1次,连服3天。

1. 使君子因温性而加重热证。 但其无热燥温补之功效,助热而不生热。 所以,不良作用极微,可以忽略不计。

2. 使君子之味不适人味觉,加之含有使君子酸钾、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肉豆蔻酸、花生酸、葫芦巴碱、脯氨酸琥铂酸等较多非营养成分,因而对胃肠功能会产生一定妨碍和影响。

临床运用使君子驱虫时,若见有胃肠不适之轻微者,可辨明病因,稍加一点主治药物,但切忌喧宾夺主,须保证驱虫药力之专宏;或先治疗胃肠病证,愈后再驱虫;运用使君子治疗小儿疳积时见有胃肠病证者,当加用主治药物同治,以制使君子不良作用。

3. 使君子因含有较多非营养成分,具有较大毒性及非良性的药物作用机制,而伤气、血,加重气、血虚证,属轻度伤气药。 若加重气虚证,造(与病证损害相加)成重度气虚,则会影响全身和各个脏腑之气的生理功能和削弱正气,从而加重各脏腑与全身其它机体组织的病证(含使君子主治证)。

临床运用使君子时,若见有气、血虚证者,当先治疗气、血虚证,愈后再驱虫;若未见有气血虚者,可先驱虫,驱虫后稍作气血调补。

案例:1986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带着一个六、七岁小男孩到余父的诊所看病。 小男孩捂着肚子哭,直喊好痛。 中年汉子诉曰:儿子前天开始轻微肚痛,至昨晚半夜,肚痛加剧,以为是受凉了,就熬了点艾叶水给他喝,未见减轻,不知是啥毛病?

余父仔细为小男孩检查,所采证候为:脐部阵发性绞痛,食欲不振,消谷善饥,腹泻,体重减轻,睡觉磨牙,流涎,曾呕吐过蛔虫等。 诊断为肠蛔虫症。

余父取使君子30粒,剥壳取仁,略炒,嘱中年汉子让小孩每天晚上睡前嚼服10粒,连服3天,待拉完蛔虫后再来调理。

四日后,中年汉子带小孩来到诊所,诉曰:这几天驱了很多蛔虫出来,肚子不痛了,儿子昨天和今天说身上轻松了。 但又说感觉手脚是软的。 余父道:蛔虫吸走身体营养会伤气,驱虫会伤气,怎能不手脚发软?不过,他驱虫后有轻松感觉,便是能够快速恢复健康的先兆。

父拟方为:人参8克,山药10克,白术8克,茯苓10克,白扁豆10克,莲子10克,砂仁8克,当归8克,甘草2克。 共5剂。 嘱水煎服。

后中年汉子反馈,小男孩一切正常,还长胖了许多。

4. 使君子具有一定较大毒性,所以会妨碍肝功能,加重肝胆病证。

临床运用使君子时,若见有肝功能不足或其它肝胆病证者,当加用其主治药物同治;若运用使君子驱虫,则先治疗肝功能不足或肝胆病证,愈后再驱虫。

下一篇:汽车手动挡怎么挂档?(汽车手动挡怎么挂档视频)
上一篇:大戟的作用?(大戟的作用与功效)